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2018-11-12张碧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果园研究

张碧玲

摘 要:果园生草法技术备受关注,作为相关技术人员,有必要深入实际,通过进一步实践总结,分析果园生草的意义与作用,同时提出具体生草技术措施。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助力相关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果园;生草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引言

果园生草栽培法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者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得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也称为仿生栽培形式。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同时进行。

1 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

果园之间不留空白土地进行全面种植或是树木空白行间实施全草覆盖等方式可称之为果园生草。通常被覆盖至树盘上或刈割进行使用,实现土地间的安全管理,进而实现提升产量、升级果品质量、保证生产种植稳定。对于果园生草的合理种植应区别于秸秆覆盖、绿肥间作等。而是指利用活体植被如草植等进行果树间隙、植株间隙的种植与覆盖,保证土壤可被充分利用,此时并不收获相应的产品。

1.1 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优化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常见技术就是果园生草。此项措施可有效地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性质。进行果园生草的土壤通常不需要耕作,省时省力,省人工。将草根遗留在土壤之中可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利用腐化植物或分解植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质,进而提升土壤的育肥能力。不仅如此,利用生草技术可有效的阻止杂草丛生,降低田间管理的成本与用工。

1.2 防止水土流失,保肥保水,抗旱

种植生草所需的植被必须是植被茂密、根茎茂盛、具有高密度茎叶、较强的覆盖率的种类,因此其通常可有效的境地水土流失,保证土壤的水分,有效抑制蒸发,保水保肥。

1.3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

利用生草种植,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的变化频率,保证种植园的温度稳定,使得其夏季可降温5~7℃,防止烈日艳阳饿晒灼;冬季可有效升温1~3℃,便于耐寒抗冬。此外,生草种植可有效的利用夏季的降水,实现保水并转化养分,提升果蔬的成熟率与枝条的茂密度,保质增产。

1.4 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生产绿色果品创造条件

利用生草种植,可增加瓢虫、食蚜虫等益虫,有效的增加害虫的天敌,便于开展生物抵虫、治虫的活动,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数量。

2 果园生草技术

2.1 种草选择

2.1.1 选择原则

适宜果树生长。保证和果树和谐生长,不产生病害、高度适宜、有较好的覆盖率、根须不与树盘争肥争水,有较好的生长率、返青速率快、耐高温、不共害虫生长等;繁殖生长快。有较好的耐割性、可再生能力强、可抗极端天气、覆盖率好、有利于冬季抑制杂草返青、春季杂草从生;便于人工控制,可被化学药剂、机械化装置灭除;有较为明显的生态经济价值,改良土壤性质、提升种植效率,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业等。

2.1.2 果園适宜种植的草种

三叶草。属草本红白豆科三叶植物,有较强得固氮力。较长绿色期、植被茂密低矮、可有效增加土地肥力,实现5~8a收效。根系较浅,不争水争肥、高温干旱保墒较好,抑制杂草;耐受性好、较强的适应性,无病害;有较高的观赏性,花好看,可观赏可作食料、产量好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E等,有较好的干物质消化率。

黑麦草。属禾本科黑麦草属,生长快,繁殖强,多分蘖,品质好,须根发达较浅。喜温耐湿、生长于排水好的黏土中。有较强的再生性,干物营养成分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易饲食,是春季较为理想的青饲料。

百喜草。属茎类圆盘状植株。须根发达,易生长触土即生根。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力肥力。

对于以上3种植被可单一种植也可结合种植,根据田间实情。常见的种植方式为四草合种、三草合种于养殖类果园:株间种植黑麦草、白三叶,行间种植百喜草。二草合种于易水土流失的果园:株间种植白三叶、黑麦草,行间种植百喜草。单一草种中善于使用三叶草,优势效果明显。此外黑麦草主参考养殖因素,百喜草参考水土保持因素。

2.2 整地与播种

2.2.1 播种时期及播种量

常见播种时间段为春秋两季,19~24℃为最佳温度。春季在气温15℃以上较为稳定的3月中下旬播种。秋季通常播为8月中旬开始至9月为最佳播种时间。秋季便于三叶草生成坪,因此选择春季更为理想。黑麦草则秋播效果更佳;百喜草、雪里红宜春播。

播种量具体品种播种不一,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白三叶7.5~15kg/hm2,黑麦草为15~25kg/hm2,百喜草为25kg/hm2.雪里红为10~15kg/hm2。

2.2.2 整地与播种

播种用50℃热水浸种1d,待室温后浸种8h,随后捞出晾干。播种前施磷肥、尿素整地,保证土地整平、松弛。均匀撤播种子与细砂在地表,耙耕覆土。根据天气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春季条播,秋季撒播为宜,注意间距。

通常幼树园采用行间种草,并与树盘间距40cm,保留施肥带。成龄果园,可行间可株间,树盘下不宜种草。

2.3 苗期管理

在播种前施足底肥,在苗期进行尿素施肥,同时注意适当地追加肥。可采用与灌水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或是雨天叶面、喷肥撒肥等。对于固氮能力较强的植物如红白三叶豆科植物,苗期周适当补充氮肥,成坪后可补施磷、钾肥,对于百喜草和黑麦草等植被仍需施加氮肥。注意保证苗期土壤湿度,成坪后注意恰当的灌溉。清除苗期杂草对于恶性阔叶草如蓼、藜、笕等及时清理。

2.4 刈割与翻耕

刈割长到趋近于30cm的草植,通常每年为2~4次;需要注意刈割时还需保留l0cm以上的草茬,特殊品种如黑麦草5cm适宜,便于再次生长,完成割草后可立即株间覆盖。完成播种的第1年内,苗根较弱较小,不适宜进行刈割。应从转年开始实施每年3~5次刈割,大约6a后,可实施全园反思的秋季翻压。其中保1~2a的休闲,重新整地生草。

3 果园生草栽培注意的问题

认识果园中草尤其不足的地方,不过分的夸大果园生草的作用,正确面对、合理种植,强化管理,利用技术发挥生草的最大效益,实现果园生草的理想目标。

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生草种植,对于根系较浅的幼龄果园,采用适当的生草方式,此时在树盘上种植生草,会出现与根部的争水争肥,阻碍果树生长。因此,通常需要进行行间种植,保证与树盘的40cm种植间距。但进行成龄果园种草时,据可选择行间种植又可选择株间种植,不宜树盘下种草。

在苗期重视对生产的管理,完成种植后当偶遇降雨天气应适时的松土、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当种草密稠时需要适当的进行间苗、定苗,留苗等,及时进行中耕,保证杂草的彻底清除,为下阶段草苗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生草技术的种植可有效的进行土壤增肥,但仍需要对田间进行水肥管理。通常需要在播种前施足底肥;在苗期进行氮速有机肥的实施,加快苗早期生草的增长率。不仅如此,还需进行有机肥的适当实施,增加土壤肥力。进行施肥的主要方法是灌水施,此时可在雨天选择叶面喷施的方式。在天旱时段及时灌水补水。

4 结束语

果园生草是改善果树生态条件的一项现代土壤管理技术,实施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确保现代果园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有必要将试验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在一定地区设立果园生草示范园区,并提供关键技术,为果农选择果园生草模式营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杜丽清,吴浩,郑良永.果园生草栽培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217-221.

[2]吴婉莉,刘鲜艳,卢彬.果园生草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4(19):68-69.

[3]赵英杰.猕猴桃果园生草效应及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0,42(3):58-59.

猜你喜欢

果园研究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秋天的果园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呼噜猪的大果园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家果园丰收了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