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聚会(外一篇)
2018-11-12范宇
范 宇
老家门前有片竹林,竹林下有方不大的空地,空地上凹凸不平的泥土中镌刻着如我般漂泊者的童年记忆与村庄温存。即便离开村庄多年之后,好像身上仍紧紧粘着这些泥土的尘灰,无论以怎样的光鲜方式梳妆打扮或改头换面,也无法篡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记忆基因。在我看来,门前这片竹林及林下的空地,就是一把钥匙,哪怕锈迹斑斑,也毫不妨碍在无边的深夜打开一幅鲜活而温暖的画面。
这不,窗外有月,我倚在十一楼窗前的书桌上,分明看见门前那片竹林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仿佛所有纯真的童年画面就在明亮的空地上翩翩起舞。
看似荒芜的空地,却是整个院子所有孩子的乐园。志亭、平哥、谦谦、敏娃、琴琴……这些熟悉的名字,都深深刻在林下的空地上,每一寸泥土、甚至尘灰都充斥着他们的呼吸与味道。那时,我们不用刻意约定,一到时间,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林下聚会,即便有时娱乐项目不在林下,这里也一定是出发点。谈弹珠、捏泥人、躲猫猫……一大堆趣味无穷的游戏就围绕着竹林或空地展开,林下的每一粒尘土都蕴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童年的格局十分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眼光不能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曾在林下约定,于烈日炎炎的午后,躲过所有大人的监视,成群结队去院子之外的小溪,一丝不挂地将身体交给清澈的溪水;我们也曾在林下密谋,于秋高气爽的季节,挣脱家长的管束,三五成群走上好几里地,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或从家中钱柜里偷出来的一两元钱买几个游戏币,忘我地置身电玩的世界。或许,今天的孩子已很难想象,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一片竹林、一块空地,几乎就是我们所有的童年。
有时,我们也会在某个晚霞满天的傍晚,聚在一起痴痴地望着太阳落山的远方,谈论起各自远在他乡的父辈。虽然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我们吹起牛皮来,却一点都不赖,恨不得把红彤彤的天也吹破。志亭说过,他父亲在成都做司机,开着比房子还大的货车;平哥说过,他母亲在广州织衣服,一天能够织上千件新衣服;而我也说过,父亲在上海一个偌大的建筑工地当主管,手里掌管着整个工地的财物。其实,我们心里谁也不大相信谁的话,但都不揭穿,似乎都乐于享受吹牛皮给内心带来的那点虚荣。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顽皮孩子心里的某个角落都有一丝隐忧,是一种飘向远方的思念,亦或是来自厚重土地的渴望。谁也不知道,在这片竹林之下,一群孩子完成了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宣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开始慢慢长大。最先离开村庄的是平哥和琴琴,他们是兄妹,念完初中就去了成都打工;后来,敏娃和谦谦也相继考上大学,离开了村庄;多年之后,我和志亭也在同一年考上了大学,去了两千多公里外的陌生城市。至此,林下的喧嚣在风中渐行渐远,真正荒芜成一方无人问津的“废墟”。
多年之后,远行的父辈们相继归来了,而我们却漂泊在陌生的城市不愿回去,或许这其中夹杂着几分现实的无奈,亦或是对命运的不甘。新一代的孩子大多也跟随着我们成为城市的漂二代,只有极少部分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坚守在村庄,但他们再也没有谁将所有的童年交给这片竹林或空地,而是将更多的童年时光转嫁给了手机,以及手机能够连接的村庄以外的世界。所有孩子的心都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林下的世界再也没有能够让一个个纯真生命内心坚定安稳生长的魔力。林下的热闹似乎就要划上句号了。
但这片竹林也有点不甘心。
