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江缘

2018-11-12

西江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贵港梧州西江

我曾乘船在长江上行走,宿万县过三峡下洞庭,寻觅三国英雄的足音;我曾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边的悬崖,聆听那惊天动地的涛声,感受母亲河的伟大;我也曾徜徉莱茵河畔,领悟西方先哲关于人与自然的沉思。

但若问我与哪条河结缘最深,毫无疑问:西江!

图为横跨西江的在建大桥。

一、初识西江

与西江结缘,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行政机关有一种“政俗”:每逢农忙时节,都要派出工作队到农村参加支农活动,尤其是每年春种秋收,名曰“双抢”。1977年,我调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第二年的春天,我便被派往桂平参加“双抢”,住在太平天国起义地金田村营盘纪念馆,一住20多天。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西江(浔江段)也是我第一次目睹如此阔大浩淼的江河!

时隔仅一年,1979年,在南宁参加高考后,我又一次被派到横县参加“双抢”。在横县,我又一次住在西江(郁江段)边的一个村子。就在这个村子,一天我正在田里插秧,突然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说来真巧,在回南宁的班车上,我身边坐着一位姑娘,她与我一样是“双抢”工作队员,也是接到入学通知书赶回南宁。

如果说前两次只是初识西江,来去匆匆,印象轻淡,那么,1983年的这一次,是真正躺在西江的怀抱里与之亲密接触,看够了她的绰约风姿。这一年,我大学毕业实习,实习单位是梧州航运局。一个夏天的凌晨5点,邕江码头还被浓浓的晨雾紧锁,我和班上的5个同学,从广西大学急急忙忙地赶到这里乘船前往梧州。船行得特别慢,记得当时我们在船上待了两天三夜,觉得时间特别漫长。船小不便活动,一路上的大部分时间要半躺在铺上,晚上看星,白天看河,直把南宁至梧州这一段漫长的河段沿岸看了个够。西津水电站、桂平西山这些从前只能在教科书上读到的地方,此刻都与之真实地面对面。及到梧州,我第一次有了港口的概念:一望无涯的江面上,樯橹林立,船只来往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的一个月实习期,我和几个同学被安顿在一艘货轮上,这艘货轮的任务是在西江上来回运货。我和3位同学在船上与船员同住同吃,任凭货船载着我们在西江上往返来去。乘着这艘船,我第一次越过大藤峡。那日正午,船将近峡门,船长蒙义弟说:“大藤峡到了。”他说得轻描淡写,小声到几乎听不见。然而话音刚落,周边的天色便倏地暗了下来,原来艳阳高照的天空,一时像是被一块厚实的棉被遮盖住了。我觉得有些异样,凝神一看,江面骤然变窄,两面的高山鬼影般压来。两侧的山凹,吞云吐雾,浓雾箭一般朝船头袭来,又箭一般向后掠去。船过峡中,只见奇峰耸峙,危岩奇突,浪涛翻滚,涛声如雷,水雾蒸腾。船在不断左右上下晃动,像抖动的摇篮。船工们一阵忙乱,竹篙桨橹一起上,左右开弓,调整着船的航向。及至船出峡谷,顷刻间地势开阔,河流平缓,两岸青山翠竹,郁郁葱葱,壮乡山寨点缀在山间林中。船长放下竹篙,给我们讲起大藤峡的故事。他说,大藤峡的出口处原有一根大藤横跨江面,昼沉夜浮,可以渡人过江,故名大藤峡。徐霞客曾放舟大藤峡,经此进入西江,抵达广州;大藤峡曾发生过农民起义,毛主席曾手书“大藤峡”……

也就是这次实习,我乘着货轮第一次来到当时改革开放空气渐浓的岭南大都会——广州。我一个人登白云山,拜光孝寺、佛山祖庙。一连数天徜徉在沙面,看西洋建筑,遥想当年家国积贫积弱、被洋人欺侮的屈辱岁月;我还专程到三元里,凭吊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先驱;我也长时间地站在广州街头,看当今洋人谦恭微笑着往来。

我似乎与西江有某种不解之缘,大学毕业进入单位工作不到两年,即1985年,因为参加自治区文化系统派往梧州的工作队,我又一次来到西江边。这一次,我在梧州一住就是半年。这是我头一次有如此长的时间去亲近一条江、一座城。半年之中,一有闲暇,我就在一位朋友的引领下,在这座城市及周边四处闲逛。白云山、龙母庙、中山纪念堂、西竺园、系龙洲、英国领事署、海关旧址……梧州景致无一遗漏。夜晚,我还与朋友蹲在西江边的小食街上,嘬田螺、吃肠粉、观层层叠叠的城中灯火。那时,流行歌曲是《十五的月亮》《望星空》。鸳鸯江边,我求教朋友,她真的教我唱了起来。身边悠扬的歌声,脚下迷蒙的鸳鸯江,头上皎洁的西江月……真是一幅无限曼妙的画面!西江,竟是以这种美好的方式,让我产生了一种永远难以忘怀的情愫!

