APP下载

基于文化视角对乡村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8-11-13胡发仲

艺术评论 2018年7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教育

胡发仲

[内容提要] 乡村艺术教育是乡村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阵地,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根脉。本文从文化视角对乡村艺术教育的现状、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以及生态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明确指出乡村艺术教育生态系列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

多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特别是乡村艺术教育发展问题。教育部早在2009年第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从制度层面确定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了艺术教育在全国城乡的全面统一开展实施。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意见》在肯定国家整体艺术教育尤其是乡村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非常客观地直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出现的问题: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相比平行科目发展严重滞后。乡村艺术教育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乡村艺术教育如何定位,乡村艺术教育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如何发展,如果从文化视角审视乡村艺术教育,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拘一格多辟蹊径,或者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启示。

一、乡村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亟待复兴的文化根脉

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的乡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但城镇化的质量水平不高,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迁移主要是通过在城镇购房或者把村庄改造成城市等途径完成了城镇居民的身份变更。进入城市的农业人口首先希望孩子能在条件好的城镇学校读书,因而随迁户口成为大多家庭的首选原因,其次希望有更多打工赚钱的机会(不是因为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除此之外他们主要的社会关系依旧在农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逢年过节,农村依旧是他们首选的聚集地,城镇反而成为他们临时的栖息地。从文化视角来审视的话,农村依旧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的根脉。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的乡村文化包括乡村艺术在经济驱动、工业文明的双重冲击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失、被遗忘,尤其是乡村艺术如同野生动物一般,正在快速消亡(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野生动物数量自1970年以来已锐减58%,如不采取行动,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在10年内消失)。很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传统技艺维持乏力,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居老舍、乡村古迹或自然或人为被售卖、损坏甚至彻底摧毁,曾经给数代人带来欢愉、充实、幸福的乡村艺术文化生态系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在一些文化部门、从事文艺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手工艺者等的共同呼吁下,乡村艺术文化根脉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开始备受关注进而走上前台,众多民间艺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或者其他公益的形式得到抢救、保护甚至复活,一个个非遗博览园、乡村艺术馆、农耕记忆馆等应运而生,那些很多且熟悉又陌生的乡村艺术开始重放光彩。

(二)双重“空心”下的文化观错位

城乡迁徙直接造成了双重“空心”下的文化观错位——物理空间和精神层面上的双重“空心”。

一方面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已经或者准备在城镇购房的青年人大多把老家的乡村住宅留给老人居住,基本不会大修,历经数年无人料理渐成“断壁残垣”,其中不乏曾经几代芳华历经数百年的老院落、老祠堂庙宇等。留下偌大村落常常仅存屈指可数的几位年迈体弱的老人以及尚幼(未到入学年龄)的孩子孤寂地守望着一方“烟火”,孩子或者随父母异地就读或者在城镇租房寄读,村级学校因招不到生而被迫关停,乡村及学校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幅衰败景象,形成了无数个村庄在空间形态上的“空心”。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工作,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逐渐在周边城镇购房置业,开启了大多时候在城镇工作、个别时间回乡的生活。对于那些无论是长期耕作在土地上的农民(极少数)还是常年漂泊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而言,能进城当“城镇居民”无疑因去“农”而感到荣光,常常也多以一种成功者的姿态活跃在城乡市井中。乡村居民没有任何心理优势,往往无条件地放弃了对自身文化层面的认同而跪拥城市文明——城市文化以一种“先进”“时尚”“富贵”的姿态对乡土文化产生居高临下的挤压,而原本质朴清新、生活在乡村的居民很快出现厌倦、浮躁和功利化的审美取向,这就普遍滋生了对农民身份自轻、对乡土艺术文化自轻的精神层面的“空心”。

双重“空心”对乡土文化心理的冲击是严重的:居住者、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对乡村眷念情结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使是无奈留在乡间成长的孩子,也有以“进城”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冲动。这种双重“空心”让乡村艺术教育资源流失殆尽,直接造成乡村村落在物理空间上和人们在乡村文化艺术精神层面上的荒芜。

(三)久违的“乡土味”

