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1-12黄丽红成秀珍黄友香

现代医院 2018年9期
关键词:缝隙急诊科病情

黄丽红 成秀珍 黄友香

随着医院体制的深化改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既要从实处解决急诊科患者的看病需求,又要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方案。从医院的角度来说,急诊科是全天24 h 对患者开放的服务窗口,来急诊科看病的患者,普遍都具有看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同时,患者还伴有恐慌、紧张、浮躁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时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医疗产品及护理服务[1-2]。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诊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在常规护理模式演变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基本的服务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患者不同的病情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和全面的医疗服务,且以提高患者的效果和满意度为目标[3]。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前,护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具体规范的护理方案及操作流程,确保患者能在整个看病过程中享受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4]。本文旨在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且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指出具体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科患者2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0例,男78例,女62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26.1±17.9)岁,其中,急诊科外科患者80例,急诊科内科患者分60例;对照组140例,男75例,男65例,年龄为19~75岁,平均年龄为(28.3±18.7)岁,其中,急诊科外科患者73例,急诊科内科患者6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法,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法分为接诊引导、抢救及其他遵医嘱护理操作。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组建责任小组、组建无缝隙排班模式和无缝隙护理实践。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

1.3 指标观察

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和遵医嘱情况。其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等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护理人员的行为表现、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内容;问卷分数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100分,满意为75分,基本满意为60分,不满意为50分及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2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140,n(%)]

2.2 两组患者护理投诉和遵医嘱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遵医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投诉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投诉和遵医嘱情况对比 [n=140,n(%)]

3 讨 论

急诊护理工作内容繁琐复杂、突发状况多,且工作量大、技术性和专业性强,护理人员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加上许多患者来急诊科求医问药时,存在看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对护理质量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出发[5-6]。结合急诊患者的病情特点,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中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比较强。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说,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的交接,要明确自身的职能,树立高度的职责感,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漏洞,使整个护理工作更加完整。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诊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性状况,及时制定一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构增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和认可,护理满意度较高[3,7-8]。

护理人员在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组建设护理责任小组的方法,确保了患者在全天24 h内可随时来就诊,也有利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需求,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效率,并为急诊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同时,护理人员能在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疏导抑郁、浮躁、烦闷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让患者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10]。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全面贯彻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结合具体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流程的环环相扣和连续性,并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护理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11-13]。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遵医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投诉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结合急诊患者的多种病情和需求,通过采用无缝隙管理模式,能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投诉情况得到大幅度降低,且改善了患者遵医嘱情况。总之,依据急诊科室的特点,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无缝隙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取得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缝隙急诊科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雨的缝隙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