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11-13房璐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市300162
房璐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天津市 300162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这一概念。“工匠精神”的提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总理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工匠精神”的提出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赞同,企业如果想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急需一批恪尽职守,极具匠心的职业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为企业培育人才的教育圣地,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工匠精神”的提出表明了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专业态度,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工匠”,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并践行到日常教学中,努力做一位 “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有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有别具匠心的创新思维,有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的合格的“教书匠”。
2、工匠精神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从而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生存和发展。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往往只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在笔者对我校在校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跟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中可以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精神缺失现象,其表现为: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职业精神,价值取向功利,缺乏敬业精神,协同精神,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导致其在工作中急功近利,讨厌被约束而频繁跳槽。我们可以看出,以上高职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与注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完全背离的。由此可见,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势在必行。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可行性
1、工匠精神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关系
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翻译、写作能力和职场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学科,其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还要教学生通过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探究的能力。这一目标与工匠精神的敬业、创新的内涵不谋而合。
2、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其教学对象覆盖所有专业,且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学时间跨度较长,这就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机会。师生可以有更多的思想交流机会,英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精神,强化工匠培养意识。
三、英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缺乏工匠精神培养意识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只注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英语教师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注重实用性与交流性目的的实现,忽视了语言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这一特点。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语言知识,还要了解其文化特征,拓宽我们的认识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英语教师往往不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认为那是思想政治老师的职责,与语言教学无关,从而造成英语课堂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更谈不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2、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同时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创新是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高职学生普遍表现为只是机械地模仿而懒于动脑,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不强。如何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提高创新的热情,从而把创新理念带入到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这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
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建议
1、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践行工匠精神
首先,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在完成教材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阅读拓展、语言文化和职业素质。例如,我在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授课过程中,《英语教程》第二册Unit 3 Network,单元内容涉及计算机领域的相关知识,我在完成单元内容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一篇拓展阅读《Lessons from Apple》,这篇文章选自《经济学家》,介绍了苹果公司成功的四个秘籍,这样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又了解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学习了本专业领域的一些知识和职业素养。苹果公司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公司,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教师通过课外拓展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其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感受异域文化。教师可以将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与培养工匠精神融为一体,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同时,教师可借用微信、微博推送学习材料,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互动。我还向学生推荐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公众号,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英语的方便,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并灌输他们把英语语言学习当做一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考虑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学生创造亲自实践的环境。英语教师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探究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每组派一名代表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既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将教材内容以任务形式呈现,比如:讨论式、辩论式、会话式。师生充分互动交流,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3、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据统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0%以上的赛项都已把职业素养纳入竞赛范围,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已备受重视。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比如,我在带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备赛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历年竞赛考题,总结比赛经验,并模拟比赛现场。在口语技能的训练中,我与学生们互相沟通,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勇于尝试,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我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技能、协同能力、责任心和心理承受力均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国家需要“大国工匠”的背景下,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语言知识引入的同时加大文化背景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带一路宣传片,了解异国文化知识,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下载文化素材,课上分组交流,让学生利用PPT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多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扩大学生文化视野。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英语语言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其他学科一起肩负起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我们英语教师要承担起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和国家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