时隔十多年,1998年、2010年,我又两次来到西江边的梧州。头一次是到大桂山参加文学笔会,会后途经梧州。朋友用车送我回南宁,车辆在新建的西江大桥上经过,我第一次从桥上俯瞰西江,此时的感觉是人类进步了,能从如此浩瀚的江河上走过,敢叫河流改变模样的时代似乎真的到来了。第二次是我应梧州市文联邀请去讲课。晚上,我的师兄带我夜游西江。这时梧州城已经筑起了防洪堤,一堵高墙挡住了河面,我们不能像30年前那样沿着河边漫步,看江流渔火,闻汽笛声声,这多少有点遗憾,但为了城市防洪,这也是无奈。

二、审视西江

如果说,我从前了解西江,多是从“形而下”的维度,获得的多是一些碎片化的表象,那么,由于职业的关系,近年来,我又对西江作出“形而上”的观察、审视,获得了许多理性、整体的认知。

西江,这条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源远流长,全长2214千米,干流名称繁多。它最远的源头也就是珠江源,位于云南曲靖沾益县城北的马雄山东麓。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段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段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段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段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段称西江。西江与发源于广东的东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合称珠江。

西江是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中国第四大河流,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宛如一张巨大叶子上的叶脉,延伸在八桂大地上,沿着西江干流和众多的支流,几乎可通达广西全境。

西江,是广西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整个西江流域,孕育的省会城市有广州、昆明、贵阳、南宁;地级以上城市有广东的珠海、江门、佛山、肇庆、云浮,广西的梧州、桂林、贵港、柳州、百色、河池,云南的曲靖等20多个;沿江有近30个民族,是中国河流中沿岸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河流。西江在广西境内,有5条著名的干流,这5条河流的岸边,成长着广西最重要的城市。

郁江是西江水系以至珠江流域最大的支流。北源在云南省广南县境内的杨梅山,南源左江源于越南境内。左、右江在邕宁县宋村汇合后始称郁江。宋村经南宁至邕宁蒲庙段亦称邕江,东流至桂平汇黔江后称浔江。郁江干流全长1152公里,流域总面积9.2253万平方公里。郁江流域降水丰沛,水力资源丰富,规划中有瓦村、百色、西津、桂平等电站,已建成的西津水电站装机容量23.44万千瓦,是国内最大的低水位水电站。郁江两岸平原,是广西重要的稻米、甘蔗、玉米、花生、香蕉、烤烟、黄麻等生产基地。沿江的百色、田东、平果、南宁等地是广西重要的工业中心,其中平果铝矿被列为中国九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郁江又是西江水系中最繁忙的航运干线,有南宁、贵港、梧州等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

邕江是郁江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区河段的别称,上起江西乡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止邕宁区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公里。邕江岸边,矗立着广西最大的城市——南宁。南宁是广西的首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功举办了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还是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北部湾城市群,规划覆盖范围包括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根据规划,北部湾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发挥地缘优势,挖掘区域特质,建设面向东盟、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北部湾城市群将强化南宁核心辐射带动,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一湾双轴”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为支撑的环北部湾沿海地区,以及北、钦、防和湛、茂、阳城镇发展轴;“一核两极”则是以南宁为核心城市,以海口和湛江为中心的两个增长极。规划实施一年来,北部湾经济圈正在形成。

红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原沾益县)马雄山,与珠江同源。进入广西后,沿广西西林、隆林、田林三县(自治县)和乐业县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始称红水河。红水河流经广西的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大化、都安、马山、忻城、来宾等县(自治县)。红水河流域居住着众多的广西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壮文化的摇篮。红河岸边的来宾市,是一座历史悠久又年轻新兴的城市,约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经专家考证,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莫氏土司衙署始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

