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的一点浅见
2018-11-13释正开
释正开
(黑龙江省佛教协会,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1 教育目标:成长成材
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者成长起来,达到成材,成什么材,就是国家、社会、人民需要的人材。
2 措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目标和措施
目标前面说到了,下面来说措施。大体说来需要采取二十项措施,通过这些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标。
2.1 志向教育
孩子从小时候起,就要进行立志定向教育,“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教育孩子从小立志高远、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勤学刻苦以达成材。
对孩子的志向教育,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是强行孩子学什么,如学琴、学舞、学棋等,而是依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培养,要教育孩子懂得“社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根据兴趣选学,是为孩子具备专门专业技能的需要,为获取更好的施展才艺的平台,为社会贡献,成为有益于人类的人。
2.2 因果教育
教育孩子深信善恶行为决定善恶果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果报,如影随形,毫厘不爽。世界上只有因果没有便宜,一定要弃恶向善,断恶修善,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不占小便宜,明白对众生有利是善一定要做,对众生不利是恶一定不做。作恶犯科必受惩罚,助人行善定获助缘乃至成功。
2.3 道德教育
“道”即所谓宇宙的本体,“德”即是本体本具的所起的作用。这是人们对所谓万法体用的认识,道德同时又指人们应具有的道义和品德,经过教育使其认识和开发而发挥作用。道德就是社会人的行为规范,是区别动物的标准之一。在当前更要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孩子讲道义,讲品德,讲品德就要有素质,脱离低级趣味。具备高尚品德,讲道义就要见义勇为,热爱祖国,捍卫祖国,报效祖国。
2.4 法制教育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就树立遵法、守法的法治观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法律,有文化”的社会所需要的人。如果不知法、不守法,犯了法就要失去自由,成为家庭包袱,社会的负担,如果再不能改造好那将失去终身的幸福,造成终生的遗憾。
2.5 性教育
教育孩子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深信“节欲长寿”的道理就不会影响孩子健康,就会避免性侵犯罪。女子性成熟十四岁,体成熟要二十一岁;男子性成熟十六岁,体成熟要二十四岁,小于体成熟岁数的过早的性生活,会影响身体健康,且会因岁数小的“早恋”造成身心痛苦和伤害。体成熟后的合法性生活,要节欲不要纵欲更不要邪淫,邪淫是指“非时、非处”行淫,是指非法男女关系。
2.6 知恩报恩教育
教育孩子要有感恩心,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吃饭时要感恩农民;治病时要感恩医护人员……说不能尽,要知恩报恩,要让孩子知道,离开了周边的人,根本活不了,活不好,因此要感恩,要报恩。
2.7 自立教育
教育孩子从小建立自信自立的思想,减少依赖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样怎么会产生啃老族呢?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动手,明白生存生活必须自立,否则不饿死冻死也会穷困潦倒,被人耻笑,被社会淘汰。
2.8 忠孝教育
教育孩子从小就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心报国,报效人民,人人都对我有恩,所以要报效,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要报效祖国。要学习历史上的英雄,要学习近代史上的英雄,要学习现代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要树立为国家当英雄的思想。
2.9 共事教育
教育孩子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捆筷子折不断”。教育孩子“互相受益、共同生存”的道理,要和合,利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教育孩子树立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思想,要教育孩子明白“自己的生存和自然、社会、人群是分不开的”离开了自然、社会、人群根本活不了,进而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民。
2.10 得失教育
要教孩子从小离开患得患失,得到不喜,失去不忧,知足常乐,这对避免将来贪腐有意义。要教育孩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教育孩子明白“舍得”的因果关系。“舍”即付出、“得”即获得。舍得是因果律,不要幻想有什么便宜,有耕耘付出才会有收获。
2.11 文化教育
伟人教导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就告诫我们没有文化不行,所以一定要努力发奋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自己成为有文明化导能力的人,文化是基础又是升华的结晶,所以有文化很重要。有志向还要有本事,所以爱读书学习,脱离愚昧无知,有才有德才对社会有用。
2.12 技能教育
培养孩子成为“一专多能”型的人材,古人云“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要教育孩子早建立专研科学技术的思想,成为适合国家需要“又红又专”的人材。
2.13 勤俭节约教育
教育孩子从小就勤劳,凡事亲自动手,不坐享其成,祖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教言,应成为座右铭之一,教育孩子牢固树立节约思想,浪费有罪思想,学会珍惜资源。
2.14 谦逊礼让教育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要具备谦虚的品格,待人处事要有礼貌,凡事先人后己,多替别人着想,少替自己谋划。
2.15 公德意识教育
要教育孩子具有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不可妨碍别人,要讲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自觉遵守公约、公德。倡行公德行为,绝不违背公共道德。
2.16 环保意识教育
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条件,绝不可以破坏,要尽心尽力地保护好环境,行为利于环保是光荣的,相反是有罪的。
2.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尤其是对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想,教育孩子从小爱国,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必须爱国,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敬业思想,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要教育孩子从小守信用,明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教育孩子从小树立“与人为善”的思想,懂得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和其他人发生联系,因此必须友好相处,才能共同受益,否则自他皆受害。
2.18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树立自觉改造自己,自觉改造世界的思想,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生的思想。
2.19 缘起论教育
教育孩子明白一切诸法、万事万物都遵循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根本规律,缘起的一切诸法都是相由相成的,何物不是本体?
何物不是现象?现象之外无本体,本体之外无现象,没有离开本体的现象,没有不包含现象的本体,举一物则余物尽举,举一法则一法为主,诸法为伴,互相为主互相为伴,形成了一大宇宙系统,无碍自在重重无尽。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避免以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20 心物辩证认识教育
教育孩子明白一切诸法无论是心还是物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一切诸法同时也是性空的,缘起的本体和现象之间关系,可以理解为一和多的关系,或一和一切的关系,“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一金为众器,众器皆是一金,具体的说到心和物上来,心物辩证的认识观点主张,“心本无生因境有”、“境本无生因心有”心境互缘、即互为缘起。明白这个道理,在对境生心时,可以除境,也可以除心,使心归安宁。
3 教育失措的害处
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和教养,如果养而不教或教而失措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1)自私任性;(2)啃老无能;(3)抑郁自废;(4)不孝忤逆;(5)无信犯罪(不信因果而犯罪)。
4 结语
以上仅从二十个方面略述一下,言不能尽,这些只是略述看法而已,为让人们都重视教育,认识到教育与民富国强的关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习近平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在伟大领袖习主席的领导下,发挥伟大的创造精神,为铸就伟大祖国的伟大梦想而创新思维,创新举措,不断地创造人间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