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学建筑布局研究

2018-11-12杨鹏张胜军陶思斯余丹

安徽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泰森云南大学校区

杨鹏 ,张胜军 ,陶思斯 ,余丹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有实力的大学通过新校区的建设增加校园的使用面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服务已经成为学子们对于高校选择的重要标准。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云南大学在竞争中入选为“双一流”大学。“双一流”意味着“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应具备一流的环境服务质量。

云南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大学具有气候上的先天优势。呈贡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67km2,校区规划净用地2.534 km2。2010年,呈贡校区作为主校区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新校区建设与改造已达数年,校园的后期规划建设仍在继续。根据师生使用后的反馈信息,校园宿舍管理体系与建筑的空间布局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校园管理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着眼于云南大学建筑的空间规划,通过分析现有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合宿舍体系的管理不足,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提供一流的校园服务质量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选择

张佶(2015年)等尝试运用空间句法评价空间绩效与规划预期的吻合度[1]。孙天钾等(2011年)基于实证调查数据,选择了效益、效率和公平三组变量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3 E”满意度模型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运用SPSS技术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使用绩效进行研究[2]。曾鹏等(2016年)先运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密度进行得分评价,再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确定扩散边界,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密度以及中心城市的经济扩散力进行研究[3]。陈秋晓等(2014年)基于出行距离和服务缓冲区分析来评价公园绿地的可达性[4]。

空间句法与AHP法虽常用于评价体系,但空间句法是通过线路分析,是从线性的角度上进行评价,且多用于通达性方面的评价;AHP法主要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形式上过于主观,而研究结果与空间联系缺乏。本研究选取基于李克特五级量表数据分析并结合泰森多边形法和距离分析法,泰森多边形方法与距离分析法方便区域划分与界定。该方法选取不仅能体现面域方面的分布特点且与实际相契合,故应用于云南大学校园建筑规划合理性评价分析研究中。

3 研究分析

3.1 宿舍区域布置合理性分析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舍分四个宿舍区域集中安置,分别是梓苑、桦苑、楠苑、楸苑。4个区域大体分布在校区北、西、南、南偏东四个地理方位。

图1 泰森边界与300M服务区叠合图

图2 600M包络图

本研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基于人类出行具有普遍共性这一特点,选取步行距宿舍选取点为300m半径的舒适服务区以及距离为600m的相对合理服务区作为研究的依据进行分析[5]。从图1与图2可以看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原有宿舍区域位置的选取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其合理性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从600m服务缓冲区包络图可以看出,以600m为半径的合理服务区范围基本覆盖校园绝大部分区域,满足对校园整体充分利用的需求,符合宿舍区域散布的标准;②从各个宿舍区选取点设置以300m为半径的舒适服务缓冲区可以发现,梓苑与桦苑有明显的共享边界,桦苑和楠苑、楠苑和楸苑有共享的叠合区,叠合边界与区域能满足共享性功能建筑的安放需求,建筑布置在共享区能够减少相似功能建筑的重复设置,节约校园的土地面积,同时获取校园建设最低成本,满足使用效率的最优化。宿舍区域的合理散布、叠合区域面积大小合适更加凸显了宿舍区域位置选取的合理性。本研究基于宿舍区域位置选择合理这一事实,探讨宿舍区域选取点被服务范围内功能性建筑的合理安放与布局。

3.2 学院宿舍管理不合理性分析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宿舍管理体系较为混乱,表现在不同学院学生住宿混合集中、同一学院学生分散安排。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学院管理上造成效率低下,还使得同一学院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成为阻隔。各学院学生住宿分布情况具体展示如下。

梓苑区域学院宿舍安排: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桦苑区域学院宿舍安排:法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新闻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楠苑区域学院宿舍安排: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体育学院、农学院。

楸苑区域学院宿舍安排:生命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

图3 学院宿舍安排Venn图展示

从Venn图中可以看出:法学院学生分别分布在梓苑与桦苑两个宿舍区;材料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分别分布在桦苑和楸苑;资环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分别分布在楠苑和楸苑。从宿舍区域的地理空间位置上看,楠苑和楸苑两宿舍区域相隔较近,而梓苑、楠苑和楸苑、桦苑三区域间相隔较远。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分散分布,使得法学院、材料与工程学院对于学生管理的不合理性较为明显,资环学院、体育学院的不合理性也同样凸显。为了提高学院管理的效率和体现宿舍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即使是对于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得到合理地集中布置安排。

