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记录人生,温情拥抱时代
——读晓雪老师作品《我的文学人生》
2018-11-12何永飞
何永飞
文学养心,从晓雪老师超凡脱俗的人生中可见一斑。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起起落落,要遇到风风雨雨,而如何面对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和心态。回望过去,晓雪老师有过明媚的春光,也有过灰暗的境遇;有过硕果累累的金秋,也有过意想不到的遗憾。但不管何时,他都淡然面对,不狂喜不大悲,所以一直活得别人少有的自在和快乐。
手捧着沉甸甸的《我的文学人生》,我不由心生无限的敬意和钦佩。这哪里像是出自一位80多岁的老人之手,单从书的字数而言,就让多少年轻的写作者自感惭愧。何况这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像电脑打字,噼里啪啦就出来一大堆。吉狄马加老师在为其写的序言中说:“这本回忆录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纪实性见证,一份独特的参照性文本,一本以心血写就的灵与肉的记录。”我深表赞同,要想再找出一本类似的著作,确实很难,由此足以表明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是否有心,是否能持之以恒,是否能坦然面对现实,决定着一个人所抵达的高度。《我的文学人生》所记录的事件非常清楚,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些连几点几分都写出来,以人的大脑去回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晓雪老师之所以能够给我们讲述出当时的情景,除了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外,最主要是他有六十多年如一日的记日记习惯。不管多忙,不管多劳累,他都会抽出时间详细记录下当天的重要事件。这为他后来写作《我的文学人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不然很多东西早已随着时间悄悄地流走,文坛和时代就少了一部重要的作品。
文学打开了晓雪老师人生的一个明亮窗口,以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独到的见解、以锋芒的思想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和评论了艾青的诗歌作品,有好说话,有不足说不足,不避讳,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后来,作品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两万六千册,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可正所谓福祸相依,还未从收获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命运就给晓雪老师当头一棒。艾青受到批判,《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及作者也在劫难逃。因为这个,晓雪老师被下放劳动,到农村挖草煤、挑粪、割麦子、造颗粒肥料等,吃了不少苦。但他觉得正像陆游所说的“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三日却堪忧”,所以在紧张和艰苦的劳动之余,他依然心怀文学,心怀诗歌,创作出很多激情歌颂的诗。
晓雪老师一生在为文学奔忙。他的工作岗位,他的创作影响力,他的德高望重,注定要为文学付出更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心血。阅读《我的文学人生》,他的身影不是在那座城市的活动和会议上,就是在这座城市陪同领导考察和作家交流的现场,甚至到了海外。另外,还有很多单位的事务和问题需要他处理。如此繁忙,他还要搞自己的创作,还要为无数的写作者出书写序、写推荐语和题写书名。为鼓励写作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文学新人,他基本是“有求必应”,有些人他都没见过,都不认识,是托人带来书稿,他都认真阅读和用心写序,且从来不收一分润笔费。这样无私和大爱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特别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民族文学》杂志的创办,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选,他都是开拓者,都是亲历者,都是功臣。
文学也似乎懂得反哺。晓雪老师在为文学勤勤恳恳付出的同时,文学也在照亮晓雪老师的人生之路。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面对生命中的各种不公,甚至各种曲解、污蔑、伤害等,他都冷静对待,他都一笑了之。就算时代亏欠他,他都依然深深地爱着时代。让那些想看他落泪的不怀好意者和阴险狡诈者大感失望。很多人退位和退休后,就只能蜷缩在孤独和寂寞的笼子里,之前的追捧者全不见踪影,门可罗雀。晓雪老师不一样,他退休后,追随者非但不减,反而更多,常有故友和新友登门拜见。更让人羡慕的是他那硬朗的身体,80多岁依然脚下生风,活得有滋有味,每年都要无数次乘坐飞机、高铁和汽车,往返于各个地方,参加各种文学和艺术活动。他的出现,总会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文学,让晓雪老师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我的文学人生》,属于晓雪老师,属于一个时代,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作者系青年诗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