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1-12柯晓玲吴娟娟
柯晓玲,吴娟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厦门 361000)
膝关节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1]。有研究指出,膝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故对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且容易导致其发生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2]。本文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疾病患者中选择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52例/组)。常规组患者的年龄为34~68岁,平均年龄(48.37±3.60)岁;其中有男32例,女20例;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1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6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0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32~67岁,平均年龄(48.20±3.74)岁;其中有男31例,女21例;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12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5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期间,对其均进行传统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入院宣教、病房管理和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是:1)在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6 h,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使用软枕将患者的患肢垫高10~15 cm(患肢取外展中立位),以促进其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2)在术后,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加上术后疼痛的刺激,导致其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耐心地倾听其诉求。告知患者疼痛是术后的正常反应,并对其进行安抚和鼓励,使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3)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有无渗血、膝关节有无肿痛的症状。若患者膝关节肿痛的症状较为严重、切口渗血较多,应及时为其更换切口处的敷料,并遵医嘱使用冰袋对其膝关节进行冰敷。4)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讲解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在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及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在术后3~7 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下床活动及膝关节屈伸训练。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其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件。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分及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分。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该量表的总分为100分,评价内容包括关节稳定性、肌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等。患者的HSS评分越高,表示其膝关节的功能越好。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其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的对比(分,±s )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的对比(分,±s )
组别 例数 HS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研究组 52 86.76±7.30 42.76±2.60 43.42±3.75常规组 52 78.32±6.43 50.37±2.74 52.76±3.03 t值 6.256 -14.528 -13.970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膝关节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及骨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3]。有研究指出,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可提高其对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防止其发生股四头肌萎缩等术后并发症[4-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86.76±7.30)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其 SAS评分〔(42.76±2.60)分〕、SDS评分〔(43.42±3.75)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膝关节的功能,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