3.3 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表1 占用频率图

表2 便捷重要程度图

表3 共享度度图

研究选取占用频率、共享度、便捷重要程度3个指标对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数目162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4份。通过统计结果,了解3个属性指标在学院楼、教学楼、食堂、生活超市、文体店、电子商铺、银行、电影院、图书馆、行政楼、运动场、景观建筑彼此比较中的排序状况。

其中,占用频率表示学生生活中接触频次;便捷重要度表示是否应该靠近宿舍区域,便于需求者获取;共享度表示考虑学校各种组成成员的占用合适程度以及开放程度。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通过目标属性的平均得分给出。

通过表1、表2、表3展示,计算结果如下:

占用频率属性得分排序(高→低):图书馆、食堂、教学楼、生活超市、银行、学院楼、运动场、文体店、电影院、景观建筑、电子商铺、行政楼。

便捷重要程度属性得分排序(高→低):食堂、图书馆、生活超市、运动场、银行、教学楼、电影院、文体店、景观建筑、电子商铺、学院楼、行政楼。

共享度属性得分排序(高→低):食堂、生活超市、图书馆、教学楼、学院楼、运动场、银行、文体店、电影院、电子商铺、景观建筑、行政楼。

计算结果分析:对于占用频率、便捷度重要程度得分排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功能建筑在这两个指标排序中位次差别不大。从理论上分析,占用频率指标与便捷度重要程度指标具有很大的耦合性:学生使用的频率高自然对便捷度的要求更为重视。但对于少数部分指标例如学院楼位次差别较大,研究者根据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由于云南大学呈贡校区部分学院楼向本学院学生开放自习功能,部分学生选取离宿舍较近的学院楼作为日常学习生活场所,其接触的频次相对提高,而学院的自习功能在学子心中具有可替代性,并有更好的选择例如图书馆等进行替代,故在便捷度重要排序考虑中相对靠后。对于共享度得分排序进行分析,该指标排序是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食堂、生活超市对于每一位学子是日常必需的,在共享度指标中的排序自然靠前;景观建筑在虽然在视觉共享度高,但在被占用和被使用方面考量,其共享性便极大降低;行政楼作为被少数管理层占用,虽面向全校师生,但学子接触的频次并不高,所以共享排序靠后。

从分析对比中可以看出,数据处理结果可信度高,可以用来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

3.4 校园格局分析

3.4.1 泰森多边形分析

泰森多边形应用于针对区域内元素距离控制点距离远近分析研究,具有不需要比较研究区域内各元素距离各控制点距离数值大小,可以直接从泰森多边形界线区域的划分直观判断离目标元素所求最近控制点的优势。本研究以梓苑、桦苑、楠苑、楸苑4个宿舍区域选取点进行泰森多边形计算,利用泰森多边界线对校园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对界线区域内基础功能建筑类型的统计,了解各宿舍点控制区域内部基础功能建筑散布与缺失的状况。

图4 泰森多边形界线图

学院基础功能建筑定义:与学生学习、生活最接近的建筑,包括学习方面的学院楼与教学楼;生活方面的食堂、生活超市、运动场。对于类似图书馆类型的建筑虽然其贴近学习方面,但由于其数量少,仅为一,故不作为基础建筑考虑。仅从泰森多边形划定的区域来看,梓苑控制点区域内缺少经济学院楼、法学院楼、运动场;桦苑控制点区域内缺少数统学院楼、新闻学院楼、材料与工程学院楼、食堂、生活超市;楠苑控制点区域内缺少资环学院楼、体育学院楼、农学院楼,生活方面配备齐全;楸苑控制点区域内缺少信息学院楼、体育学院楼、运动场。仅从距离宿舍区域控制点远近考量服务功能是否缺失,而忽视实际距离较少带来的便捷以及实际距离过远带来的不舒适,其研究结果是不可行的,接下来研究者将对筛选出来的缺失建筑,在距离分析法研究中逐一进行分析。

3.4.2 距离分析法

距离分析法即通过划定半径为300m和600m的服务距离缓冲区进行分析。300m和600m的服务距离划分同时体现了功能性建筑分布应具有层次性。通过距离分析法,研究者将逐一对各个宿舍点的服务范围区域进行分析。