林下的世界虽然随着孩子们的离去变得孤寂,但又随着父辈们的归来变得热闹。农闲或阳光毒辣的午后,林下的空地成了父辈们拉家常或乘凉的好地方。每天午饭后,大伯会习以为常地端几根凳子到空地上,父辈们也都非常自觉,洗过碗、忙过家务便陆陆续续地聚拢来,要不了好一会儿,林下的凳子竟座无虚席。曾经的主角是我们,而如今的主角却好像成了父辈们,但事实却是,主角仍是我们。父辈们聚在林下,会聊到过往,聊到家常,更多则是聊他们远在城市的孩子或孙子。饱经沧桑的父辈们比我们谦虚多了,当大家谈到某人的孩子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时,当事者总会低下头,连连摆手,口里还不停地嘀咕:“哪里,哪里。”或许,父辈们在乎的不是我们在城里能够飞得多高,而是希望在城里的我们也能像曾经在村庄一样,过得安稳而踏实。人生的因缘际会就是这样奇妙,如今他们时常表现出来的谦虚,与当年我们吹破了天的牛皮一样,都饱含着飘向远方的思念和来自厚重土地的渴望,只是主体与对象,调换了位置。
两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午后,阳光火辣辣地照在城市的柏油路上,卷起一阵阵令人难以忍受的滚滚热浪。我开着车逃离城市,偷偷溜回村庄,正在林下聚会的父辈们懒心无常地拉着家常。他们见到我,有些诧异,也有些惊喜,一下子就将所有的话题转到了我的身上。大家你一言,他一句,好不热闹。而我却从他们复杂的热闹情绪里体会到一丝落寞。或许,他们落寞的是,林下聚会的老伙计,一天天老去,有的已经入了黄土,终将有一天这片空地会重新归于孤寂;亦或许,他们心里都明白,所有后辈对村庄的“背叛”几乎是不可挽回的,没有人会再回到村庄重拾他们的信念,延续他们看似热闹却饱含悲怆的林下聚会。
我的心情比父辈们的情绪更加复杂。我想不明白,曾经我们的林下聚会与如今父辈们的林下聚会到底有着怎样深刻的关联或呼应;我也想不明白,林下聚会终将成为村庄遥远的念想,又是怎样的命运安排。看着父辈们沧桑的背影,我消失在村庄苍茫的暮色中。在回城的路上,车窗前又是漫天的晚霞,像一幅带血的画,十分惊艳,却透着几分苍凉。但经历过村庄林下聚会的生命,纵然被巨大的苍凉裹挟,也仍会生出几分温暖的想象。我想象着,有一天所有的小伙伴都回到村庄,回到林下的欢乐世界,卸下面具,卸下防备,重新做回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3.2 品管圈活动提升圈员综合能力 QCC活动是一项工作环境轻松,观点自由为特点质量管理活动,将问题解决模式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在开展过程中,圈员不仅掌握了QCC活动工具,同时锻炼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相互协作,提高圈员沟通协调能力;在热情积极参与活动中,明确圈员职责,不断提升个人责任心;而个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逐步提高,带来个人自信心的树立;在团队协作实施措施过程中不断磨合,锻炼了个人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品管圈及圈员在提升综合能力同时在工作中获得很强的成就感。
或许,我曾经的小伙伴们,也在某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这样想象着。
鸡事
村庄的天空是被此起彼伏的鸡鸣啼破的。天刚麻麻亮,不知谁家的鸡先“喔喔喔”地叫了几声,跟着这家的鸡叫几声,那家的鸡和几声,不一会儿,整个村子就被这样的鸡鸣声包围了。在村庄生活的十多年里,我一度特别反感清晨的鸡鸣,因为它意味着一夜美梦的破碎。不过,长期的忍受是有回报的。每逢家里有人过生或传统佳节,总免不了要宰杀一两只鸡,或青椒爆炒,或红油凉拌,亦或萝卜清炖,无论怎样烹饪,各色口味都备受村里人喜爱。
除了端上桌的人间美味令人不亦乐乎,杀鸡的过程也因十分有趣而受到孩子们的追捧。每次母亲将颈上一刀的鸡用开水淋烫拔去大部分鸡毛后,会在门外或院里架起柴火,让鸡身上没有拔干净的细毛,在熊熊的烈火中消失殆尽。这是鸡被摆上案板、端上餐桌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千百年来,村里人都遵循、坚守着这样的“土办法”。整个杀鸡的过程,少年时代的我,最喜欢参与的就是这火上烧鸡,更确切地说,是火上烧鸡毛。往往母亲刚准备杀鸡,我便早早地从柴房里抱出一捆柴架好,手里不停玩弄火柴,随时等待着母亲的一声令下。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从母亲的手上抢过鸡来,顽皮地踮起脚尖拎着鸡脚将整只鸡放在火上烧,只听见“嗤嗤嗤”的声音响个不停。鸡在我手上,身上的毛往往烧不干净,每次都是母亲来“捡脚子”。虽然如此,贪玩的我,却十分享受其中的乐趣,至今难忘。