柳江孕育了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尧梭乡里腊村九十九个潭,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红水河汇合注入西江干流黔江。柳江边的柳州市,又称壶城、龙城,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已经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大龙潭、鲤鱼嘴遗址、蛮王城遗址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最值得柳州人引以为荣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在此任“市长”。柳宗元在任上时,努力传播中原文化,教化边民,开化民风,给柳州留下的文化遗产不可估量。最使人羡慕的是,柳宗元逝世后,韩愈撰墓志,苏东坡书写,刻碑一方立于柳宗元衣冠墓前。三位当时中国文坛的泰山北斗,通过这一墓碑“同台合作”,不仅成全了一段著名的文坛佳话,还给柳州留下了一件无价国宝。如今,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以出产汽车著名。

源于兴安县境内猫儿山的桂江,自北向南流入西江。桂江上游称漓江,沿南岭西南麓南流经桂林市、阳朔、昭平等县,沿途纳荔浦河、恭城河、思懃水到梧州市注入西江,全长437公里。桂江与浔江在梧州牵手,一黄一蓝,形成著名的鸳鸯江奇观。由于灵渠开通,通过桂江沟通了西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这条水路,是古代中原人南下到珠江流域、合浦、交趾(越南)、东南亚的主要通道,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通过这条水道到达岭南各地和东南亚。如马援、苏东坡、李德裕、鉴真、沈佺期、颜延之、宋之问、张九龄、戎昱、李商隐、张孝祥、范成大、秦观等,都曾取道西江,见识过西江的风采。由于中原人的频繁过往,西江沿岸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如“龙母豢养五龙”“佛教东传”“马援征交趾”“合浦珠还”“石崇三斛珍珠娶绿珠”“杨贵妃出生地”等。由于灵渠的开通,汉朝朝廷得以组织官方商贸使团,顺桂江而下到合浦出海至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合浦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新的时代,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合浦再遇千年等一回的机遇,再次担当重要角色,千年海上丝路复兴在望!

左右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郁江的最大支流。左江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于凭祥市边境进入中国境内后称平而河,龙州县城以下称左江。右江,郁江中游河段的名称,起源于百色市区澄碧河口,终于南宁市西郊宋村与左江汇合口的郁江干流河段。因与左江形成一左一右而得名。2004年,考古专家在右江河谷百色盆地发现一处大规模的早期人类遗址,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000多件。专家推测,这些石制品距今约80万年。这一发现,把中国人类文明史大大推前一步。左右江流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七军、红八军的发祥地,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左右江流域,是壮族文化的起源地,经专家考证,百色田阳的敢壮山是壮文化的源头,这里每年举行壮族文化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吸引海内外众多的壮人前来寻根。这里流传的长诗《布洛陀》是壮族的创世史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河流,它在人类、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方面曾经产生和积淀的价值,仅居长江、黄河之后。在过去的千百年间,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历史、政治、文化事件,大都发生在西江流域。尤其是近代以来,以西江为主要干流的珠江流域,成为中国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和新政治运动的中心,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政治大剧在这里上演,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走向。

千里西江,梧州是中心,是枢纽。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西江是两广人流物流的主要通道,而梧州正扼西江两广咽喉,上纳云贵川湘,下启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唯其地缘重要,在历史上这里曾形成了岭南地区的政治文化核心。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从这里成长和走出许多名震中华的名士英雄,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

最早发生在梧州的一件大事是舜帝南巡。这位华夏先帝,以百岁高龄不辞劳苦一路南下巡察,并在苍梧驾崩。司马迁《史记》曰:“践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明代《梧州府志》称:“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之山。”中华五帝之一的舜帝驾崩苍梧,是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

龙母,这位诞生于西江畔藤县的女神,和她抚养的五个龙儿,佑护西江上的船家和两岸的民众,抗击洪水、消除病痛、庇荫送福,成为仁慈、博爱、奉献以及利泽天下的化身,受到西江沿岸万众顶礼膜拜。龙母文化,通过西江传播到两广、港澳,在西江沿岸两广的许多地方都建有龙母庙。龙母文化现象表明,两广不仅地理相连,并且精神信仰趋同。

梧州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中原文化越过灵渠后顺着桂江南下传至梧州,在这里与岭南文化相遇、交融。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梧州古代曾建立苍梧国。秦末,象郡(西江南路以至越南)骆越土著首领安阳王攻掠夜郎、西瓯之地,而至封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南越王赵佗出兵,击败安阳王后,于封溪(今封开)建苍梧王城,立赵光为苍梧王。

