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2018-11-12陈兴
陈 兴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云南 文山 663000)
干眼症即干燥性角结膜炎。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痒、眼部有烧灼感、疼痛及干涩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丧失视力。因此,必须尽早对此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主要探究对干眼症患者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77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合并有青光眼、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38例)与联合治疗组(39例)。单药治疗组患者中有女性15例,男性23例;其年龄为25~53岁,平均年龄为(40.1±3.5)岁;其病程为3~17个月,平均病程为(10.6±2.3)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中有女性17例,男性22例;其年龄为23~57岁,平均年龄为(43.2±3.7)岁;其病程为2~19个月,平均病程为(11.6±2.3)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单药治疗组患者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在双眼内各滴1滴,每日滴5~6次[1]。为联合治疗组患者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用法与单药治疗组患者相同。贝复舒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在双眼内各滴1滴,每日滴4~6次[2]。交替使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和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RI)。
1.4 疗效评估标准[4]
未好转:治疗后,患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为<5 mm,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为5~10 mm,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明显好转:治疗后,患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为>10 mm,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I、SRI的对比
治疗前,单药治疗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别为(1.13±0.20)、(1.34±0.22),联合治疗组患者 SAI、SRI的平均值分别为(1.14±0.21)、(1.33±0.24);两组患者的SAI、SRI相比,P>0.05。治疗后,单药治疗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别为(1.02±0.19)、(1.21±0.20),联合治疗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别为(0.60±0.15)、(0.72±0.19);联合治疗组患者的SAI、SRI均低于单药治疗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I、SRI的对比(±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I、SRI的对比(±s )
组别 例数 SAI SR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单药治疗组 38 1.13±0.20 1.02±0.19 1.34±0.22 1.21±0.20联合治疗组 39 1.14±0.21 0.60±0.15 1.33±0.24 0.72±0.19 t值 0.2139 10.7812 0.1905 11.0242 P值 0.8312 0.0247 0.8495 0.0327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单药治疗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为81.58%(31/38),联合治疗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为94.87%(37/39);联合治疗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高于单药治疗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干眼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1)眼泪蒸发量过多或眼泪分泌不足。2)泪膜黏蛋白层、水液层及脂质层功能异常导致的泪液质量降低。3)结膜松弛、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导致的眼表炎症反应。玻璃酸钠是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关节滑膜液、房水及眼玻璃体中。玻璃酸钠可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从而可减少角膜水分的流失。有研究指出,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可在患者的角膜部位形成保护膜,促进其角膜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从而可有效地缓解其眼部疼痛、干涩等不适症状。贝复舒滴眼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此药可刺激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角膜组织的修复及愈合。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高于单药治疗组患者,其SAI、SRI均低于单药治疗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干眼症患者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SAI和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