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品牌期刊 助推学科建设
——以《社会》杂志为例

2018-11-12文/田

传媒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界社会学社会

文/田 青

目前,高校学报类期刊因面临“服务学科建设”的要求而普遍存在做“窗口”还是做“平台”的两难选择。做“窗口”就是以期刊所在高校教师群体为主要作者群,以展示本校学者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主要特征就是所在期刊的自发率较高;做“平台”就是不局限于期刊所在高校,作者群扩至全国范围内的学术群体,期刊成为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从表面上看,做“窗口”似乎更符合直接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因为高校期刊发本校教师的文章,可以比较集中、便捷地向外界展示本校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帮助高校和学科形成一定的学术声誉;同时,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一本“窗口”期刊无论对教师个人完成发表任务,还是对学科建设指标的达成甚至是高校排名都有好处。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窗口”效应容易导致关系稿、人情稿泛滥,期刊无法形成学术影响力和品牌声誉,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学科声誉和高校声誉。

《社会》杂志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影响力各个方面的指标逐年稳步提升,在社会学学科内的学术声誉大幅提升,目前已经牢牢确立了国内社会学权威三大刊的地位,极大地提升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声誉。2005年转型之初,《社会》就确立了建“平台”的构想,以“平台”促学科建设的办刊思路密不可分。笔者以《社会》与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之间的互动为例,阐述学术期刊如何打造品牌形象,助推学科建设,形成期刊与学科的双赢局面。

筚路蓝缕,华丽转型:《社会》之发展历程

《社会》创刊于1981年,是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学科之后创办的第一份社会学学术期刊,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大学主办。

2005转型改版——从大众刊到专业刊。《社会》自创刊之日起到2004年,定位为普及性和学术性结合,同时面向学者和大众读者,每月出版一期。《社会》为在我国社会学学科重建时期普及社会学知识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日益发展和走向成熟,《社会》的这种办刊定位开始难以适应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有鉴于此,在广泛征求学界意见的基础上,《社会》开始了转型改版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刊物定位为纯社会学学术期刊;以“引领学科发展,研究真问题,规范性、学术性”为办刊宗旨;从月刊改为双月刊;版式从小16开改为大32开;取消由赞助商组成的理事会,成立完全由海内外知名社会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一改过去的市场化路径为纯学术路径,取消广告和赞助,办刊经费完全由学校财政和社会学学科支持。

2005年改版之后,《社会》学术影响力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在短期内实现了迅速提升:2006年即被CSSCI收录,2008年跻身剑桥Social Sciences Collection ProQuest(前身为CSA)数据库,2011年进入美国EBSCO host数据库。《社会》目前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与985高校名刊同台竞技,荣获中国出版业最高奖项。2013年,《社会》过关斩将,与985高校优秀期刊同台竞技,荣获中国出版业最高荣誉——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同年还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中国百强报刊”称号。在此之前,2010年《社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并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的提名奖;2011年跻身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名刊工程行列;2012年进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之列;2014年,《社会》再接再厉,荣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称号。2014年,《社会》还获得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走出去”项目资助,在此基础上培育孵化出了《社会》的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2015年12月,《社会》再次荣获中国知网“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12月,同时荣获上海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上海市学报名刊”称号。2017年,《社会》再次获评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百强报刊”称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并成功实现突破,作为一本社科类中文刊,入选中国知网“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行列。

依托学科,精诚合作:凝聚集体智慧办刊

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家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的依托建设单位,是我国社会学教学和科研的重镇之一,同国内外社会学界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

凭借上大社会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雄厚的学术力量,《社会》做成了许多其他期刊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重组学术委员会与编委会,争取更多学术支持。在上大社会学学科的支持和帮助下,2005年转型改版之后,《社会》延揽了一批国内外最为知名的社会学家组建了学术委员会与编委会,其中国际学者占编委会成员总数的1/3。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在办刊定位、组织专题研究、延揽稿件等方面为期刊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有效提高了办刊质量。

建立工作编委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办刊。《社会》凭借社会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雄厚的学术力量,组建了由该学院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参与的工作编委会,设计出以工作编委会为中心的严格的匿名审稿程序,定期召开由主编、编辑部、工作编委会成员参加的定稿会。工作编委全程参与期刊的约稿、组稿和审稿,定稿会对稿件进行集体讨论和协商,最终决定稿件是否采用。