古时的梧州,因西江与南海相连,是印度佛教通过海路东传的重要登陆地。我们过去只知道唐僧取陆路西去取经,但更早以前,最迟在汉代,印度佛教就通过印度洋、南海海路传入西江流域。因为佛教的盛传,梧州在汉代就产生了中国佛教研究的第一人——牟子,其所著《理惑论》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牟子以其突出的贡献促进佛教在梧州和岭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的地位。古代梧州,还在儒学研究方面引领中国学术风气。陈钦,苍梧郡广信县人,以研究讲授释注《左传》著名,曾获当时全国最高学术头衔——“五经博士”。陈钦和他的儿子陈元,以及孙子陈坚,祖孙三代奠定了整个古文经学在岭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崇高地位。士燮,苍梧广信人,任交趾太守,著有《士燮集》《春秋经注》等传世佳作。

梧州,毗邻大革命策源地广东,近代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与其结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策动北伐。1921年10月17日下午,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抵达梧州;10月18日,乘“广明”号离开梧州赴南宁与陈炯明会晤,商讨北伐;10月29日返回梧州。在第二次驻节梧州的18天时间里,孙中山以部署北伐为中心,开展军事部署、筹集北伐经费等活动,还先后到长洲岛、望夫山等地视察,召集梧州各界举行开发近郊荒地大会,为梧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具体规划。11月15日,北伐军分水陆两路从梧州开赴桂林。因北伐受阻和陈炯明在广州叛乱,1922年4月12日,孙中山被迫由桂林率师南下返粤,4月16日,抵达梧州。孙中山在梧立刻召开军事扩大会议,决定改道北伐。

梧州因其扼两广航运物流咽喉,成为中国最早开辟对外通商口岸和建立外国领事馆的城市之一。自梧州通关至解放前近半个世纪,先后有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日本、意大利、挪威、美国九个国家、三十一名外国人任梧州关税务司(代理税务司、帮办),梧州当时的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

西江上的另一重要城市贵港,位于西江流域中游,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中部。

贵港是古代中国岭南地区桂林郡治所,秦代整个岭南地区分为三郡,桂林郡是其中之一。桂林郡在秦末为南越朝所辖,郡治布山县(今贵港),统辖布山、安广、阿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等县。即现今南宁、贵港、百色及柳州大部分地区,玉林北部地区,河池东部和南部地区。关于布山县治的争议,由来已久。最近,贵港罗泊湾出土烙有“布山”铭文的漆器,为这场争议划上句号。

贵港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彪炳千秋的名人贤士,还发生过一桩惊天动地的事件,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就是1851年发生在桂平金田村的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在离金田村二三里远的一个小山岗上,聚集人马,安营扎寨、打造武器、操练兵马,誓师起义。三万多起义军从金田村出发,北上东进,纵横万里,横扫千军,最后建都南京,号称太平天国。在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外国列强欺凌,民族命运多舛的年代,金田起义显示了中国人的开始觉醒、谋求打破现实的理想和力量,极大地动摇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外国殖民势力,提振了民族士气,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当今的玉林,似乎与西江无缘,但在古代,玉林(郁林)属桂林郡(贵港),桂林郡后改为郁林郡,郡治仍在布山(贵港)从这个意义上说,玉林地属西江流域。古代中原人走海上丝绸之路到雷州半岛、合浦、越南,及出海到东南亚各国、印度,玉林是必经之路。据考证,合浦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玉林是离合浦始发港最近的腹地。由于人流物流的大量通过,南流江、北流江流域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如北流的“鬼门关”、铜鼓冶炼遗址、陶瓷窑遗址,容县的真武阁、杨贵妃遗迹,博白的马援庙、绿珠祠和绿珠传说等。玉林被誉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商业、农业、制造业发达,玉柴机器是世界著名的王牌动力。

西江厚重的历史价值,无法一一挖掘评价。而在当代,西江的最重要价值,是她一头挽起广西,一头挽起粤港澳,把当今中国最富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和资源丰富潜力无限的广西一起揽在怀中。在21世纪初始,这一地缘优势和发展机缘逐渐凸显,引起了关于广西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的思考和遐想。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随着陆路交通的逐渐发达,西江一度沉寂。著名学者彭匈感叹道:让人颇为遗憾并百思不解的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江这条水上通衢,渐渐偃旗息鼓,失去了她往日的神采。广西人不仅基本上放弃了西江的漕运功能,就连铁路公路也在广西境内戛然而止,与山水相连的广东,顿成咫尺天涯。

这种现象同样被广西决策层觉察。2010年,自治区党委审时度势,提出“双核驱动”战略:即通过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两核”建设,为广西的发展寻找新的驱动力,促进广西的大开放、大开发。随后,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江,又一次遇到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缘!