乡村艺术教育的滞后发展,大多时候大多人认为受经济水平、思想观念、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水平还处在一个很低的层次。其实这与乡村艺术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如何发展等问题直接紧密相关。现实中乡村艺术教育教材、教学评价及整个艺术教育体系几乎是无差别地执行城市标准或者参照城市标准,这种标准有悖于艺术发展的本质规律——“艺术源于生活”:我国的乡村文化艺术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乡村艺术教育就应该“入乡随俗”,从文化视角审视和挖掘利用乡村艺术教育资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指“乡土味”,乡村艺术教育必须以“土”为基本原则且力求“土”到位。从内容到到主题、到形式,使用乡土材料、乡土工艺,表现乡土生活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精神培养乡村情怀,打磨有“乡土味”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乡村艺术教育才能散发出真正的活力和爆发力。

二、乡村艺术教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一)乡村空间形态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跨越近50度,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气候类型也较为复杂,所以我国乡村空间形态可谓千姿百态:蒙古族的蒙古包、北京的四合院、陕西河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藏族的碉房等构成了形态生动、地方性标志鲜明的建筑村落,又有“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之说。以四川川西民居为例,由于受地形、气候、材料、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在融汇南北的基础上自成一体,形成了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材料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就地取用,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草、谷草、山草、石板、树皮瓦等,既质朴自然经济节省,又与环境十分协调;川西四合院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体现出高超的建造技术和生活智慧。

川西民居构建出独特的具有朴实飘逸风格的乡村空间形态,很多古村落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是巴蜀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乡村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乡土材料

中国传统艺术一直讲究“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在“材美”方面,同城市艺术教育材料靠买相比,乡村艺术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遍地都是。泥土、沙、石、树木花草、瓜果蔬菜等等,即使是劳动废弃材料如树皮、木工刨花、树叶花瓣、瓜子壳、花生壳、芦苇杆、木炭等等,都非常具有生活人文气息,充满着生活艺术的质感;同时乡村艺术的表现空间远远不限于图纸,从教室黑板、到地面、房前屋后的墙面以及山坡岩石甚至竹子、电杆等凡是能涂鸦的,都成为乡村艺术教育的“现场”,所以在乡村处处可见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用树枝在沙地里练字写意、用路边的石子比赛打水漂、用竹叶吹哨、用麦秆编帽等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有着乡村艺术体验的美好回忆,乡村艺术教育资源不是“少”,而是太多太多。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与其说是师资的问题、教育投入的问题还是教育评价的问题,不如说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与多元评价的问题,但从乡村艺术教育资源同城市艺术教育相比而言,不仅不落后,丰富性和多样性反而远远超过了城市艺术教育。乡村艺术教育的再发展,主要在于乡村文化艺术资源的发现挖掘和创新利用。

(三)乡土故事题材

同素描、色彩景物写生的枯燥乏味相比,乡村艺术教育充满无穷的魅力。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色彩明艳,催生了画家坚持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这就是19世纪下半叶诞生的以《日出印象》为代表作的印象画派。

同城市高楼、汽车、大街、拥挤嘈杂的景观不同,乡村中除有“小桥、流水、人家”色彩鲜明的季节风光、变幻丰富的光影外,更有乡村里到处弥漫的浓郁地方风情的生活劳作画面。以乡村为背景或以乡村记事为主题,古今中外涌现出了众多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晚钟》《冬天的鸡棚》《汲水女》等;曾想当一名农民画家的荷兰画家梵高的《播种者》《向日葵》《乌鸦飞过的麦田》等;我国近代画家任伯年的花卉、齐白石的虾、刘海粟的山水、徐悲鸿的马等,这些表现乡村主题的艺术作品成为一代代经典之作。乡村风景中的人物故事至今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家、学生等去采风、写生、创作,一年四季变幻万千的色彩、朴实生动的乡村故事题材应该是乡村艺术教育永不枯竭的表现主题。深入乡村去发现自然风景之美,农民耕耘劳作之美可以让艺术得到升华,使心灵得到净化。片面模仿学习城市学校艺术教育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个误区,是舍小失大、舍本逐末。

(四)乡村艺术师资

如何破解乡村艺术教育师资缺少的难题?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乡村学校因为各方面原因的确存在缺少专职专业艺术师资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导致乡村艺术教育滞后的决定性主因。2013年的《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是解决乡村艺术教育如何实施的核心内容。

