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群学校奖品墨盒考

2018-11-12回永旺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饭桶湘潭毛泽东

回永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笔者对教育类墨盒情有独钟。最近从长沙一位藏友手中购得一方学校奖品墨盒,由于包浆很厚,边款小字不是很清楚。经过一些时日的“把玩”字迹逐渐清晰,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中间四个大字:优胜纪念,右边款:湘潭全县儿童国耻讲演比赛高小组,左边款:湘潭新群学校校长黄笃杰赠,上边款:第二名郭锡祺,下边款: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于是根据边款查询新群学校的相关资料,竟然发现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办学历史。

毛泽东与新群学校

我们都知道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是职业革命家、共和国的缔造者,可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在青年时期还倡导创办了一所学校——新群学校。青年毛泽东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却时刻关心着家乡教育事业,对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深感忧虑,他在《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中写道:“吾邑办学将及二十年。光宣之际,成绩颇佳,民国初元,进步尤速,虽内容未臻完备,但亦粗具规模,近年欧潮东进,学说日新。全国学界人士,靡不臂奋振起,顺应潮流,从事改革。独吾邑教育,既不能应时势之需要,力谋刷新,复不能本固有之精神,维持原状。校所停闭及半,青年皆向学无门;学款年有增加,黄金掷虚。推原根本,皆由主持教育者,不察世界潮流,不知自身缺陷,无责任之观念振奋之精神,有以致之也。”为了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状况,他与长沙《大公报》经理、湘潭籍人士朱矫等人商议,决定联络旅省湘潭籍人士成立湘潭教育促进会,促进湘潭教育之发展。民国9年(1920)7月,湘潭教育促进会正式成立,并向省府呈报备案,毛泽东被选为“促进会”文牍干事,并亲自起草《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促进会”成立后,相继派代表回县参加县教育行政会议,为复兴湘潭教育献计献策。在“促进会”的推动下,湘潭教育会于次年6月组织旅省参观团,全县教师分三批赴长沙各先进学校观摩学习。

毛泽东在通过“促进会”全面促进湘潭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身体力行,亲自带头办学。于民国10年(1921)5月与省立一师学友及社会热心办学人士黄笃杰等人创办私立新群小学。学校成立后的次月,毛泽东即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此后,因忙于革命斗争,无暇顾及校务,学校事务全由黄笃杰等董事主持。

黄笃杰与新群学校

黄笃杰,号志存,生于1892年12月30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曾先后任衡阳、华容及岳阳等县政府科长,武冈县长,三任湘潭县教育局长前后二十余年,任内着力推放积欠学谷,整顿教育经费,调不合格之塾师于暑假期间至县城受训,后私熟改为普通小学校,教育局每年给这些学校以津,还增办了不少不收学杂书籍费的平民小学。当时湘潭县穷乡僻壤均遍设小学,极一时之盛。

1921年黄笃杰与一师同学王洪波、言志超、陶淑瑜、王星梅、刘继庄、毛泽东七人成立了董事会,合共出资1000元,创办新群小学(在国民党时期学校不敢公布毛泽东为发起人之一,以黄守遐代之)为增加办学力量,加速学校发展,聘宫庭章、马良骥、龙汉侯、喻秉诚、邱润清、王本善等人为董事。

新群最初设立初小,在湘潭十四总绿竹街上课,一年后搬入十八总福建会馆,后因校舍狭小,又迁至十二总后街陶公祠,复因陶公祠傍湖,涨水季节学生出入不便,乃与湘潭巨商龙汉侯(也是学校董事)洽商,以一万银洋半买半送购得莼香园为永久校址,于1931年迁入,这时期新群增设高小,王星梅、王洪波及言志超均曾先后担任校长。1935年黄笃杰接长新群,学校进一步扩建校舍,增加班次,并增办幼稚园。1935年学校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小学生手工艺品比赛,获得甲等奖状。后来教育厅派督学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幽美环境至感满意,将其列为甲等小学,增加政府津贴。当时全国被列为甲等小学的屈指可数(沦陷时期,日军驻扎新群,连日军官都对校园花木倍加赞赏,询问邑人校长姓名,欲令黄校长为湘潭维持会长,被峻拒)。

1937年黄校长又收买叶家围子之旧宅,改建校舍和操场,增办初中并附设免收学杂书籍费的民众小学一所。同年花费万余元建成新群体育馆(其中募捐四千余元)。

抗战期间,学校数迁,坚持上课。第一次是1938年秋,中学部迁锦石乡欧阳宗祠,因教室不敷应用,初中与高小两部只得迁往姜畬废弃之兵营,一切都很简陋,后来秋瑾烈士之子王重民将株洲清水塘家宅(今建有秋瑾故居、新群中学校史馆)捐赠给新群,因此迁到该处(据黎泽重回忆:王家大屋,楼台亭阁,小桥流水,飞檐画栋,非常壮观,前有池塘,进门一排长约30余米的石板路,两边高大的一排排的青松,分外好看,清风徐来,沁人心扉,在这个地方读书,真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好地方。