出于媒体人和文化人的敏感,我再一次仔细打量审视西江。

关于西江流域在中国地理、政治和文化版图上的地位和特征,最为密集的论述是在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耳濡目染近代以来珠江流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敏锐地感觉到了中国政治重心正由北向南转移的态势,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新儒学代表人物张君励,从“建都所在”“战事所在”“人物多少”三项指标观察西江。他认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黄河流域时期;第二是扬子江流域时期;第三是珠江流域时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以封建文化为主要特征)从雏形到成熟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涌现出无数的先哲圣贤。长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但她同时孕育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群崛起,资本主义萌芽在江浙一带破土。

珠江时代的到来,首要原因是岭南都会广州得西方之风气之先。由于航海业的兴起,唐代中国交通以广东为最盛,唐代高僧自陆地往印度,而回来时走海路,以广州为登陆地。16世纪,中国开始与欧洲交流,1516年葡萄牙人始到广东通商,西洋教士多从新加坡到澳门,又从澳门到广东,传教士利玛窦即从澳门而入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广东为先。1840年,广东爆发鸦片战争,则为东西两大文明的一次冲撞试验。洪秀全以基督教为基础建立太平天国;康有为见耶稣势力而提出创教孔子改制的学说;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推动民主革命、北伐战争、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桂系借助大革命策源地之势,在中国政坛崛起称雄。两广,成为近代以来新思想产生、传播、革新制度、推动民主实践、探索建立新型国家的策源地。

珠江流域这种“先试先行”之风,一直延续至当代。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这里的理念、经验、措施、政策、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其他地区效仿的对象和标杆。珠江流域形成了当下中国最具国际性和时代性的开放文化、创新文化、时尚文化。

与广东同饮一江水的广西,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历史关键节点,是逐潮头之水、一同成长,还是望潮兴叹、远离潮头而去?是东进南下,还是西进北联?成为广西的决策者和智库研究的热门课题甚至是必研课题。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战略;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西江经济带的建设逐渐从概念构建进入到实质推进。

西江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路径是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决策背后,有太多的问题需要阐释,需要明晰。而要明晰这些问题,从文化角度去探索,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发现。

2010年1月6日,以广西日报社、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的名义,我与我的同事、著名作家蒋锦璐在南宁组织召开西江文化研讨会,十位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名曰“文化论坛十人谈”。这些人之中,有文化学者、文艺理论家、文化企业家、史学家。如此多学科的专家聚集一起专门讨论西江文化,在广西还是头一回。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西江文化的内涵、特征、西江文化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地位和对于广西当代文化构建的意义、西江对于两广的关系的意义、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质、关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对于西江在历史文化生成方面的贡献和价值,文化学者、文化企业家彭洋把西江比作串起西南民族文化珍珠的红线:

“南方这条河,是流经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多的一条江,它像红线串珍珠般地将西南少数民族的土著文化与沿江至海的汉文化串联起来。由于有了这条江,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并没有成为地道的山地民族,而成为糅合山地民族和江河流域民族两种地质人文特征的民族。”

郑超雄,一位文物考古专家,他从西江发生的历史事件中评价西江对历史文化产生的作用:

“西江文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活跃的文化。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两千多年的历程,到了清朝末年进入衰落时期,这时,相对于沉寂的北方,西江流域相继发生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1907年至1908年的两年间,就在钦州、防城、上思、镇南关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可以说,西江流域的革命文化扯动了中国人民反清的脉搏。”

一种文化的产生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其他事物变化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而西江文化的生成,首先是巨大的水运贸易力量的推动。

史学专家刘绍卫,从地理之利、都城设置的角度论述西江文化的起源和地位:

西江是岭南文化最早的一个起源地。梧州、封开地处贺水与西江交汇点,经贺水向北,可经潇水通长江直达中原,经西江分东、南、西各路皆可出海。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打开了南北通道,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岭南设置统辖整个岭南的交趾刺史部,其治所就设在广信(今梧州)。由于这是岭南首府所在,是中原文化与百越土著文化的交汇点,逐步形成了广信文化,进而发展为广府文化、岭南文化。两广称呼也以此为坐标:广信以东称广东,广信以西称广西。据专家考证,梧州和封开一带还是粤语的发祥地。

文艺理论家容本镇,从城市孕育、航运传播角度考察、概括了西江文化的特征:

西江孕育了广西大部分重要的城市。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百色、河池、来宾等,都是依托西江水系建立和发展壮大的。西江贯通两广,西接云贵,东入大海,古代大宗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水路航运,外省客商在广西境内的西江沿岸建立了众多商会会馆,如百色粤东会馆等。贸易带动人流,人流带动文化传播和地域文化形成。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建筑艺术等,就是在贸易与人的交流中产生和形成的。

