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变化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12郑国成
郑国成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材也在经历着变化和发展。且不论全国各地语文教材有着版本的不同,就浙江省而言,语文教材也已经走过了数个春秋,版本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中华历史流变千年,许多相同的文章,在不同时代,不同辑录中,也都会呈现不同的版本。于是,我们看到一篇相同的文章,特别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其语言文字(甚或标点)在不同的版本中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这一现象值得教学者思考、研究。
然而,很多教师对这种细微变化习以为常,对不同的注释一带而过,根本不作停顿,也不作任何重视。其实,不同版本篇章、字词的变化,多少都带有不同编者的编排用意,其中也传达着一定的教学隐意。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这一现象加以留意,并仔细揣摩。并不是说某个版本的就一定更好,而是说教师可以将这不同版本的内容作为一个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关注、揣摩,以期从中更好地找到文意理解的突破口。通过这种细究,教师带领学生以“求甚解”的姿态,切磋琢磨,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绝佳时机。
一、不同版本教材中文章内容的变化
因为教材版本的变化,教材编者在文章的内容的撷取上往往也会有变化。这种变化应是编者有意而为之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教学契机。以高中选修课程教材《〈论语〉选读》中的课文为例:
《〈论语〉选读》中有一篇课文,标题为《沂水春风》(语文版),而在人教版中,这篇课文的标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敏感地意识到不同版本标题的变化,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就设计相应的预习要求:告知学生两个版本的标题差异,请学生思考,两个版本的不同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较开放性的预习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在预习时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借此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内容。经过预习之后,学生应当会有不同的回答。
有觉得标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更好的,因为标题有人物,有事件,将文章的总体内容都清晰地概括出来了,提纲挈领,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还有的学生回顾以前所学,可能还会说到有一种为文章命名的方法,就是用文章开头的一些文字直接作為文章的标题。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沂水春风”作为标题更好,其一,简洁凝练;其二,富有诗情画意;其三,它反映了文章的主旨,深刻揭示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因为学生看到孔子在文章最后更赞同曾皙的理想。
此一环节,学生通过对不同标题下文章内容的观照,其实已经较好地完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这比教师最终告诉学生文章的内涵所起到的效果更好。教师在这一环节最后也不一定要明确哪个标题更好,对学生能言之有理的答案都应当做积极的肯定,并鼓励学生今后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对语文教学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沂水春风》课文的文末,还有一段文字,在人教版和语文版两个不同的版本中,其中有一部分的标点是不同的:
人教版——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语文版——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人教版只有第一句是曾皙的疑惑,后半部分全部都是孔子的话,看似孔子是在自言自语。而语文版整个语段都是孔子和弟子曾皙的对话。教师在这里也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问题:一段文字,两种标点,你觉得哪种更佳?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次回顾整篇文章的内容,对整篇文章的架构进行再一次的详细梳理。而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文段翻译出来,然后试着模仿该语段中的人物口吻进行模拟对话,让大家在这种切实的对话中品味不同标点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我们不妨来感受一下两个版本的翻译:
人教版——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疆土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华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的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的人呢?”
语文版——曾皙说:“老师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他的话不谦逊,所以笑他。”曾皙说:“难道冉求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怎见得疆土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曾皙说:“难道公西华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外交会见,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公西华做国家的小司仪,谁还能做国家的大司仪呢?”