校长黄笃杰,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担任过湘潭县教育局长,新群学校是他一手创办的。

教导主任喻秉诚,武汉大学地理系毕业。他的记忆特别好,每一个学生只要见一次面就能记下来你的名字,他的字写得特别工整,又快又好,他在这个学校一直工作了四十年。

训导主任陶叔瑜是一个大肚子,人未见到就看见他的大肚子。为人慈祥、和善、可亲、从不骂人,他本来工作是监督学生思想、品德,但他从不亏待学生、宽枉别人,对学生加倍关怀。

文书兼抄字员王本善(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打字机,全靠手写),这位老师除了抄抄写写,就是每周讲一次政治课,对一周国内外大事作一个概述。他善言辞,讲时慷慨激动,手舞足蹈,给人印象深刻。他是国民党忠实信徒,一讲蒋介石,就啪的一下立正。每讲之前,先向孙中山像三鞠躬,然后带领大家背诵“总理遗嘱”,最后才发表讲话,好象一个大人物。学生们都讥笑他是国民党的积极宣传员,只会吹牛,没有真本事。

语文老师邱文炳,他是邱昌盛的孙子。邱昌盛,清末有名的江南第三大才子,邱昌盛和光绪皇帝的家庭教师翁同龢是同庚。邱老师为我们讲语文深入浅出,分析透理,词章意达,立意明确,他为我们讲的古文,使人印象深刻。他讲《滕王阁》《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记》《岳阳楼记》,讲的声情并茂,永生难忘。

还有一个化学老师,名叫黄传信,他是湖南大学化工系毕业,但是不知为什么,学生都叫他“黄饭桶”。在走廊里、厕所里,什么“打倒黄饭桶”“黄饭桶快滚蛋”“黄饭桶误人子弟”等等,这些用粉笔写的大标语,非常引人注目,搞的这位化学老师抬不起头来。为什么学生叫他饭桶?谁也搞不清,反正他讲课的效果不好,教了半天,学生也不知所云,此人太无表达能力,但他的学问其实还是不错的。校领导下决心查出写标语的学生,经常深更半夜密查,结果查出来是一位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让这个学生交代,为什么说这位黄老师是饭桶?学生吓的什么也说不出,后来一了解,这位学生化学、数学、物理从未及格,他怀恨在心,要丑化黄老师,但黄老师不会讲课也是事实,以后这位学生被开除了,黄老师也远走他乡,投笔从戎,参加国民党远征军去了缅甸,从此下落不明。第三次迁花石乡下。抗战胜利后,因莼香园校舍在沦陷时为日军司令部,学生宿舍被盟军飞机炸毁,校舍亦破败不堪,校具散失几尽,故中学部仍假清水塘复课,小学部则迁回莼香园,直到1947年中学方迁回。1946年黄先生又购田三百亩(或二百亩),增设高中部。为把学校办好,黄先生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还将学杂费转购谷米,待价而沽,从中获利,但时局艰难,筹资越来越难,而学校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多,至令债台高筑。1947年后,物价飞涨,追讨债务的人日不暇给,黄先生只好借债还债,勉强应付。1949年春,市面经济益恶,几同死市,学校愈加艰难,而很多学生也缴不出学费,更是雪上加霜。1949年5月黄先生邀集各户债主,请暂时停账,引咎辞职,众推陶淑瑜继任校长。到1950年学校由政府接管。自1921年至1950年,新群艰辛办学30年,期间虽时局动荡,烽火连绵,但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所由幼稚园到高中,全县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总计新群拥有校舍两处学田1230亩,校教具可供一千四五百学生使用。30年间共毕业学生5800多人。毕业于新群学校的校友遍布海内外,不少都学有专长,贡献良多。著名农学家康春林、著名画家李立、著名教育家黄守傅与李寿冈、著名冶金专家龙林、著名医学专家雷永仲都毕业于新群学校。现在台湾的新群校友袁桂生、蒋玉泉、汪云裳、胡冬阳、马炳烈、陈仲陶等,在台湾都从事教育工作,并曾多次来大陆,回母校参观访问,见母校欣欣向荣,感慨很深。

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先辈办学,呕心沥血,公而忘私,永远值得后人敬仰怀念。这方做工普通的墨盒,它的艺术价值不是太高,而其历史价值却是弥足珍贵的。探寻一件藏品背后的历史,不也正是收藏的乐趣之所在吗?

注:本文主要参照《湘潭市第二中学校史》、黄守傅《怀念我的父亲黄笃杰》、黎泽重《毛泽东倡議创办新群学校》。

猜你喜欢

饭桶湘潭毛泽东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湘潭八仙桥都市民俗活动空间调查
急救知识普及
湘潭:天生C位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遛鸭子
白痴和饭桶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