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重塑企业软实力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8-11-12刘旭阳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互联网+

摘 要:当今时代企业软实力的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得出企业软实力的概念,随之提出“互联网+”时代重塑企业软实力的创新策略,即一是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以人为本的软实力竞争优势;二是创新学习型组织,以强大的向心力企业软实力;三是创新“互联网+”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品牌效力;四是创新“互联网+”人才管理,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素质。

关键词:企业软实力;以人为本;学习型组织;“互联网+”人才

一、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性、经济体制不断改善,企业硬实力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一系列不适应的情况。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软实力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通行证”,它包含的价值观、创新机制、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本的能力在企业生存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即要素优化和集成作用,对企业软实力进行提升和重塑,把互联网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软实力的各個要素中,提升经济的生产性和创新力。

二、企业软实力的国外文献综述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首次提出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是政治领域中一种同化式能力,通过非强制性的理念、政策和文化等无形手段吸引和影响他国人民思想的行为力量。此概念很快被应用于国家、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其之后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所持观点如下:斯拜尔克从国家层面:认为政治繁荣、社会安稳、国家和谐便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斯拜克曼提出软力量概念,它包括国民素质、民族同质性、政局稳定性;罗伯特·库伯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合法性;保罗·肯尼迪反对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它是站在美国文化的角度上提出对全球吸引同化的方式;查尔斯·丰布兰在硬实力与软实力对比分析中,认为软实力较易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

由上述国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大都在国家层面,对软实力所持的态度有所变化:从认可到质疑再到发展,最终美国学者亨廷顿才逐渐正式认识到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对比研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为之后学者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先导和理论基础。

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国内文献综述

黄国群在2008年文献中提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主体通过对企业特定资源的占有、转化和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

国内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发展研究过程:黄苏用软实力评估美国经济实力,提出一个国家除了硬实力外还有软实力,如:文化影响力与渗透力、民族凝聚力;沈骥如提出软实力的重要建设环节是继续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精神文明强国;张战提出我国软实力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丁政提出企业核心政策、核心思想、品牌形象构成企业软实力;罗高峰从价值认同方面把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划分为三个过程:塑造和转化企业理念、传播价值理念、实现价值认同。

综上国内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在前期学者们试图解释什么是软实力,为什么要建设企业软实力;后期主要研究如何形成软实力,构成要素是什么;最终整合了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使企业软实力理论更加丰富,作用机理也逐渐清晰。

本文结合上述代表人物提出的企业软实力概念和构成要素,将企业软实力定义为是企业的价值观、创新机制、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信用等隐形资本的能力。

四、重塑企业软实力的创新策略

1.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以人为本的软实力竞争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下,衍生出的C2B商业模式,要求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客户驱动企业软实力的重塑,保持企业长期发展。在当今时代要重塑企业软实力排在第一位的必须是人才,这个人才不仅指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员工,也包含企业所服务的客户,企业所服务的客户关系着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客户的需求、情感和体验决定着企业的现实发展与生死存亡,企业与用户不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彼此平等、彼此制约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软实力的创新必须以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进行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来真实满足客户多方位全方面的各类需求。

2.创新学习型组织,以强大的向心力企业软实力

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创造组织的学习能力,包括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次:对于个人层次,员工个人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对于团队层次,利用组织成员对企业价值观和愿景的认同,结合团队智慧与优势,发挥创新能力;对于组织层次,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再到组织学习,使员工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激发员工创造性发挥,推动企业软实力的构建。从三个层次看出,以个人学习为基础,利用团队学习手段来实现组织整体学习目标,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知识共享为基础,拓宽知识平台,发挥人才智慧健全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极大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3.创新“互联网+”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品牌效力

在当今时代下,企业品牌营销从传统营销转变为数字化营销,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以下措施建立数字化营销:一是完善企业智能监管APP,二是打造“互联网+”宣传团队,三是加强与互联网媒介的联系来实现品牌营销。运用好“互联网+”技术可以擦亮企业品牌形象,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内外部舆论动向,为企业品牌创造打下基础,促进企业软实力的提升。

4.创新“互联网+”人才管理,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素质

当下知识更新速度快,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管理者必须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技术技能的应用,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员工要通过自身学习,掌握互联网思想与实操方法,熟练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成为企业中高素质、高水平的“互联网+人才”,这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软实力,也给企业创造了一支“互联网+人才”后备军。创新企业管理就是要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借助互联网优势,培养企业人才成为具有专业互联网技能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付研,石磊.传承和弘扬四公局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239-240.

[2]禹海慧.企业文化动力的表现形态与企业软实力的来源[J].中国集体经济,2017,11:53-54.

[3]李林.企业软实力内涵与培育: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17,08:124-126.

[4]万木春,星亮,胡振宇.中国数字营销传播企业“软实力”测评--以数字营销传播服务提供商为研究范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3:110-118.

[5]张群英,胡月强.提升企业软实力势在必行[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4:30.

[6]郭梦颖.浅析文化企业软实力--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J].时代金融,2017,21:107+111.

[7]嵇国平,阚云艳,苏志雄,胡杨成.企业软实力、利益相关者关系对绩效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7,10:74-81.

[8]程足杰.提升企业“软实力”的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7,11:114.

[9]黎琰.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软实力提高的积极作用[J].经济师,2017,11:279-280.

[10]朱明丽.增强凝聚力工程提升企业软实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1:144-145.

作者简介:刘旭阳(1994- ),女,陕西渭南人,汉族,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互联网+
人力资源驱动与学习型组织建立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