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8-11-12智利红
智利红
摘 要 以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830名培育对象和10所培育机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探明培育者的素质、培训内容、国家政策、培训方式、师资水平等是影响培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做好培育规划、创新培育方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完善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等是保障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8-3219(2018)12-0064-05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2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文件、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确保培育工程的顺利进行。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至今,已为河南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他们对推动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培育质量的问题,如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国家的期望差距较大。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一、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2014年10月-2016年12月,课题组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分别到洛阳市农广校、三门峡市农业局、嵩县农广校、栾川县农广校、新安县职业高中、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地,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对培育学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50份,回收837份,其中有效问卷830份,并通过培训组织机构了解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一)培育对象基本情况
1.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在被调查的830位学员中, 其中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51.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28.6%;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较低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培训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再加上文化程度低的学员很难转变其观念,即使参加了培训也很难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生产中,这也给培育机构开展培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老龄化现象突出
830位参加过培训的对象中,50岁以上的占24.7%;40~49岁的占59.4%;30~39岁的占11.3%,30岁以下的仅占4.4%。40岁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了84.1%,这部分人因其年龄大,传统思想严重,接受新事物较慢,在培训方式和内容选择上都有一定限制,尤其是短时间内很难要求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学员的老龄化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3.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从问卷中得出的结果是愿意参加培训的人员所占比例为96.7%,但在具体走访中发现,他们愿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没有特色产业,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他们对培训几乎没有积极性。一是他们很安于现状,对参加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兴趣不大、愿望不强烈、积极性不高;二是他们担心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培训内容不理解;三是对培训感觉失望,由于以前参加过培训或在听取参加过培训农民的介绍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挫伤了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被调查农民对培训的要求
1.农民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接受短期培训
从对农民期望的培训地点、天数、时间的调查来看,农民更愿意在本乡镇接受短期培训,培训时间更倾向于农闲时节或农忙前一段时间。具体情况见表1、表2、表3。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农民更愿意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农闲时接受7天左右的培训。培训机构应在本村或乡镇根据农民需求或结合生产情况,及时安排培训。
2.农民更想了解国家政策和掌握实用农业技术
从对农民希望培训的内容调查结果来看,超过50%的人选择了农业政策和实用农业技术,结果如图1。
图1 农民希望培训的内容
3.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是农民认为培训中的最主要问题
46.5%的学员认为,在参加过的培训中,培训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29.3%的学员认为培训只是短期行为,培训之后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在走访中发现,多数培训机构在培训之前都没有进行调研,对农民的需求不了解,只是盲目地将任务完成,而培训后的服务也多流于形式。见图2。
图2 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三)培育机构情况
1.培育机构教师和硬件设施不齐备或有严重缺陷
调查中发现,河南现有的省、市、县三级培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员的就近培育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增强培育工作的灵活性,在实际的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县级的培育基地也承担了较多学员的培训工作。但是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思想认识不足等问题,大多市、县级培育基地的培育设施或不够完善或年久失修,难以为学员提供优良的培育条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些培育基地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落后,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工作往往只流于纸面,缺乏相应技能的实际操作培训,造成学员的技能应用能力较低,培育效果不佳。
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多是将学员集中于培育基地,采用聘请相关专家、短期授课的方式进行。这种相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与农业生产注重实践技能应用的特点不相符,严重制约了培训质量。
2.课程体系不完善
据调查,各培育机构主要是针对三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开设课程。一是为以家庭农场主和种养殖大户为主的生产型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种选育、种养殖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的基础农业科技培训;二是为以合作社骨干、农村经纪人为主的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经济、涉农企业管理、农业融投资、农产品营销等经营管理类课程培训;三是为土地管理、农业气象、农机能手等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土壤检测与改良、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机械维修等农业服务类课程培训。课程基本涵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但课程基本以专业知识技能为主,而职业素养、产品安全生产、现代营销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也是学员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如当前大多的培育基地所开设的农业经济类课程还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和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不能使学员充分了解互联网+农业新业态给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带来的挑战,更无法使学员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又如大部分地区现阶段开设的土地管理类课程,多是局限在承包、租赁等传统的土地流转方式上,没有介绍土地参股、入股等新型流转方式和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土地流转的模式。
另外,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新业态背景下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互联网相关应用方面的课程偏少,相关的课程与当前互联网+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前瞻性。
3.没有系统的培育管理、评估体系
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管理、评估工作主要是由省、市、县三级培育基地共同进行的。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三级管理、评估模式也存在着管理相对僵化、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反应不够迅速、解决起来较为费时等问题。原因是由于培训学员分散在各自的乡镇、行政村组,在回访经费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难以回访到每位培育学员,对大部分学员的跟踪回访工作多是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进行的,学员培育课程完成后在实际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对学员的后续跟踪指导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影响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因素
课题组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关文件解读分析,设计了“国家政策、管理体制、培育机构、培育方式、培训内容、学员素质、培训时间、师资力量、培训补贴、考核机制、评价机制”11个影响培育质量的因素[1],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洛阳市、三门峡市及部分县区26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培育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或访谈,总结调查结果见图3。
图3 影响培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选择结果
本文将选择比例超过60%的因素认为是重要因素。从上述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因素中,学员及培育部门负责人普遍认为的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培训内容(95.38%)、国家政策(88.46%)、培育方式(78.07%)、师资力量(73.46%)、评价机制(67.69%)、管理体制(62.30%)。针对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学员、培训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总结出影响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指挥棒,自2014年国家提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各地政府按照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在工作中也出现了政府重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体系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长期工程,各级政府应以“政府主导、立足市场、产业为本、精准培育”为原则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并在各项政策上给予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