在以鸡为乐的短暂日子里,我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用柴火来处理鸡身上拔不干净的毛呢?我甚至问过母亲。母亲的回答干脆利落:柴火上烧过的鸡,吃起来更香。当时,我无法验证母亲给出的答案,但我总能从柴火烧过的鸡身上嗅到一股特别的香味,好像春雨过后泥土散发的芬芳般,令人心醉。
多年后的一个清晨,天也刚麻麻亮,村子里的鸡就开始像往常一样争相鸣啼起来,而十五岁的我,带着对城市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熟悉的村庄。
更让我难以习惯的是,各种烹饪手法下的鸡肉很难逼近记忆中的村庄味道。用青椒爆炒还好一点,青椒的辛辣或多或少能够掩盖一些真相,吃起来与从前的味道相差无几。可一旦凉拌或清炖,味道就相去甚远了,无论佐料多么齐全,烹饪技艺多么高超,仍然欠缺一点什么,就好像少了眼睛的龙,没了神韵。因此,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去菜市场买鸡,也不愿吃鸡肉,特别是凉拌鸡。为什么鸡肉的味道会变得如此陌生呢?这样的落差与疑问,让我纠结了好长一段日子。
又过了几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所在的县城工作,离村庄不远,却难得回去一趟。某个秋日周末午后,我开车回到村庄,许久未见的大伯正将硕大的玉米粒洒向鸡群,数十只鸡你争我抢,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伯说:“你难得回来一趟,吃了晚饭再走。”大伯眼神中的殷切企盼,让我难以拒绝。大伯二话没说,走向鸡群,挑了一只肥实的鸡,手起刀落,鸡在大伯手中扑腾几下,就没了动静。在大伯烧开水烫鸡的同时,我想也没想就走向柴房抱出一捆柴,架起来,打火机不停地在手中转动,虽时隔多年,所有动作却是如此熟练。当鸡在熊熊的火焰中发出“嗤嗤嗤”的声响时,我仿佛听到了彼岸花开的声音,既悦耳动听,又让人感到温暖。当整只鸡从火焰中拿出来时,我分明闻到了熟悉的特别香味。这香味令人沉醉,让我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大伯将鸡分成两半,一半用青椒爆炒,另一半则用红油凉拌。说实话,大伯毫无厨艺可言,少年时代最不愿意吃他做的饭菜。可奇怪的是,大伯的青椒烧鸡和凉拌鸡,在佐料并不齐全的情况下,却香气弥漫,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这顿晚餐,让我再次尝到了熟悉的味道,重拾了最珍贵的少年记忆。
那夜,我豁然开朗,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年少时,母亲说的话,一点不错,柴火上烧过的鸡,吃起来确实更香。或许,这特别的香,还饱含着像我这样的漂泊者对村庄的依依眷恋。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开车回到村庄,不为别的,只为杀一只大伯的鸡,美美地吃上一顿。这几乎成了我与村庄不言而喻的约定。
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回村庄的次数也就少了起来。
去年年底,妻子怀孕了,我打电话让大伯帮忙喂了十来只鸡,以备妻子坐月子期间炖汤。今年七月,妻子顺利生产,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车回村庄杀鸡。大伯没有失约,喂了好几十只鸡,他还让我看起哪只抓哪只。我让大伯烧水准备杀鸡、烫鸡,他却对我说:“你只有把鸡拿到菜市场去杀了。”我一脸茫然。大伯说,为了环保,从去年开始,政府就不准焚烧农作物秸秆了,被发现了要重处,现在大家要吃鸡,都是拎到城里去杀了再拎回来。这让我感到惊讶与失望。但我无能为力,只好用蛇皮口袋将活鸡装起来放进后备箱,一脚油门,扬长而去,熟悉的村庄被我甩在车后,渐行渐远。
妻子也出身农村,对我所经历的村庄鸡事再熟悉不过。因此,当她喝到我熬的鸡汤时,不解地问我:“你在哪里杀的鸡?”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妻子听,她的脸上也挂满了无奈,两眼呆呆地看着我,像是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没说。此刻妻子内心的落寞,我感同身受。而让我感到更加失落的是,村庄奉行了千百年的传统,就要这样成为历史了吗?
村庄就像至今仍坚守在村庄里的那些人一样,质朴而执拗,内心十分固执,不愿意被侵蚀,不愿意被同化,甚至不愿意被“发展”。但大势所趋,谁也没有办法,不仅所有的鸡都要适应新的死亡方式,所有的村里人也都要适应新的社会变迁,而所有的村庄也终将适应新的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