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11-12张兰萍李慧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8期
关键词:供血基底穴位

张兰萍,赵 晖,李慧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脑病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眩晕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该病的发生多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病变,可使其椎动脉、基底动脉出现堵塞,导致大脑后动脉的供血量减少,从而使患者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1]。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常用方法。在对该病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期间,应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其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50.2±6.57)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5±1.34)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其年龄为40~77岁,平均年龄为(51.3±6.41)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6±1.22)年。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诊断标准,其对本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使用的中药敷贴是由冰片、花椒、麝香、白肉桂、芥子、细辛、生姜等制成。选取的穴位是患者头部两侧的内关穴、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上述穴位每次贴5 h,每日贴1次,共治疗14 d。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安静、整洁,告知其眩晕发作时的处理方法,记录其每次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及服药后的反应,同时为其讲解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方法是:1)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贴敷穴位附近皮肤的干燥,防止敷贴被浸湿或污染。告知患者不要用力活动敷贴处的皮肤,以防其发生脱落。2)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告知其在行走时若出现眩晕,应及时扶住周围的墙壁,以防跌倒。及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吸氧,按时指导其用药,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和血压升高的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2]。对于出现昏迷的患者,应按压其人中穴,并及时报告医生;对于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应按压其合谷穴。3)患者可因气血亏虚而出现疲劳感,此时护理人员应指导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肝火旺盛的患者易心情烦闷,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痰液粘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应让其取侧卧位,帮助其排痰。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3]。4)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多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育运动,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其食欲。指导患者在睡眠时要选用高矮软硬适中的枕头,以利于其睡眠。告知患者不要经常低头、在外出时不要乘坐速度较快的交通工具、不要登高和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告知患者不要饮浓茶、酒、咖啡及食用辛辣的食物,宜食清淡、少油、少盐的食物,多吃可补气、补脑的食物[4]。

1.3 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临床治愈:治护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治护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治护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护后,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由于人体对空间定位出现障碍所致的动性或位置性的错觉。该病症的诱因较为复杂。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是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在静止、闭目片刻后其眩晕的症状即可消失。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出现天旋地转感,其无法站立,可出现出汗、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该方法遵循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的原则。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疼痛、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将中药贴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上,可刺激经络,协调人体各部位的功能,进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中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主要进行通利脑窍的治疗。选取的穴位主要包括大椎穴和内关穴。贴敷大椎穴具有健脑、宁神、清心的功效,可扩张局部的血管,促进该处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眩晕的症状。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供血基底穴位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辣语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