对于西江文化的内涵、特质,郑超雄从先哲的论述寻找依据支撑:

西江文化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融合性。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雷沛鸿论述西江文化(广西地方文化)的特质时,就指出它具有“同化力”和“大同精神”。雷沛鸿说:“广西人口来自各方,又导源于各个种族,其构成成分的复杂性,比之文化渊源尤甚。”他还说:“我们的地方文化,不管来自中原,或来自高原,或来自海洋,早已糅合起来,而成为广西的特殊力量,这就是同化力量。”“在同化力开展中,广西地方文化就表示出一种伟大精神,这就是大同精神。”第二,浓郁的南方文化特质。这里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在汉族中又有客家人和疍家人,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南方文化。第三,重商性与农业性并举。从灵渠的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近代以来广西城镇“无东不成市”的格局及其所导致的“无市不趋东”的等级分布结构,到新时期受广东商业文化的影响,导致西江文化的商业意识不是一种主导精神现象,而是与农业意识杂糅在一起。雷沛鸿指出:西江文化(广西地方文化)虽导源于中原、西南、东南各方,但其交流融会、发育成长时日尚浅,“仿佛等于大前日事”,因此具有“质朴性和未成熟性”。这种质朴性和未成熟性,从经济层面上来考察,则是广西社会大量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反映,是市场经济远未发育的反映。这是广西经济的劣势,又是潜力即优势所在。

江建文是一位美学研究专家,对于自然与文化生成的因果关系有独到见解,并阐述了这种关系对西江文化特质形成的影响:

“西江水系广西河段流域文化的内容与特色,受自然地理特征的制约,分成三个类型。第一,山地型流域文化。在山地流过的江水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湍急。它虽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建设水电站的理想河段。最具代表性的如左江、右江和红水河。已建成的大型电站有大化、岩滩、天生桥、恶滩、龙滩等,这些电站必将先后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流域工业文化的建构和发展。第二,流经岩溶丘陵地形、地貌的江河,由于其两岸均为巉岩峭壁,被冲刷入江河的泥沙很少,所以水体清澈,更重要的是两岸岩溶地貌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峭崖奇峰、秀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一类型河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漓江及其沿岸的桂林,历代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连居住。文化名人有南北朝时期的颜延之、初唐的宋之问、唐开元年间的张九龄、中唐的戎昱、晚唐的李商隐、南宋的张孝祥、范成大等等。他们把中原的精英文化带到南方,对当地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桂林也因此成为文化名城。第三,流经低山丘陵和丘陵平原的江河,其河床宽而平缓,加上水量充沛,极具灌溉和航运价值。作为运输通道,西江拉动两岸农村经济的发展,促成流域经济转型与城镇化建设的兴起;作为文化传播渠道,西江把珠江三角洲的现代文明带进广西。广州在秦汉时就已被开发,到了近现代更一跃而为华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在19世纪末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口的大量涌入,包括广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其消费,而作为西江中游流域的广西,自然就成了珠三角天然的原料生产和供应的基地,大量的土特产,从大米、苡仁、桐油、苎麻、八角,到毛竹、木材、生猪、草纸等等,源源不断地顺流而下销往广东。商业活动带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意识,西江沿岸开始了广西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第三点是广东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向广西西江流域的传播。广东商人携带工业品开始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各地。西江沿岸的城镇商贩、居民,为方便做生意开始学讲粤语,时兴观粤剧、唱粤曲、吃粤菜,粤地文化、风俗习惯沿西江上行传播,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成为独具特色的西江文化的一部分。

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除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外,还要加上西江经济带建设?两广民间从古到今流传着“无东不成市”的谚语,这句话在今天西江经济带建设中我们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文化学者彭匈,从西江的角度,论述了西江与“两广”的关系:

珠江水系,孕育出了一个在近代史上很响亮的概念——两广。两广不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而是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概念。两广概念的形成来自西江,西江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把广西网罗其内,再归入珠江。两广在近代时期的交流融合表现得十分明显。初浅归纳为广东人在思想、经济上影响广西,广西人在军事上“统治”广东。广东靠近南洋,得风气之先,孕育出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他们的锋锐思想携西江之潮声溯流而上,广泛并深刻地影响着广西,从而酿成了一幕幕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剧。在经济文化上,西江更是联系两广的大动脉。可以说,广西境内凡是商业兴盛、略有声色的县市,大都有赖于西江水系的恩泽。那个年代生意人的口头禅就是“下梧州”“下广州”。河道上日夜不息的船舶航运,极大地促进了两广的繁荣。两广的文化更是水乳交融。发祥于广西的龙母文化,沿着西江往东而下,遍及珠三角,抵广州,达南洋。

