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芒原的诗

2018-11-12

边疆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鸥鸟网线雪崩

芒 原

芒原的写作在人间,在日常,烟火味很浓。诗人感知底层的痛楚,连心连骨的痛,心怀戚戚。也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雪崩”,喂食海鸥的游客,防范着他。人与人淡漠至此,不亲,不近,不信。当人不再彼此信任,接下来就是不再天然地信任自然、天地,再继续就是对存在的普遍怀疑。

——朱彩梅

信 徒

逝者如斯夫。从生活中找到

有光的麋鹿

小区里来了收废旧的人,正在吆喝

她们每天穿过无数的大门

被无数的门卫拦住

她们,必须学会在旧与旧的事物中

做个入殓师——

把旧纸壳,旧铁巴,旧报纸

旧橡皮,旧塑料,旧书籍,旧铜线

旧手机,旧电脑

把一切旧的,都进行分类

捆扎、打包

像个虔诚的信徒,重新

找回死亡的

尊严

雨夜,饮茶图

此刻,杯中的茶,在另一种沸腾的水

它们抱紧、僵持

它们要在水与水之间,活过来

它们可以单刀直入

同样也可以另辟一条蹊径

张弛有度,只是一种换魂术的假象

唯有,浮浮沉沉——

更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每一块骨头,每一座寺庙

更像今夜,钟声给自己找个月光的

渡口,用流水煮茶

雨,在读到第一百四十四页

就停了下来

麻雀志

在六楼上,三五只麻雀

一会儿飞出来,一会儿又飞进夹缝

如此往复,又尽心竭力

我抬头的时候,楼房的上空很蓝

像一道窄门,挂着

一块冷抒情时代的厚布帘

压抑,灰色调子

第一次飞,它们是俯冲,奋不顾身

扑向混凝土的大街

第二次飞,是向上不断地腾起

必须摆脱人类的捕杀

第三次飞,它们会紧紧抓住

那根已摇摇摆摆的网线,做个缓冲

娴熟的飞到自己的巢穴

这样的动作,令人心惊,像刀尖上的

舞蹈。空空荡荡的网线,很像

空空荡荡的人间

访朱零,夜饮

地点不重要。不论在北京,或是在云南

河与山,并无两样

可以忽略

饭馆不重要。不论是川菜,或者是京味

都是吃饭,穿肠而过

可以忽略

酒也不重要。只不过是五花马,千金裘

是呼儿的轻,万古的愁

可以忽略

唯有大理:月下排排坐,在本园里读诗

那夜的洱海潮声,至今

被磨成一把月光

匕首

身体的仓库

“每天都在负重前行。”

身体

已然成为了一座储藏时间芜杂的仓库

最初,东边开了一扇小门

涌进来的是人世间的光与新奇

父母的呵护和仁慈

后来,是南边,蹒跚学步到稚嫩童年

到北边求学,西边工作,

再后来,是上、下、左、右

眼、耳、鼻、喉,是家庭,孩子,亲人

同事,领导,学校……越来越多

越来越密集。慢慢地,已无暇顾及是否关闭

任由它们敞开着。一股清流吹进来

一阵霾又散去,有汗味,机油

喇叭,斗争,死亡

有泪水,酸腐,伪善,悲苦

有理想国,乌托邦,有娑婆之外的仙境

有一个人的日落

像个靶身,遍体都是弹孔

在翠湖边

我一个人站在翠湖边

静静地

看着无数鸥鸟们翻飞,抢食

看着它们不远万里而来,只为躲避寒冷

而我,明天就要回昭通

想用手机留个影,从鸥鸟移到

那个抛洒食物的中年人。突然,他注意到了

一脸的欢愉,瞬间变成疑惑

最后变成毫无表情

彼此之间,仿佛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

那一刻,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

会有这莫名的一念

清 风

更小的生活,就是来自

某日,一个人

把自己隐藏在角落,化身蝼蚁

从一本书

从一杯茶

开始:关闭微信,不聊天

也不去喝酒

慢慢地翻书

让书页的节奏楔进日落的钟摆,嚓嚓

有时,是纵身一跃

有时,是清风涌动

有时,是蜷缩在一片茶里

小坐如禅

猜你喜欢

鸥鸟网线雪崩
你和我
临高记
闲亭观海
游遗爱湖
社会版(二)
调整网线 轻松解决彩印起杠
雪崩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