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助推我国产业绿色发展走在世界前排

2018-11-12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马骏债券金融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八月举办的地坛论坛上说,到2020年,强制披露信息制度将使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绿色企业、绿色产业中。他说,我自2016年七部委发布《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有几个新的进展:一是激励机制。人民银行已经引入了支持绿色金融的机制,在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MPA)评价机制当中,引入了对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这些机制已经开始起到激励银行加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业务方面的作用。二是人民银行推出绿色再贷款。商业银行可以用个别抵押物,比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到人民银行借比较便宜的钱,用于开展绿色信贷的业务。

“此外,地方层面也有一些试点突破,比如湖州市在绿色项目和绿色金融担保贴息等方面给与支持。这种做法已经在各个地方引起了关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推动,就是强化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这点已经在指导意见当中提出。义乌在去年已经做到了。根据我们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根据初步方案,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用水、用能这些主要指标,目的是让资本市场真正识别哪些企业是绿色的,哪些企业是非绿色的,从而更有效的把资源配置到绿色企业和产业。”在今年2月份的一个公开场合马骏表示,中国的绿色金融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条件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世界绿色金融的领域里,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这为中国的产业绿色转型增强了推动力。

以领先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做为助推产业绿色发展的基石

马骏说,指导意见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这个框架当中包括政策激励措施、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法制建设、产品创新等内容,也包括了推动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对外投资绿色化等内容,非常全面。几乎把一个国家所有的部委能够拿出来的政策措施全都汇总在一个文件当中。国外对于我们这样的指导意见很是羡慕。比如欧洲曾经有人提出要发展绿色QE。这些专家说,在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当中,为什么不针对某些有战略意义的行业搞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央行买债的时候买些绿色债券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欧洲在这方面有所讨论但最终没有实施。但是在中国,在指导意见中已经写入了用再贷款支持绿色金融的激励措施,这被欧洲人称作是类似于绿色QE的政策。这里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绿色再贷款?所谓绿色再贷款就是央行把成本较低的资金发放给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用低成本资金贷款给绿色项目,以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推动其发展。马骏表示,在这方面,中国创新性地做了很多事情,还包括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的担保、贴息、发起绿色基金等措施,这在全球都是很少见的。最近两年,许多国家派人来考察、研究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经验。

同时,马骏对指导意见中的信息披露予以重点说明。他说,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要建立对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这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绿色产业配置资源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绿色产业投资面临一大瓶颈就是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有很多的投资者愿意投资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识别哪些企业是属于绿色企业。在过去,对于信息披露,政府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自愿性的披露。到目前为止有20%左右的上市公司做了环境信息披露,而且有很多没有实质性的披露。针对此种状况,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而且制定了三步走的时间表、路线图:第一步,2017年内对重点排放行业企业制定强制性要求。第二步,2018年年底要实行半强制的要求。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香港,由于香港施行了半强制披露政策,90%的上市公司都披露了环境信息。最后一步就是在2020年要实行对所有上市公司强制性的披露要求。“倘若我们到2020年实现了这一点,中国是就是大国中唯一实现了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体。”马骏说。

绿色金融产品领先全球

马骏说,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是在全球领先的。他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标准及增量两方面予以说明。

对于绿色信贷,我国从2012年开始就有了相关政策指引。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制定了绿色信贷的统计标准,即中国、巴西和孟加拉。欧美绿色金融产品发源比较早,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关于绿色信贷的定义和标准,这导致无法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表现,无法设计激励机制,机构间的沟通也比较困难。所以从绿色信贷的政策指引和标准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是全球领先的。

绿色债券也有类似情况。现在,全球范围内大的标准就两个,一个是GBP(绿色债券准则,即Green Bond Principles),由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几年前发布。这是一个比较原则性的标准,总共只有七句话,到底如何使用,各国机构见仁见智,都不统一。符合这七个领域名称的,就叫绿色债券。在中国,我们把绿色债券标准搞得更具体,更加有可操作性——因为我们的绿色债券需要第三方认证的介入,需要有激励机制,需要有投资之后的披露等等。考虑到这些方面的要求,绿色债券标准必须要具体详细。比如,要建立激励机制,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某些绿色债券的发行,标准就不能是泛泛的概念,必须有可操作性。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2015年公布了《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共有六大类、三十一小类,许多小类还有经济体的数量指标要求。目前正在进行下一步的修订工作。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印尼、印度,都在研究和借鉴中国的绿债标准。

从绿色债券增长的角度看,中国也领先全球。2015年,我们国内绿债发行是零,当时还没有绿债市场。2016年我国正式启动绿债市场,就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占到全世界绿债发行量的40%。2017年的情况,根据各种不同的统计,中国可能排在第一位,也可能排在第二位。按照最近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统计,中国现在排第二位,主要原因是美国在2017年发行了大量绿色按揭支持债券(Green Mortgage Securities, MBS),大约有240多亿美元。如果剔除绿色MBS,只算纯绿债,中国在2017年则还处于第一名的位置。总而言之,中国在绿色债券市场已经受到了全球的高度重视。最近几年,很多国家为发展自己的绿色债券市场到中国来取经,因为中国绿债的整个生态体系是全球最完整的。

马骏总结说,我国在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领域,最近几年有许多其他创新,包括各类绿色基金、绿色ABS、绿色担保债券、绿色永续债、绿色债券评级、绿色企业评级方法、绿色项目环境效益计算方法、绿色项目库、绿色债券指数、绿色建筑保险、光伏保险、风能保险等等,有不少都是国际领先的,中国绿色金融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不论中国还是全球,绿色金融实际上都是刚刚起步,要绿化整个金融体系,还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在不少领域,如机构投资者绿色化、绿色ETF、中小金融机构参与等方面还落后于欧美的一些发达市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和赶超的地方。”马骏强调说。

猜你喜欢

马骏债券金融
马骏:志在救中国
何处埋忠骨:六棵树的“密码”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白萝卜·绿玉米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白萝卜· 绿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