乡村艺术教育从中小学入手,开设地方民间艺术实践课程,邀请地方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上课,民间艺人讲授手工技艺。以民间艺人为主,以专业教师讲授审美理论为辅,通过制作比赛、表演、展会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通过更熟悉本地风俗人文的民间艺人的讲授,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家乡建筑装饰纹样、节日庆典服饰、道具和花饰图案等的意义内涵、民俗风情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人文关怀、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也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培养了后备人才。

民间工匠艺人永远是乡村艺术教育师资的活水源泉。邀请民间工匠艺人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广泛开发利用本地乡村艺术题材,有条件的话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如泥人工艺、剪纸、刺绣、雕刻、折纸等,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装饰自己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以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手工技艺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和创新能力。城市艺术教育的教材、使用材料、评价标准等很难适用于乡村小学艺术教育,反之亦然。

三、乡村艺术教育的生态建设

乡村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来保障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建设好乡村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构建基于乡村艺术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为主的非遗博览园博物馆系列空间、基于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为主的新乡村系列空间、以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的乡村艺术教育校园系列空间,三位一体,行走其间对学生能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乡村艺术健康可持续地繁衍发展。

(一)基于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非遗博览园、博物馆空间系列

2017年11月20日至29日,“中国好手艺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展示了100件(套)琢玉、雕镌、金工、陶器、织绣、印染、缝纫、编结、彩扎、剪刻、画绘等多种技艺类型,各路作者、各色佳作荟萃一堂。作者中既有专家教授,也有行业匠师,既有年届耄耋的农村大娘,也有刚逾弱冠的科班学子,代表了我国传统手工艺的最高水平,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重新恢复和复兴。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第二条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是国家层面对乡村民间艺术进行认定和实施抢救性的保护举措。

通过文化专家、教授、学者、民间艺人对乡土艺术代表性作品进行保存收藏、抢救性复活再现,以固化的形式展陈于非遗博览园、博物馆或艺术馆,可以为乡村艺术教育提供研究实物样本,进行静态模仿学习,有利于从理论高度对乡村艺术、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建设进行指引,有利于开展全民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开展乡村文化艺术教育教学科研。

(二)基于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为主的新乡村空间系列

乡村艺术、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新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城市化、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等带来的诸多冲击,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乡村艺术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农村承包地已经实现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随着2018年农村宅基地新政等一系列针对三农问题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村正经历历史上土改后的第二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规划必须对富有历史故事的元素进行选择性保护留存,包括有历史故事的空间场所、树木植被、生产生活器具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建成有价值认同的乡土景观,构建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艺术陈列室、展览馆,以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新农村、新校园,构建乡村艺术教育生态园。

在经济驱动、现代化施工肆虐面前,农村的山清水秀、花语鸟林等乡村风貌如何保留、如何发展?在享受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同时如何保留一些传统生活方式去艺术体验,如骑马狩猎、下河捉鳖、沿江垂钓、种菜捉虫等等,体验一种休闲舒适、自在优雅的慢生活。在这种乡村文化艺术体验园中,我们可以寻觅到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前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是对生活方式和内容的一种沉浸式体验,也是对本地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游客的精神洗礼。扎根中国广大乡村大地,立足自身脚下土壤,构造开放式的乡村文化艺术体验园,开出自己的乡村艺术教育之花,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基于固本、强基、铸魂的乡村艺术教育校园空间系列

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表示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技艺走进学校,以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去、曾经的故事和家乡的发展历史,产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乡村艺术教育真正“固本、强基、铸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乡村艺术教育校园空间应该有这个地域区别于他域的特质,也就是打底色。城市学校有城市艺术教育材料形式上的工业味、现代感和时尚感,乡村艺术教育也必须能体现独特的地域性、乡土性和故事性。乡村学校校园很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小农场、手工作坊甚至饲养园、小城堡,种植蔬菜,喂养小动物,校园里到处陈列着师生利用本地材料完成的小制作,蔬果雕刻树叶贴画……同时校园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学校师生也成为乡村风景中最美丽鲜活的一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艺术教育的滞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不是因为师资缺乏、教育资源匮乏、条件落后等,更多的是意识上、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认知层面上的问题。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方面,在广大乡村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同呼吸一般,乡村艺术教育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融于我们的血液;另一方面,乡村艺术又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宝库,乡村艺术教育犹如星星之火,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去发掘创新,以期广袤的乡村艺术教育之花早日盛放。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