文化学者李建平,对于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和西江文化重构的意义,作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诠释,并提出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重点开发和建设了桂西地区,也重点开发了北部湾地区,现在加上建设西江经济带,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重大部署。其意义有几点:(一)思想与体制意义。西江经济带建设,是将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连接,带来民众的观念变革,造成普遍的开放变革氛围,从而达到激活社会中枢,推动机制体制转变,使变革落到实处。(二)发展战略意义。在广西的发展战略上,有东联西靠、南下发展的思路,但东联广东、港澳成效不大。如今建设西江经济带,打破了行政区域的藩篱,把广西融入泛珠三角战略,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大区域化和国际化。(三)文化发展的意义。广西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广文化有极为深广的联系,如粤语、粤剧、粤俗等。广东提出泛珠三角发展战略,目的就是恢复和进一步扩大这种文化联系。研究开发西江文化,要更好地吸收以广东为代表的现代岭南文化的新特质,提升广西文化的品质。

史学专家刘绍卫回顾了过去数十年广西学习广东的历程,提出了西江文化“融入时代”“融入珠江”,从根本上解决广西的“开放”问题的思路:

从上世纪80年代,广西就提出了“学习广东,借粤兴桂”,到90年代“建设西南大通道”,广西逐渐形成了“东联西靠”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搭起了广西与东盟乃至世界经济联系的新平台;2008年10月,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广西的“南下发展”战略逐渐明晰。但是,西江文化仍未能起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其很早就孕育的商业文化精神也未在新的时期发扬光大。所以,西江文化要重铸辉煌,必须融入到时代,融入到以“泛珠”框架的新珠江文化当中,借助珠江三角洲这个中国开放的火车头的带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广西的“开放”问题。

作家、资深媒体人刘峰分析了两广文化的差异,提出广西借助西江融入珠江三角洲、在服务珠江三角洲中发展壮大自己的构想:

广西由山地文化占主导,山地文化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有眼界不宽及封闭性、保守性。弘扬西江文化,要开放、创新,敢于融入新珠江文化。近年来,广西建立了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在又在做规模性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并初见成效。当然,广东也需要广西的互补,我们必须用功做好两广一体化这篇大文章。

三、蓝图西江

与西江的缘分,我以为也就这样仅仅只停留在头脑里、意识上,或到此为止、从此不提。然而,我因担任以研究地域文化为主要取向的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被分工负责西江文化的组织研究工作,再次与西江结缘。而且,此缘似乎不会有尽头。

2016年,我奉命率广西桂学研究会专家考察西江文化,考察西江边上最具核心意义的两地:贵港和梧州,感受审视西江作为广西双核驱动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宏观、微观的变化。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贵港。在贵港期间,我们一行参观了博物馆、港口码头、龙母庙、古城门,与当地专家进行了密集的座谈。

贵港,原名贵县,1995年10月改为贵港,一字之差的改名,体现了决策者的良苦用心和贵港人对西江寄予的厚望。自易名之始,贵港人不忘初衷,始终牢牢牵住“以港兴市”这个牛鼻子,充分依靠西江,做足水文章,大力兴建港口,打造“水产业”链。

从2003年到2009年,每两年再造一个贵港港。2012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4500万吨,位居广西内河水运之首。目前,贵港市已建成码头153个,其中2000吨级以上泊位23个,年吞吐能力达4457万吨。依托港口航运优势,贵港市实施“前港后厂、前港后仓、前港后市”发展模式,在沿江布局贵港江南工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台湾)产业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县工业园区等5大产业园区,形成建材、钢铁、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港工业基地,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在贵港考察期间,贵港市委宣传部长(现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震寰与我谈论贵港未来的文化发展时说,贵港正充分利用西江水资源之利、历史文化之资,打造“岭南古郡,水韵荷风”的品牌,前景诱人,令人期待。

贵港的种荷历史可远溯到汉代,是我国唯一以“荷城”为别称的城市。贵港人的“荷乡”情怀浓厚,从2014年起,贵港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荷花展。目前贵港市种植荷花(莲藕)面积达数万亩,有1300多种荷花。

贵港市黔江上的大藤峡,一座大型水利枢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是两广合作的重大工程,总投资339亿元。工程完成后,昔日令人恐惧、汹涌无肆的峡江之水将被驯服,届时将高峡出平湖。该水利枢纽可有效调控洪水,提高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的防洪保障能力,可充分开发利用梯级水能资源,为“西电东送”创造条件,并保障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大藤峡工程预计2019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从此,传奇的大藤峡将呈现别样的风景,传奇的历史故事将会在新的时代再续新篇。

