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评析
2018-11-12王萍萍
王萍萍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一,是一种较严重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该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视力降低或视力丧失[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玻璃体切割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此术式可将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中的瘀血清除干净,并提高其眼屈光间质的清晰度[2]。但患者在使用此术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出血等问题,对其术后视力的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126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35只术眼)。在这126例患者中,有男性65例,女性61例;其年龄为27~79岁。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65只术眼,观察组有70只术眼。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并在术中清除其眼玻璃体腔的积血、剥除其新生的血管膜,对其视网膜进行复位,最后对其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围手术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的方法是:1)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并对其进行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2)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提前做好应急计划。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⑴与其进行交流,分析其出现消极、焦躁等心理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对其进行鼓励,为其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⑵保持其病房内通风良好,并进行定期的消毒,以防止其发生交叉感染。⑶叮嘱其注意休息,为其做好保暖措施,以防止其着凉。叮嘱其保持口腔清洁,以防止其发生呼吸道感染。⑷遵医嘱为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并为其剪除睫毛、冲洗泪道及结膜囊。⑸叮嘱其手术当天早上不要饱食,以防止其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2)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⑴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⑵为医生提供其所需的器械。⑶对患者进行全程的陪同,以减少其紧张感。3)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⑴叮嘱其每隔2 h翻身一次,在更换不同卧位时,将自制的棉垫放置在其身体局部受压处,以此减少其受压部位皮肤所承受的压力与摩擦力,并定期为其进行擦身、局部按摩,增加其局部皮肤的血液供应,以防止其发生压疮。⑵对术后术眼出现明显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对术眼疼痛严重并出现眼胀、头痛、头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应急处理。⑶密切监测其眼压的变化情况,按时询问其眼部的感受。对眼压显著升高的患者,可遵医嘱为其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并为其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为其进行穿刺降压。监测并维持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内,以防止其因血压升高而导致眼压升高。⑷保持其眼部敷料的干燥、清洁,一旦其敷料上出现渗血或渗液的情况,立刻告知医师进行更换。⑸根据其视网膜裂孔的位置,为其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休息。对发生上方视网膜裂孔的患者,使其取坐位或半坐位,对发生后极部视网膜裂孔的患者,使其取俯卧位或头低位。此外,需指导其将枕头垫在头、颈部以及腹部下面,在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的同时使其眼压处于安全的水平。为其讲解采取正确体位进行休息的重要性,以增加其对护理的依从性。⑹根据其身体状况及每日的运动量,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患者用餐时协助其取半卧位,要求其在用餐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晃动头部,并每天为其测量餐前和餐后的血糖值。⑺对有饥饿感,出现头晕、心悸、出虚汗等症状的患者,应快速为其检查血糖,如患者发生低血糖,则马上为其进食,必要时可为其静脉推注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⑻保证其每天至少有6~8 h的睡眠时间,并协助其采用健眼朝下的侧卧位进行睡眠,避免压迫其术眼。⑼注意观察其排便情况。对于出现便秘的患者,告知其不可用力排便,并遵医嘱为其口服缓泻剂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及其使用电凝的频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更短,其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进行电凝操作的频率更低(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4±0.58)d,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6±0.49)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更短(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特异性眼底病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视网膜上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近年来,我国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病情严重的此病患者会出现增殖纤维血管膜与视网膜粘连严重的现象,导致其视网膜发生水肿,增加对其施行手术的难度[3]。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优质、科学的护理,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进行电凝操作的频率更低。
综上所述,对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