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栽葡萄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

2018-11-12张桂霞费丽彬周玥路通朱茂孔德杨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维多利亚

张桂霞 费丽彬 周玥 路通 朱茂 孔德杨

摘 要:采用盆栽法,以维多利亚和巨玫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腐熟蛋白生物有机肥的不同施肥浓度下进行一次性施肥试验,从而研究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生长指标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探索盆栽葡萄适宜的一次性施肥浓度。结果表明:维多利亚在施肥浓度为25g/L时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其他浓度好,而巨玫则是施肥浓度为5g/L时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其他浓度好。

关键词:盆栽葡萄;施肥浓度;一次性施肥;维多利亚;巨玫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葡萄,属于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 vinifera L.)木质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1]。近些年来,人们将其制作成多种多样的盆景放置于阴凉或阳光充足的庭院中[2],可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施肥是盆栽葡萄的关键技术,若施肥及栽培管理得当,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一次性施肥技术即从移栽到收获整个生育期只施肥1次,将全部肥料作基肥施用,后期不再追肥,或一次性底肥加口肥,后期不再追肥[3]。该技术目前在大田作物和蔬菜上应用较多,如玉米、冬小麦、水稻、茎瘤芥、甘蓝等[4-8],但在盆栽葡萄种植中尚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以维多利亚和巨玫的盆栽葡萄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探索盆栽葡萄适宜的一次性施肥浓度,从而简化葡萄盆栽管理,为葡萄盆栽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于2017年3—11月在天津农学院主楼西侧果园内进行,以河北廊坊市永清县葡萄温室栽培区的维多利亚和巨玫为试验材料。3月31日,取其一年生枝剪成双芽茎段,浸泡在ABT生根粉中后,将枝条斜着扦插在垄上;待其生根长叶后挖出,选取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生长状态良好的幼苗备用。花盆长×宽×高为70cm×28cm×22cm,每盆填充20L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3:1:1配制好的盆栽基质,将肥料一次性放入基质混匀,后期不再追肥,浇清水即可。“施肥浓度”分别为5g/L、10g/L、15g/L、20g/L、25g/L,共5个处理,对应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幼苗于6月18日移栽入花盆,浇足水,缓苗成功后对不同施肥浓度下的幼苗进行生长指标的测定;待葡萄生长停止后,采摘成熟健康叶片贮藏于 -40℃下,于12月下旬测其叶片的生理指标。

1.2 项目测定

叶面积用明方格法;茎粗用电子游标卡尺读数;新梢生长量用软皮尺测量;展叶数直接读数;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用乙醇浸泡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9]。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叶面积的影响

葡萄叶面积是遗传育种、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的重要指标[10],叶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叶片光合能力的因素之一[11]。

由图1可知,维多利亚在生长早期,各浓度间叶面积变化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叶面积增大的越来越快,在第11天时,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的叶片面积差异不大;在停止生长时,不同施肥浓度下的维多利亚叶片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

由图2可知,巨玫在生长早期,各浓度间叶面积变化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叶面积增大的越来越快,在第7天时,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的叶片面积与处理Ⅱ、处理Ⅰ的差异开始增大;在第13天时,处理Ⅴ的叶片面积增大较小,后期趋于稳定;在停止生长时,不同施肥浓度下的叶片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处理Ⅰ>处理Ⅱ。

综上,从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巨玫叶面积均在60cm2以上,而维多利亚均在60cm2以下,说明巨玫叶面积总体比维多利亚大。

2.2 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葡萄在生长早期的新梢生长过程对其栽培管理有重要的意义[12]。由图3可知,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维多利亚各浓度新梢生长量之间的差异不大,呈现同一生长趋势;在停止生长后,不同施肥浓度下的新梢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Ⅱ>处理Ⅳ>处理Ⅲ。

由图4可知,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巨玫新梢生长量在处理Ⅴ、处理Ⅱ时的差异不大,但与其余浓度差异较大,呈现不同的生长趋势;在停止生长后,不同施肥浓度下的新梢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Ⅴ>处理Ⅱ。

结合图3和图4可知,葡萄在整个年生长期中生长呈典型的S型曲线,前期缓慢生长,后期快速生长。维多利亚新梢生长量均在140cm以上,而巨玫除了处理Ⅰ和处理Ⅳ,其余的都在140cm以下,说明维多利亚新梢生长量总体比巨玫长。

2.3 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展叶数的影响

葡萄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叶片的多少与其干物质的合成有关。

由图5可知,随着天数的增加,维多利亚各浓度展叶数之间的差异较大,呈现不同的生长趋势,其中处理Ⅴ的展叶数比其他处理都多;在停止生长后,不同施肥浓度下的展叶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处理Ⅴ>處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Ⅳ。

由图6可知,随着天数的增加,巨玫各浓度展叶数之间的差异较大,呈现不同的生长趋势,其中处理Ⅴ和处理Ⅱ的展叶数在第29天几乎一致,且处理Ⅴ的展叶数比其他处理的趋势较大;在停止生长后,不同施肥浓度下的展叶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Ⅱ。

综上,维多利亚展叶数均在35片以上,而巨玫均在35片以下,说明维多利亚展叶数总体比巨玫多。

2.4 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各生长指标年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维多利亚叶面积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Ⅴ的叶面积年生长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Ⅱ的叶面积年生长量,且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Ⅲ显著高于处理Ⅱ的叶面积年生长量,但与处理Ⅳ和处理Ⅰ的差异不显著;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之间差异不显著。新梢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Ⅱ>处理Ⅳ>处理Ⅲ;各浓度间的新梢年生长量差异均不显著。年展叶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Ⅴ的年展叶数量显著高于处理Ⅱ,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处理Ⅴ外,其余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茎粗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也是重要的经济性状[13]。由表1可知,维多利亚年茎粗(直径)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年茎粗极显著高于处理Ⅱ的年茎粗,显著高于处理Ⅰ,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Ⅴ、处理Ⅳ的年茎粗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但都显著性高于处理Ⅱ的年茎粗。