沿着西江东去,我们考察的第二站是梧州。之前,在草拟梧州考察计划时,我安排的第一个考察点便放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这样的考虑安排,是因为它蕴含着非凡的意义。这个特别试验区的开辟,可说是一个创意奇妙、充满智慧、试验性极强、挥洒空间无限的设计:它以西江为纽带,打破了行政区域藩篱的制肘,两广各自划出一块土地组成共同开发园区,组建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统一管理。这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在广西还是头一回。该试验区是“两广一体化”试验的开端,它的意义是建设西江经济带的核心,也是建设西江经济带的实质所在。

步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要走过一座桥,桥的这头是广西梧州,那一头是广东封开。我站在桥的中央,一脚踏着广西,一脚踏着广东,正是进一步出省,退一步回家。古时的“广信”,正是脚下这片土地,广东广西也因此地而得名:广信以东叫广东,广信以西叫广西。

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负责人引导下,我们登上试验区内高高的瞭望台,放眼望去,西江浩浩东去,江边的试验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脚手架林立,机械集群正在劈山开路,条条道路在延伸,片片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试验区负责人介绍说,2011年12月11日,粤桂两省(区)人民政府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两省(区)利用国家在两省(区)实施的先行先试政策,在两省(区)交界处的广东肇庆市封开县和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各划50平方公里,共同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试验区将立足于“产业转移、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跨区合作和跨省合作的创新示范试验区,并以此积极探索中国东西部区域合作及跨省合作园区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新模式、新体制,在建立两省(自治区)直管、东西部优惠政策共享叠加、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区域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先试先行。试验区由两省(区)政府共同组建试验区管委会,双方政府按同等比例出资成立投资开发公司,试验区产生的税收和其他收益由两省(区)各占50%分享等多种具体实施措施。

对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创新价值,有专家评论道:“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共同管理、利益共享,并享有东西部政策叠加诸多优势,有望探索出一条省际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新模式。”

对于未来的前景,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规划预期:到2020年,试验区生产总值将达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到2030年,试验区开发建设全面完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充分发挥,现代产业体系全面确立,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生产总值将达4000亿元。

经过三年的开拓性努力,目前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雏形已经形成,大片荒山化作林立的厂房,276家有特色、高科技企业进驻,正形成生态、智能、物流三大高新产业集群。

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

2010年3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同志与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广西代表团一同审议工作报告。有代表在发言中谈到了西江经济带建设这个话题。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表示,西江对粤港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很大。一直以来,广西从大局出发,发扬了社会主义协作精神,保护了西江流域上游生态,保障了粤港澳生态安全、用水安全,为促进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广西扎实推进沿海沿江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优势。

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描绘了未来的蓝图: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是面向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其范围包括: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四市和广西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七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珠江—西江经济带将以“一轴、两核、四组团”进行空间布局。“一轴”指以珠江—西江主干流区域为轴带,包括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南宁七市。“两核”指强化广州和南宁作为经济带的双核作用。“四组团”指以区域内中心城市为核心,按照流域特点和区域联系,重点建设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等四组团。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打造成“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2014年10月30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实施,出台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快形成通江达海、联内接外、覆盖城乡、水陆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交通、产业、生态、城镇化、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六大建设为重点,推动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尽快取得突破。以西江经济带开放合作为引领,大力推动“两广一体化”。

随着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左右江千吨级航道相继建成,西江航道等级、船闸通航能力和港口通过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主通道上的九座船闸等级均达到千吨级以上;以南宁港、贵港港和梧州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柳州港、来宾港、百色港和崇左港为广西地区性重要港口的“三主四重”港口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7亿吨。与此同时,产业聚集优势逐步凸显。据统计,2016年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3万亿元。

缘起青涩时,鬂白情未了。与一条河结缘40余年,这是我始料未及;回忆一条河,把其前世今生疏理了一遍,也是我始料未及;而西江今天在驱动广西发展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也是我始料未及。随着回忆、审视、思考,我越来越领悟到西江的无穷魅力,无限曼妙的前景!

在梧州,我又一次登上鹤岗英国领事署旧址。站在历史发生的故地,极目远眺,西江浩浩东去,浪淘尽千古往事,正迎来崭新的时代!

猜你喜欢

贵港梧州西江
广西贵港
平陆·行摄
中共梧州城工委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