通过图5可以看出梓苑建筑群分布较为密集,大多数建筑集中在300m舒适区范围内,300~600m范围内建筑数量少,体现不了分布的层次性。对于泰森多边形法分析中缺失的法学院楼位于梓苑服务区域600m合理服务范围半径内,结合学院楼问卷调查便捷度排序结果显示便捷要求较低,实际上梓苑区域法学院楼的服务功能并没有缺失;对于经济学院楼实际安放位置超出600m合理服务区范围,针对经济学院楼需要重新安置成本较大,可以考虑对经济学院的学生住宿安排重新调整,以满足合理的需求;对于泰森分析中运动场的缺失,可以看出在梓苑600m合理服务范围内有足球场放置,结合运动场占用频率、便捷重要程度排序靠后,该服务功能并没有缺失。

图5 梓苑服务区

图6 桦苑服务区

图7 楠苑服务区

图8 楸苑服务区

通过图6可以看出桦苑服务区域是运动场的集中安放区,300m舒适区范围内建筑稀疏,必然会导致部分功能建筑缺失,无法满足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对于泰森分析中缺失的数统、新闻学院楼位于600m合理分布区服务范围内,其服务功能并没有缺失;对于材料与工程学院学生的宿舍安排重新进行考虑;对于桦苑宿舍区域中的生活超市功能缺失问题,考虑到生活超市并不需要一栋单体建筑,可以把其与其他功能性要求一同设置以满足需求;对于食堂等单体建筑要求体量较大、成本较高建筑,需要考虑共享边界设置。

通过图7、图8可以看出楠苑、楸苑宿舍区域学习和生活方面建筑群功能设置基本完善,且图书馆、教学楼、电影院、食堂、生活超市、文体店、银行ATM位置安放合理,同时位于300m服务叠合区,服务功能得以共享。对于楠苑区域,资环学院楼位于600m合理服务半径区域内,体育学院和农学院宿舍应得到合理安排。对于楸苑区域,信息学院楼位于600m合理服务半径区域内,体育学院宿舍应得到合理安排。

3.5 管理与布局策略

3.5.1 管理策略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宿舍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部分学院的宿舍安排需要进行调整,宿舍安排调整结果如下:将经济学院、材料与工程学院搬迁至楠苑;农学院宿舍搬迁至楸苑、体育学院搬迁至桦苑和法学院集中安排梓苑、资环学院集中安排楠苑。其调整后的Venn图展示效果如图9所示,该调整结果不仅解决了与学院楼距离上存在的问题还解决了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散安排住宿的问题。

3.5.2 布局策略

根据问卷调查计算结果排序:对于图书馆,考虑其数量的唯一性,舍弃各个区域的学生对于便捷度的要求,提高图书馆的共享性,选择在600m各个区域服务范围的叠合区;对于食堂建筑布置,鉴于知味堂已被楠苑和楸苑合理共享,同时考虑便捷性和共享性要求,故将余味堂改至梓苑和桦苑的300m共享边界处,满足学生对于食堂建筑的期待;对于生活超市、文体店、银行ATM机、电子商铺,这几种类型功能具有的共同点是:不需要一栋单体量建筑,故将这几种功能集中在综合楼内,考虑其共享性和部分功能便捷性要求,分别在梓苑与桦苑300m交界边界、楠苑与楸苑300m叠合区范围内设置;对于运动场,考虑到对于梓苑和楸苑区域,其位置已经位于600m服务区边缘,与学生对运动场便捷度的期待不符,故分别为梓苑和楸苑再设置一块运动场地;对于学院楼,通过宿舍安排的合理性来反映其位置的合理性,故保持原有位置不做改变;电影院、景观建筑、行政楼现有位置较为合适,暂不做改变。通过以上更改布局后,布局效果图展示如图10所示。

图9 完善后学院宿舍安排

研究者再次按照学院宿舍安排管理改进后的住宿体系以及更改后的布局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校园的舒适度大大增加,基本符合学生对校园服务质量的期待。

3.5.3 相关建议

图10 整合效果展示

本研究是根据学生步行确定的服务缓冲区范围,从而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出行方式例如变公交改为适合校园、小而轻巧的摆渡车,增加自行车停车点,鼓励自行车出行,以扩大服务缓冲区范围,增加校园的服务质量。

4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对校园建筑的规划与建设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研究中提出的泰森多边形和距离分析法的界线划定方案对于校园规划方案的选取具有快速的筛选功能。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忽略了坡地、道路对服务距离的衰减作用,希望后续研究者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泰森云南大学校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英雄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泰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