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2018-11-12
山河恩典
山河愈是浩大,就愈是能激出人的内敛。
我存在着:这就是大山赐予我的最大恩典。
最后的冰川
作者: [英]彼得·沃德姆斯
译者: 李果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反常极端的气候……这些我们平常感受得到却漫不经心的问题,却是地球和全人类面临的危机。世界顶尖海冰专家彼得·沃德姆斯从1970年起 50多次考察极地,结合个人观察和权威的科考数据,他在本书中描述了海冰的形成原理和关键作用,并指出海冰在过去30年中消退的速度,远超所有科学家和当权者的预料:在本书出版之际,北极可能在10万年的时间里首次出现无冰的情况。当我们告别最后的冰川时,地球的生态危机已迫在眉睫。“他解释了为何北极冰川的命运至关重要,并澄清了摆在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争论和复杂局面。”
活山
作者: [英]娜恩·谢泼德
译者: 管啸尘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肖像印在英镑上的传奇作家娜恩·谢泼德(Nan Shepherd,1893~1981)仅有的一本散文集,写于二战后期,蒙尘三十余年的文学经典,中文版初次引进,“当代最好的行走作家” 罗伯特·麦克法伦为其写下万字长序。娜恩一直生活于苏格兰阿伯丁,终生未婚,与山为伴,凯恩戈姆山区遍布她的脚印,作品也都以大山为主题,包括散文、小说和诗集。她冷静精准,分享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却又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蒙古旅行
作者: [日]鸟居龍藏
译者: 戴玥/郑春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鸟居龙藏,日本近代著名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他以1895年对于中国辽东半岛的调查为嚆矢,开启了长达45年的海外调查,足迹遍及西伯利亚、千岛群岛、蒙古国、朝鲜以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台湾等地。其中,中国的东北、内蒙古以及蒙古国的东部是他学术研究的重点。书中记载了途中人口的体质人类学数据,语言、俚歌、童谣等的搜集以及遗迹、遗物的考古学调查。其考古学调查包括西拉沐沦河、英金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石镞、石斧等遗物,鲜卑、乌丸以及辽国中京、上京(青城)等契丹的遗迹,令人大开眼界。
亚马逊河上的非凡之旅
作者: [美]保罗·罗索利
译者: 梁志坚/梁家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博物学家、探险家保罗·罗索利对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逊河怀有无以言表的敬意和好奇。2006年,年仅18岁的他只身前往秘鲁的马德雷·德·迪奥斯地区,开始了对亚马逊河上游众多未知支流的探险之旅。长达9年多的冒险与发现,保罗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既见到了巨蟒、漂浮的森林、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潜行的美洲豹等奇观,也目睹了那些贪婪的垦荒者、石油巨头、淘金者、偷猎者对原始森林的无止境盘剥。保罗写出了母亲河的神秘、活力和大美,也表达了对这片危机深重的土地的忧思。
航向亚马孙
作者: [美]乔·凯恩
译者: 冯克芸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另一本关于亚马逊河的探险故事,不同的是这支探险队的主要方式是划皮划艇。时值1985~1986年,他们没有GPS,也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全凭勇气、毅力和好运。这场费时6个月、长达6760公里的漂流探险之旅,令他们成为全球首支成功漂完亚马逊河全程的队伍。这场探险后,凯恩着迷于亚马逊流域,之后10年一直重返雨林,为原住民声讨权益、记录即将消失的文化。书中记录了探险队的组建,从源头到峡谷、雨林、入海口一路的艰辛与欢乐,团队的聚散分合,沿途的自然人文等,异域风情浓郁,对成员的刻画以及自我内心的呈现都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