学生在品味咂摸后会逐渐领悟到,语文版的标点语境中,孔子似乎不是因为子路所谈论的内容与治理国家无关而不满。孔子看不惯的其实是子路的态度不合乎“礼”,子路的表述让人觉得过于草率,也过于狂妄,因此孔子就自然而然地拿他和另外两位弟子来进行比较。从本质上来说,三位弟子讲的理想都与治国有关,而冉求和公西华一个比一个更谦逊。因此,孔子应该是在自问自答,也就是说,人教版的标点更佳。
在诸如此番对不同版本的课文的对比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这种引导,也在启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加留心课文中的细小的变化,提升自己阅读和品味文章的能力。
二、相同文章下的字词注释的变化
在古诗文当中,相同的文章,在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注释的时候,也都会出现不同的解释,这一现象普遍地存在于课内外的古诗文阅读素材中。
以苏教版必修五的《逍遥游(节选)》为例:
第二段有:《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课文下注解在解释“抟”字时,解释为“回旋而上”。同时又加注一句“一作‘搏, 拍”。从前文来看,已有“水击”的“击”字译为“拍击”,如再译为“拍”的话,语义上有明显的重复。从后文的“扶摇”(一种旋风)来看,旋风上升之势,明显为“回旋”更为恰当。学生如能如此关照文章的前后文来进行古文的翻译,对学生关照古文字词义本身也好,对学生关照文段前后内容也好,都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关照文章,同时抓住文段细节品味文章的习惯。
与之类似的古文注释在课下的注解中比比皆是,教师如能善于抓住这一类的注释现象,以此作为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展开相应的讨论和分析,是提升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能力的良好途径。
再以课外阅读古诗词中李煜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为例: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①吹断水云间②,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③马蹄清夜月。
在赏析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将词的不同版本中词语的不同呈现给学生:
①“笙箫”,《词综》《历代诗余》《古今词统》《全唐诗》中作“凤箫”;
②“水云间”,《词综》《花草粹编》《古今词统》《全唐诗》中作“水云闲”;
③“待踏”,《类编草堂诗余》、吕本二主词等均作“待放”。
之后,让学生仔细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感受用詞不同所带来的效果的差异。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以学生阅读辅助者的姿态帮助学生深入领会:
“凤箫”,是古代的一种排箫,其由许多竹管组成,且这些管参差不齐,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像凤凰张开的翅膀,其给人的美感不言而喻。“笙箫”,笙是一种乐器,箫亦是一种乐器,两者并列,形象虽多,却不免给人凌乱之感。因此“凤箫”的精美之感更胜一筹。再者,古诗词讲究音律,“笙箫吹断”四字平平平仄音,“凤箫吹断”四字仄平平仄音,后者音调抑扬更充满节奏感。
“水云间”,说的是吹奏的“箫声”往上飘,一直飘到了天空。就像《列子》中所说的“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天上的云彩都因为音乐的美妙而停驻下来欣赏了。而箫声往下飘,飘在了春殿周围环绕的曲台流水间。于是,下至水阁,上至云霄的整个空间都飘动着美妙的音乐,此景不可谓不妙。而“水云闲”——水云之后加以叙述之语“闲”,则是说水是悠闲自在的,云也是悠闲自在的。水之悠闲,在于其流动的潺潺缓慢;云之闲,在于其空中飘浮的柔软姿态。于是,水和云就更加生动和活泼了,美妙的乐曲就不仅仅是充溢在水云之间的空间了,而是随水流动,随云飘游了,岂不是更加美妙?
“待放”,有将马放出去之意。马原被羁,一放之后,大有重获自由之感,势必狂放而奔,享受自由;当然,也有“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悠游之感,但均不如“待踏”更符合此词的整体意境。“待”与“踏”均为舌尖音,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在表达马蹄踏地之意了,在声音上,那种马蹄踏在月光洒满的路上,马蹄“嘚嘚嘚”的声音都似乎传入了读者的耳中,词人欣赏了人间曼妙的歌舞后还要继续欣赏这天地之间的皎洁的月色的真切呈现。词的抑扬顿挫之节奏和其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合二为一,妙不可言。
学生如能抓住这些词语的不同认真分析,就在品评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该首词的解读。诗词的鉴赏和评价,有时候是很难用别人的解读来替代的,因为读者个体的不同,自然会在欣赏的过程中代入个体的经验和感受,这也是“接受美学”所言之义。学生是个性化的欣赏主体,让学生自主进行欣赏体验,他们获得的情感体验是教师讲授无法替代的。
教师引导学生在对不同版本的素材进行品味和鉴赏的过程中,其实需要动用师生双方很多的知识储备进行梳理分析。一方面,教师需要有更厚实的储备,这无疑会促进教师更加注重自身语文素养和业务的精进提升;同时,对学生也有着无形中的一种促动,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的提升,正所谓教学相长。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一双发现教学契机的慧眼,对那些习以为常的内容有更多一份的心力倾注,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道路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