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复仇文学作品《基督山伯爵》和《呼啸山庄》中复仇主题的比较

2018-11-12吴敏玲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复仇觉醒

摘 要:本文通过对西方两部较具有代表性的复仇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意在通过两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及复仇之比较,探究复仇文学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复仇;复仇原因;觉醒

作者简介:吴敏玲,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復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原始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伴随着社会的融合,人们在文化心理上也逐渐希望有更多的复仇文学作品出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从古至今,复仇主题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母题。

一、两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19世纪浪漫文学作品中的两部经典之作《基督山伯爵》和《呼啸山庄》,均属于传奇小说,具有相似的创作风格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两部小说均以复仇作为文章的主题,作者既发挥了浪漫的想象又影射了难以逃脱的现实生活。同时,两位作者都写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对人性的探究和思考。

亚历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重要作品,被认为是“西方经典的代名词,就像米老鼠、诺亚方舟、小红帽的故事一样家喻户晓”[1]。《基督山伯爵 》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作品,主要因为它符合荣格“启蒙旅行”的原型。“启蒙旅行”的原型包括:奇异的出身、有慧根、精神上和体力上经历无数痛苦折磨、与朋友结成团队、经历了美女和恶人及死亡与再生的考验、在智者的帮助下智慧和勇力均达到顶峰、最后的考验[2]。小说中,大仲马不仅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与“启蒙旅行”的原型相符合,而且将其复仇上升一个高度,赋予其深刻的社会价值。

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出为了“被剥夺的爱情和被践踏的人生权利”泯灭人性、疯狂复仇的希斯克利夫。《呼啸山庄》的中文译者方平先生曾说过“,女作家所创造的那一个小天地里,那复杂、丰富的人性也仿佛被浓缩了,只剩下两个极端,不是猛烈的爱,就是激烈的恨[3]。作者对人性的深层次挖掘,是使其作品被中外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原因。

二、复仇之比较

(一)复仇对象之比较

《基督山伯爵 》中的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只想为自己所受的冤屈和苦难向他的三个仇人复仇,对其他人却表现出“博爱”。他的复仇似乎都是“按上帝的旨意”进行的。而《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所复仇的对象却不仅仅是三个仇人而是为在失去所爱之后的深刻仇恨、残忍的复仇整个资产阶级。

(二)复仇原因之相同点

《基督山伯爵 》和《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和希斯克利夫有着相同的复仇目的:都是以捍卫个人尊严和名誉为宗旨的复仇;都是以爱情为宗旨的复仇。正是因为爱情,他们将满腔的爱化成无比的恨。他们的复仇正是爱之深则恨之切的很好写照。

同时,两部小说都在向世人告知主人公的复仇是正义的复仇、神圣的复仇。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不仅肉体上受到虐待,心灵上也受到了创伤。不仅如此,两位作者在故事情节中还增加了主人公在精神上受到侮辱,意志上经受百般磨砺后才最终对复仇对象施以精神上摧毁的叙事情节。

(三)复仇者觉醒之比较

《基督山伯爵 》中的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的复仇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他在复仇之后及时醒悟并最终选择了宽恕。结局以埃德蒙·唐代斯收获崭新的、真挚的爱情作为了小说的收官之笔。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并没有唤醒其内心的救赎。相反,正是这种百罪莫赎,希斯克利夫感到活着的痛苦。他选择了以死亡来实现自己的救赎。

(四)复仇结果之比较

两部小说的作者都生活在西方文明史上的动荡时期——19世纪。在19世纪,许多中产阶级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和希斯克利夫的复仇都是采用西方资产阶级最卑鄙,最恶劣的手段去报复仇人。小说的作者都是希望通过主人公的复仇惩恶扬善、人性得到回归。埃德蒙·唐代斯在复仇后,收获了爱情,带着海蒂去寻找生命的快乐。希斯克利夫在复仇后,选择了追随凯瑟琳进入他们“永恒的天国”。虽然最终复仇的结果不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人最终都从复仇中解脱出来,走出伤痛,拥抱新的生活。

三、总结

探究两部文学作品《基督山伯爵 》和《呼啸山庄》,我们不难发现两位作家都是通过主人公的复仇行为来深度挖掘人性。同时,作者将自己的人性观念深深的融入到 作品之中与读者的思想形成共鸣。这也正是两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将两部经典作品的复仇情况做比较后,我们更是清晰、明确的感到,两位作家以其极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人物刻画和复仇历程告知世人:复仇实际是痛苦的延续,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是一条“不归路”。

参考文献:

[1]Alexandre Dumas Père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25.

[2]杨振宇、韩慧《〈基督山伯爵〉观照英雄成长的心路历程》[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 年第4期.

[3]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A].方平译.呼啸山庄[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0.

猜你喜欢

复仇觉醒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复仇”微信,微博办得到吗?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阿联酋派战机支持约旦“复仇”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