以工作编委会为中心,建立严格的同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

《社会》积极借鉴国际一流期刊的办刊经验,设计了严格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首先通过网络投稿系统投稿;编辑收稿并初审后或退稿或对文章进行匿名化处理,根据论文选题分配给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编委;工作编委复审稿件,撰写退稿意见或者提出三位匿名评审专家名单交编辑;编辑联系匿名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审稿;审稿意见经工作编委组织后由编辑交作者;作者根据匿名评审意见修改,修改稿返回编辑,经工作编委以及原匿名评审专家认可后提交定稿会;定稿会对论文逐篇集体会商,最终做出退稿、修改或者发表等决定,形成修改意见。这种严格的全程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不仅使文章在多位审稿人的审阅下得到客观评价,反复的修改和打磨也使文章的学术质量大幅提升,同时还能有效抵制各种关系稿,最大限度地保证用稿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目前,《社会》所实行的严格的同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已经得到了学界众多学者的极大认可和好评,大大提升了期刊的美誉度和口碑。

合作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近年来,《社会》与上大社会学学科合作,积极组织策划高水平学术会议,以此推动专题研究,跟踪和培育优质稿源。2012年以来,《社会》杂志基本上每年都会主办1-2次大型学术会议以及3-4次小型学术专题研讨会,其中,每年10月份由《社会》编辑部主办的“社会理论工作坊”已经在学界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会议规模近百人。通过主办学术会议,《社会》杂志将国内社会理论、质性研究、定量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和学术新秀聚集在《社会》周围,对于期刊发现人才,凝练人气,推出新作产生了明显效果。

推出重大选题,引领学科发展。依托上大社会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雄厚的学术力量,《社会》可以及时把握学术前沿与最新动态。在“关注真问题”的思想指导下,《社会》聚焦现实,积极策划重大选题。近年来,《社会》先后组织了“传统中国的公共性”“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民营企业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集体行动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文化社会学”“行政包干制”“古典社会理论的形成与转变”“残障问题研究”“知识社会学在中国”“项目制研究”“大数据与社会学研究”等专题。这些专题的推出对于引领学科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推出后迅速在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和相关学科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获得学界的普遍高度关注,相关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等国内权威的文摘类期刊全文转载。

打造期刊品牌,促进学科建设

打造学术公器,严格控制自发率。《社会》从2005年转型改版初期就确立了做“平台”的目标,以建立期刊的全国性声誉为追求。为此,《社会》和上大社会学院达成了一个默契,严格控制自发率。具体而言,就是在通过两位校外专家双向匿名评审的前提下,每期刊发上海大学教师的发文最多一篇(对上大教师的限制),同时,同一作者一年最多只能在《社会》发一篇(对所有作者的限制)。所有这些限制,其目的都是为了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使《社会》成为学术之公器,避免成为少数人的自留地。

以引领学科发展为己任,努力提升学科声誉。学术期刊只要刊登优质稿件,就是对学科建设的最大贡献。这种说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就学术期刊推动学科进步而言,仅此一种相对被动的做法还不充分。在某种意义上,这样做体现了学界局部学科领域和局部作者的学术能力,但不一定能够促进整个学术研究的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学术期刊要切实推进学科发展,不能够满足于为作者发表优秀稿件,更需要竭尽所能引领学科发展。换而言之,学术期刊不仅要盯紧和把握学界的研究动态,反映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而且要努力超越学界研究的局限,前瞻性地提出和创造选题,引领学界在某些重要学术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近年来,《社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积极策划了很多重大选题,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与社会效应。《社会》目前已经确立了国内社会学权威三大期刊的地位,极大地提升了上大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声誉。

刊学互促,携手共进。目前,《社会》是CSSCI源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也是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美国EBSCO host数据库源刊。近年来,《社会》的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稳定上升,2013年,《社会》在中国知网的综合影响因子为1.438,复合影响因子为2.315,总被引频次为944;到2014年,综合影响因子提高到1.864,复合影响因子提升为2.880,总被引频次则提高到1097次;2015年,综合影响因子为2.352,复合影响因子达到3.025,而到2017年,这两个指标已经分别达到3.702和4.547,双双出现大幅度跃升,期刊影响力呈明显稳步上扬态势。目前,《社会》已跻身部分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等级学术期刊之列,许多985高校把本刊列为A类或者仅次于《中国社会科学》的B类期刊。

正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社会》和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声誉日隆,双双成为国内社会学界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学界社会学社会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