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对复苏成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11-12喻秀峰龙思琴

健康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肺成功率心功能

喻秀峰,龙思琴

(丽水市人民医院1.急诊医学科;2.感染科,浙江 丽水 323000)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脏、呼吸骤停的重要急救措施,但据统计,院内CPR成功率为12%~24%,而院外CPR成功率仅为4%~6%[1]。国内外在对影响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均发现,CPR开始时间是影响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3]。心脏、呼吸骤停后,如不能及时进行CPR,4~6min后患者即可出现脑及心功能损伤,15min内死亡率达75%[4]。因此,把握CPR开始时间对抢救患者生命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8例心脏骤停后急诊实施CP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CPR开始时间对复苏成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入院前或入院后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心脏、呼吸骤停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相当诊断标准[5];②给予当场CPR或拨打120后给予针对性院前急救CPR措施;③心脏、呼吸骤停时间≤15min;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终末期肿瘤或转移性肿瘤、创伤性严重脑损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慢性基础性疾病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②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骤停者;③有CPR绝对禁忌症或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明确拒绝或放弃CPR者;④已出现明确不可逆的死亡征象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90例,女48例,年龄47.54±7.54岁;院内急救96例,院外急救42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79例,Ⅳ级59例;发病原因:心源性疾病5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1例,溺水20例,中毒19例,电击伤14例。将138例患者根据CPR开始时间分为4组:<3min组20例,3~5 min组31例,6~8 min组42例,>8min组45例,4组性别、年龄、院内外急救、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两组在接诊后均严格参照《201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标准方法[6],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后确定CPR方案。检查呼吸脉搏,如除颤器或半自动除颤仪已经到位,立即实行除颤;如未到位,先施行CPR再除颤。CPR首先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 cm,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速率为100~120次/min。随后立即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通畅,气囊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未进行气管插管时,按压吹气比例为30∶2(30次按压要在15~16 s内完成);如已进行气管插管,按压应以100~120次/min的速率不间断进行,同时每6 s给予气囊通气1次,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次数。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最后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 参考《实用内科学》中CPR成功标准[5],统计各组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后6~8 h抽取空腹静脉血5mL,3.8%枸缘酸钠抗凝,3000 r/min离心处理15min,取上层血清,-70℃冷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仪器为雅培2000型化学发光仪(美国雅培公司生产)。同时采用Sequoia512型多普勒彩色心脏超声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2 结果

2.1 复苏成功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 <3 min组、3~5 min组、6~8 min组、>8 min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90.00%、54.84%、16.67%、11.11%,随着CPR开始时间的延长,复苏成功率下降,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93,P<0.001)。随着CPR开始时间的延长,患者NT-proBNP、cTnI水平及LVEDD逐渐升高,而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2.2 CPR开始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以CPR开始时间作为自变量,复苏成功率、NT-proBNP、cTnI、LVEDD、LVEF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R开始时间与复苏成功率、LVEF呈负相关,与心功能血清指标NT-proBNP、cTnI水平及超声心功能指标LVEDD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PR开始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死亡。CPR是心脏、呼吸骤停的有效抢救措施,其可快速维持患者心跳及呼吸,防止大脑缺氧所致的脑死亡,促进心脏自主搏动的恢复。临床对于心脏停搏、呼吸骤停后CRP开始的适宜时间尚无明确规定,但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证实,CRP开始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2-3]。Yoshimoto等[7]的研究发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在出现心搏骤停后10s内即出现意识障碍,1min内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 min开始出现脑水肿,6 min内即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Siems等[8]研究报道,心搏骤停后立即实施CPR,复苏成功率达92.3%,4min内复苏成功率为50%,而超过6min复苏成功率仅为10.3%。本研究中,随着CPR开始时间的延长,复苏成功率显著降低,>8min组复苏成功率非常低,仅为11.11%。这与Siems等[8]报道基本相符。一般而言,心脏停止跳动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再经2~5min即可能发生生物学死亡,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前提。本研究发现,6~8 min组与>8min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脏、呼吸骤停超过6min后复苏成功的几率很低,临床应把握心脏、呼吸骤停6min内的时间,尽快实施CPR,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复苏后综合征,其中心血管再灌注损伤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本研究发现,患者在呼吸、心脏骤停早期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因此,CPR过程中要注重心肌保护。江朋等[10]研究报道,CPR开始时间及除颤时间越短,复苏后复苏综合征发生率越低,早期生存时间越长。Alsolai等[11]研究发现,CPR开始时间<3min的患者复苏后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CPR开始时间≥3min的患者。但上述研究均未对CPR开始时间与心功能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中,随着CPR开始时间的延长,NT-proBNP、cTnI水平及LVEDD逐渐升高,而LVEF逐渐下降。NT-proBNP、cTnI、LVEDD及LVEF是反应心功能能的可靠指标。当心室容量扩张或充盈压力增加时,LVEDD扩大,LVEF减小,心肌细胞受牵拉而NT-proBNP、cTnI的分泌增加。本研究发现,对于成功进行CPR的患者,早期血清NT-proBNP、cTnI水平相应升高,并且随着CPR时间的延长呈动态改变。有研究显示,NT-proBNP、cTnI的动态改变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2]。进一步研究发现,CPR开始时间与NT-proBNP、cTnI水平及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由此提示,急诊CPR开始时间短的患者复苏后心功能指标恢复优于CPR开始时间长的患者,表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心功能损害,加快心脏泵血功能的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缩短急诊CPR时间可提高复苏成功率,促进心功能恢复。临床应加强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在院内发现有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立即启动院内应急;而对于院外接诊团队,要加强医生、护士、司机三方人员在抢救中密切协作的训练,在接到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后立即实施CPR;此外,还要完善120急救中心的建设,接到不懂CPR的市民电话时,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应通过电话指导该市民进行CPR,以此缩短CPR开始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

猜你喜欢

心肺成功率心功能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心肺血管病杂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