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2叶建元
叶建元
摘 要:导学案是新课标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案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以教师引导为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不断完善与改进教学方法,降低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了导学案在应用中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学案;初中物理
新课程改革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其中,导学案就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的。它要求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案为例,详细探讨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基本概述
1.导学案的内在含义
导学案是指教师通过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制定出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用于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案。它作为教师们共同参与并制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而具体地展现了教师们对于新课标理念的深刻理解。这种学习方案的精髓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还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路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自由度,打破了死教条,让学生可以有时间有空间去交流探究,合作学习,在无形中给学生提供了直接和具体的指导。因此,教师们应该积极学习,踊跃创新,钻研出更多优秀的导学案。
2.导学案的理论基础
导学案的第一个理论基础就是“人文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将学生塑造成“完整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爱好、特长和个人情感。导学案的第二个的理论基础就是“最近发展区”,这种理论认为孩子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得以迅速发展。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教师不应该只考虑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而是应该站在知识共享的角度,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学到真东西,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大气压强”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带领同学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让学生们回顾上一课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知识。导入新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观看完毕后再进行分组提问,解决一些理论性的问题。最后可安排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们利用矿泉水瓶、塑料袋、吸盘式挂衣钩等物品,去发现大气压强的存在,然后对比液体压强,总结出大气压强的特点。这种自主探究的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做物理实验的印象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
2.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应该以学生的探索学习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在初期不应过于复杂,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让学生敢于互动探讨,乐于积极参与,开发学生们的潜能。例如,在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中,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利用盒子、水、音叉、塑料袋、笔帽、直尺等物品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观察物体在发声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声音是如何停止的。在一系列的实验过后,和全体同学共同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结论。之后,教师可以从教室内的物品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们讨论生活当中都有哪些物体发声,并按照固体、液体和气体这几种划分标准将学生们想到的发声物体分类,并总结出“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题目,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于物体发声内容的认识。
3.阶段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以提纲式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说,在“家庭电路”的学习过程中导学案可以这样设计:首先设定学习目标:第一,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第二,区分白炽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第三,用测电笔辨识出零线和火线。紧接着就是知识链接:在知识链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复习和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熟悉欧姆定律,明确电压和电阻的各自性质等。最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填空形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共同合作将空白处填全,进而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1.导学案的优点
首先,应用导学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其次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勇敢地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最后就是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合作与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加强他们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学案的不足
首先,由于导学案的实施需要教学小组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问题,针对该问题探究的结果一般不是很满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其次,学生在总结经验时,通常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教师在此时就应该对其进行纠正,不然学生会一直坚持这种错误的理解,进而无法正确解决问题;最后,物理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有关实验的教学课程,怎样才能合理构建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导学案,这已经成为教师最难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初期的研究和探索阶段,因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本文着重探讨了导学案的相关原则、基本案例以及优点和不足,希望通过初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导学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续佩君.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M].教育科學出版社.
[2]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