(二)管理體制
培育管理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培育学员在培训中的档案管理、认定管理,更涉及到对培育机构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以及资金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政府买单”的形式为主,培训机构需先行垫资开展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机构的积极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与质量。作为牵头单位的农业部门应加强各个培育环节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培育制度,确保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培育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因其培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培育过程中应因人而异,不可采取统一的培育方式,不同地区应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实行“分时间、分层次、分产业”培育模式,提高学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四)培育内容
培育内容是保障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课题组了解的情况,学员的意愿和培训机构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对接,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为使培育内容满足学员的需求,各项目县在进行培育之前,应对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制订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
(五)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培育质量,各培育机构应建立自身的师资库,结合本地区的产业情况和学员的培训需求,从行业聘请技术人员、职业院校聘请专家教授作为师资队伍的成员。另外承担培育的基层农广校应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水平,为培育工作提供保障。
(六)评估机制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评估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评估机制,不仅可以对培育过程进行监督,还可以对培育效果进行检验,更可以通过评估结果产生的信息,修改培育计划、创新培育方式、完善培育内容、提高培育管理水平。
三、保障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建议
(一)制定规划,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打好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指导性意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将培训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关键知识、关键能力等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二)完善管理模式、评估体系
科学、人性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模式及评估体系是培育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衡量培育工程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学员的自律化管理,规范学员的培育过程[2],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培育工程的管理模式建立要统一协调各管理职能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方案落实、措施落实,保障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管理模式要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目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特点和环境的适应性,要结合温情化管理、友情化管理等人性化管理模式,适当提高管理的人性化和灵活性。
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树立科学化、长效化评估理念,注重建立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体系。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培训考核和培训后技能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一体化评估,注意指标体系构建的层次性和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每一个培育阶段建立一组评估指标,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使各个指标形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培育评估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跟踪回访工作一直是制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解决瓶颈问题,要在加大转型资金投入力度和扩大回访覆盖面的同时,把培育学员的新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纳入培育工程的管理评价体系,创新跟踪回访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网络化专用跟踪回访体系,为专家后续跟踪指导、学员技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要注重后续跟踪回访工作时效性、针对性,提高工作质量,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整合、集成、利用现有的管理、评估方式,探索新模式,在学员完成培训课程、考核评估合格后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和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还要建立网络化学员管理、评估数据库,在方便学员通过继续学习提高职业技能等级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学员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化、职业化、社会化管理。
(三)创新培育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河南省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模式主要是,各地市依據当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选定对象、安排进度、推进实施,由农业类院校和各地市指定的农业科研院所承担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教学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到指定的培育基地进行短期的封闭式学习。虽然近些年也出现了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教学方式,提高了培育工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但是整体的教学方法还略显单一。
在具体的培育实施中,培育机构应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素质和需求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育模式。文化素质低、年龄大的农民,应以学校为主体采取理论(文化素质)+实践(现场教学)的模式实施培训;文化素质高、年轻的农民,应采取校企结合或产业引领模式多渠道提高培训人员的技能。
经济发展较好、已经形成特色产业格局的县区,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为满足产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培育模式应侧重于“精准培训”,通过产业引领、多方参与的模式来完成。相对经济落后的县区,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林果业和畜牧业发展,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另一方面应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着力建设环境保护型农业区域[3]。在粮食核心区,以安全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为培养目标,对粮食种植大户进行政策、粮食安全生产、高效栽培模式、农业机械技术等培训,应选择以农广校为主体的单元化培训模式。对于已形成地域特色的产业领域,要依托种养殖基地、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科技园区,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观念、种养殖技术、新发展模式等内容的培训,应选择双元制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对于农技服务、产品销售、农产品储运加工等产业领域要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合作组织、示范企业在培训中的作用,进行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技术传递、规模经营等内容的培训,应选择双元制培育模式[4]。
(四)完善课程体系,科学选择培育课程
自从国家设立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后,河南省已有1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农产品微淘、微卖等电子商务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课程设置应及时跟进,结合示范县和其他地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形式与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培育工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针对淘宝店主开设店铺建设与装修、农产品网络营销、网络搜索引擎优化等课程;针对微信平台开设微商城建设、微信营销、现代农产品物流等课程。课程的开设要注重培育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农民生产出来的优质农产品能卖出去、卖好价,做大做强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培育工程其他课程的调整设置应以当地产业发展为依据,围绕产业调整、产业升级对培育课程进行实时调整。如在当前受农业投融资类型少、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土地流转方式匮乏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培育学员难以对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优化配置,对潜在资源的挖掘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培育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充分挖掘互联网+潜力,开设相应的网络投融资、网络投保、网络人才招聘、现代土地流转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课程,加强学员对农业资源配置的网络化应用能力认知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张夕.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2]唐智彬.论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J].职教通讯,2015(13):30-35.
[3]金玲,陈冬,朱凤雷.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36-337.
[4]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