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辅助基于史料的教学
2018-11-12周思祺
摘 要:新课改以来,益于培养历史思维和史学素养的史料教学愈受重视,但由于课时紧张、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在高一历史课堂上难以展开,史料教学的意义难以实现。微信教学恰好弥补了一些不足之处,在高一历史教学的视域下,作者尝试运用手机微信辅助基于史料的教学。
关键词:手机微信;高中历史;史料阅读;史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7
作者简介:周思祺(1992—),陕西石泉人,陕西省石泉县石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历史课堂教学。
一、以学科特色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为原则,定义微信辅助基于史料的教学的着力点和范围
历史是一门实证学科,以“求真、求实”为诉求,任何研究都必須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出发,而落在具体的形式上,则是要从史料出发。基于史料的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技巧,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人文素养,实现品德陶冶才是最终目的。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积极性,从旁引导,逐步达到现代教育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做人”。因此,教师运用微信辅助基于史料的教学时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注意史料的选取和着力点,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能力和情操的陶冶。
二、以课程为中心,以史料为呈现方式,同步延伸课堂
以课程为中心,坚持学生第一的原则,确立微信学习的相关主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聊天、在线检测信息等技术设计“兴趣阅读”“合作探究”“课后拓展”等板块辅助展开基于史料的教学。
以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为例,“兴趣阅读”版块可提供丰富的材料及纪录片等,便于了解新中国初期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周恩来总理作为外交家的风采,完成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合作探究”板块包含“探究主题、探究要求、史料素材、提交成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史料探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3个探究主题——“探究1: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原因”“探究2:毛主席为何要实行“一边倒”?”“探究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原因以及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分别具有什么意义?”。教师可运用微信公共平台及二维码技术分别制作这三个主题的二维码,讲清每个小组的探究任务及要求,提供相关的史料素材,各个小组运用微信建立专题微信群,运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源,并结合微信公共平台提供的史料合作探究,最后整理成果提交。以此,锻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协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及历史能力。“课后拓展”板块教师可提供新中国外交及当代中国外交的相关内容的资料、文献、视频、推荐书目等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当代中国外交的辉煌,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拓历史视野,渗透史学素养
高一学生需要同时学习九门课程,时间紧张,作为闲暇时间的周末正好是阅读的空档期。教师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荐相关的历史著作或是历史纪录片、历史故事、社会热点事件等,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开拓视野,关注生活,渗透史学素养。此外,教师可充分运用微信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组织各班小组绘制历史知识思维导图,然后将每个班每个组及其作品在公众号上进行介绍,组织每个班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历史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小组成员间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关于微信教学的反思
利用微信教学是社会进步和教育模式多样化的必然结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微信的运营需要攻略和第三方软件的支持,但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技术、在线检测系统等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绝不是教学的核心,而是依托、是助手,不要为技术而教学,更不应成为教学的桎梏,关键是要努力实现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到学生,推进模式的有效实践。
微信除了在教育与学习方面的应用,还有许多娱乐、营销等功能,容易弱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合理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对微信学习者的思想教育及微信学习小组的管理;其次,可以利用自定义菜单功能将微信公众平台上教育学习类资源与其他娱乐类资源归类分组管理,进行合理的模块化,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这不仅可有效对知识进行规范化,还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曾祥容.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1):80-81.
[2]苏玉红.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微[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1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