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达标训练
2018-11-12郑凌燕
郑凌燕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 )农 溺( )死 妯娌( )( )
和睦( ) 不辍( ) 祖籍( )
衙( )门 横( )蛮 差( )役
劳碌( ) 慰勉( ) 私塾( )
任劳任怨( ) 周济( ) 外甥( )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解释。
(1)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2)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3)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 ),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A.和睦 和气 管教
B.和蔼 和睦 管束
C.和气 和蔼 管理
D.和气 和睦 管束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B.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C.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朱德写的一篇小说,感情真挚,文笔朴素,赞颂了母亲勤劳、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B.本文是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事件的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的。
C.文章开头第一段从母亲去世引起悲痛写起,概述母亲勤劳的一生值得回忆,最后一段以深深的祝愿,抒发对母亲的哀悼之情,呼应开头。
D.作者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在平靜的叙述之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二、课堂巩固
阅读课文第14~1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这几段写母亲带给“我”的深远影响,可分别用哪三句话概括?
(1)
(2)
(3)
7.第16段中谈到的“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8.“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9.“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两个“尽忠”的目的是( )
A.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B.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C.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D.使母亲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三、能力提升
10.“如果我是一个淋雨的孩子,母亲必是那遮风挡雨的伞,给我安全与温暖。”请你也仿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