由表2可知,巨玫叶面积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的叶面积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处理Ⅱ的叶面积年生长量,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巨玫新梢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Ⅴ>处理Ⅱ;巨玫年展叶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Ⅱ;巨玫年茎粗(直径)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Ⅳ>处理Ⅴ>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Ⅱ。经方差分析得,巨玫新梢年生长量、年展叶数量、年茎粗的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2.5 不同施肥浓度对葡萄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分析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助于了解其光合性能和糖份及干物质积累等过程[14]。由表3可知,维多利亚可溶性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Ⅱ>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Ⅰ;维多利亚脯氨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经方差分析得,维多利亚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可溶性糖如葡萄糖和蔗糖,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代谢中间产物和能量,而且具有信号功能[15]。由表3可知,维多利亚可溶性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Ⅴ>处理Ⅳ;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Ⅲ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Ⅴ和处理Ⅳ,且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产物,同时叶绿素的含量也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由表5可知,维多利亚叶绿素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Ⅳ;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Ⅱ和处理Ⅴ的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Ⅳ的叶绿素a含量,且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由表4可知,随着施肥浓度的变化,巨玫可溶性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Ⅱ的巨玫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处理Ⅴ、处理Ⅲ、处理Ⅳ的含量;除处理Ⅱ的巨玫可溶性糖含量外,其余各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巨玫可溶性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Ⅱ;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Ⅳ和处理Ⅲ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且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Ⅱ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脯氨酸是植物体内溶解度高的渗透调节物质,能够调节细胞膜的稳定性[16],也可作为冷冻锻炼的指标[17]。由表4可知,巨玫脯氨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Ⅰ>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Ⅰ的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Ⅲ和处理Ⅱ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Ⅳ,且与处理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处理Ⅴ的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Ⅱ,与其余浓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巨玫叶绿素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Ⅱ>处理Ⅴ>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Ⅲ;经方差分析得,处理Ⅱ的叶绿素总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Ⅲ的叶绿素总含量,且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刘会宁等人研究表明维多利亚是葡萄霜霉病的感病品种[18];夏季的高温高湿,会使葡萄叶片受到病害的浸染,从而影响各项生理指标;且维多利亚施肥是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19],故此肥料的使用会促进维多利亚的生长,但因为肥料较单一,不能很好促进巨玫的生长,这与崔江慧的研究一致[20]。在该试验过程中浓度为处理Ⅰ的巨玫扦插苗均未缓苗成功,原因可能是天气及肥料浓度的影响,对于出现的这些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试验中不同施肥浓度对维多利亚和巨玫扦插苗在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上有不同的影响,且都不相同。其中维多利亚在25g/L浓度下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其他浓度好,这说明在该试验中肥料浓度高可以促进其生长;而巨玫则是浓度为5g/L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好,这说明在该试验中肥料浓度低促进其生长。

参考文献

[1]高恩广.葡萄栽培史话[J].山西果树,1981(03):50-51.

[2]Yoo and Won Sik.Method For Mass Production Of Potted Grape Tree Using Old Grape Tree[P].国外专利:KR20140116592,2014-10-06.

[3]高强,李德忠,汪娟娟.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4):125-128.

[4]譚德水,王剑非,王富军.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N].山东科技报,2016-09-21(04).

[5]葛均筑,展茗,赵明.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5):1073-1082.

[6]徐培智,谢春生,陈建生.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评价[J].土壤肥料,2005(5):49-51.

[7]杨仕伟,林合清,蔡敏.茎瘤芥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7(5):25-29.

[8]王正福,黄翠菊,杨宝勇.山地甘蓝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2(6):27-28.

[9]孔祥生,易现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3-162.

[10]刘慧颖,娄春荣,董环.葡萄叶面积非离体测定新方法[J].北方果树,2007(5):7-8.

[11]黎冰,侍朋宝,栾雪涛.硝铵态氮不同配比对葡萄新梢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J].西北農林科技大学学报,2018,46(2):73-83.

[12]牛立新,张延龙.葡萄早期新梢生长动力学研究初探[J].北方园艺,1991(1):29-32.

[13]陈幼玉,祁建民,林荔辉.红麻株高与茎粗性状的动态发育遗传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6):1011-1016.

[14]徐美蓉,李晓蓉,李婷.响应面分析优化蒽酮硫酸法测定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J].甘肃农业科技,2017(11):25-29.

[15]郭世荣.无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3-46.

[16]吕春晶,孙凌俊,魏潇.可溶性糖与葡萄抗寒性的关系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7(4):50-53.

[17]刘文瑜.葡萄抗寒砧木的组织培养、试管苗微嫁接及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11.

[18]刘会宁,姚晓雯.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180-182.

[19]李勇.欧亚种“维多利亚”葡萄引种初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2):42-43.

[20]崔江慧,许凤亭,乔海宇.不同施肥种类对“巨玫”葡萄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8):169-172.

作者简介:张桂霞(1976-),女,河北省沧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果树栽培及果实采后生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费丽彬(1996-),女,四川省崇州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果树栽培方面的学习及研究。

猜你喜欢

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刀尖女王”维多利亚,为美截掉一条腿
维多利亚瀑布: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
维多利亚风
伦敦塔桥:维多利亚女王和男侍卫的“证婚人"
“二货”拍照欢乐多
水上行走
维多利亚时代(一)
维多利亚时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