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思政课与新媒体的融合

2018-11-10刘勇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思政课新媒体融合

刘勇

摘 要: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力推进思政课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本文从“纲要”课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及主要特色四个方面介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思政课 新媒体 融合

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既有所有高校的共性问题,又有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让思政课紧跟中央要求和时代步伐,近年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与新媒体融合,并努力摸索符合本校特点的做法,主要是大力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新媒体的运用。以下从“纲要”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及主要特色四个方面介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一、“纲要”课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2017年以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关于“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方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为核心,以不断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统一为目标,积极稳妥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纲要”课混合式(在线课堂+传统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拓展实践教学领域、改进课程考核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质和越秀特色的“纲要”课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通过改革,实现以教师队伍建设带动思政理论课整体教学改革,带动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真正把思政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课程的改革目标。

二、纲要课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原则。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始终把帮助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领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放在首位。

2.坚持主体性原则。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把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师德师能,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3.坚持时代性原则。把“互联网+”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在线课堂+传统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4.坚持“共建共享”原則。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校校协同”方式引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国家级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打造的思政理论课慕课——“纲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信息共享、师资共享和技术共享。

三、“纲要”课改革的主要措施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强化广大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纲要”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结合混合式教学理念和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抓住网络、课堂、实践三个关键环节,构建相互联系、有效互动的“三个课堂”——在线课堂+传统课堂+实践课堂的教学体系,传统课堂是“根”,在线课堂是有力支撑,学生在完成10个学时在线课堂学习的同时,还要完成22个学时传统课堂的学习,真正发挥1+1(在线课堂+传统课堂)>2的效果,形成教学合力,有效提高“纲要”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

1.在线课堂:线上教学(5周,10个学时)

在线开放课堂是基于新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学空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信息网络搭建教学平台,设置符合其特点的教学版块,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线开放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于教学活动的限制,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开放共享是在线开放课堂的核心理念,“纲要”课的线上教学将以“校校协同”的方式引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治课在线课程,让越秀的学生在“爱课程”平台上注册学习,观看在线视频、学习课程提供的精准阅读材料,参与线下讨论课,完成在线习题、测试和学习认证,共享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国家级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打造的——“纲要”课的优质资源(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课堂自主完成“认知性问题”(知识性、概念性)的学习。

2.传统课堂:专题式教学(11周,22个学时)

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之后,原有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已由线上教学承担,再按原来的教学体系组织课堂教学会出现大面积重复。因此,“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调整教学内容,这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倒逼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传统课堂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时间重点放在解决“价值性问题”方面,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以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现实关注度,在学生完成在线学习的基础上,赋予传统课堂交流互动更多的教学功能,利用分组研究、课堂讨论、现场答疑、研究展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互动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达到自觉领会、掌握和认同课程相关理论和观点,增进价值认同,增强“四个自信”的教学目的。

3.实践课堂:校内外社会实践(1周,2个学时)

充分挖掘、利用绍兴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与绍兴博物馆、鲁迅纪念馆、徐锡麟故居、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共建“纲要”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现场参观考察、采访,拍摄微电影、撰写实践调研报告、小组课堂交流展示等形式,用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史实,教育学生,把绍兴人民对“四个选择”的不懈追求,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给青年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思政教育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得益彰,在潜移默化和不断陶冶中收到教育实效。

四、“纲要”课改革的主要特色

1.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从课堂的主讲者向在线与课堂“混合式”教学的主导者转变。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在线教学的管理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直接讲授,还要通过QQ留言、群组讨论、微博、微信、跟帖回复等互动交流平台,确保师生在线上进行有效互动,答疑,掌控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络与课堂之间的互动教学体系。

2.达到了思政教育优势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把“互联网+”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将传统思政教育优势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了“纲要”课教学时空,突破了师生交流的时空局限,实现了师生交流零距离,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3.发挥了绍兴本土近现代历史的资源优势

绍兴是中国近现代史展开的重要舞台,充分挖掘利用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开设基于绍兴地方历史资源的教学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到鲁迅纪念馆、徐锡麟故居纪念馆、蔡元培故居纪念馆、秋瑾故居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参观考察,查阅文献资料,拍摄微电影、撰寫实践调研报告,运用绍兴文化所彰显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感染学生,用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历史史实教育学生,把绍兴人民对“四个选择”的不懈追求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给青年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以“共享共建”、“校校协同”的方式引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在线课程,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教学活动的限制,实现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利用校际课程和平台共享与应用促进“纲要”课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改革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从改革的直接效果看,一是慕课学习(线上学习)有效区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真与不认真在慕课成绩上体现得非常清楚,比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和期末考试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教师可以把部分时间投入科研。此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还有效利用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微电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传媒,一些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拍摄微电影,在“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环节也以教师布置微电影的形式展示实践成果。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思政课教师指导的微电影逐渐成为一个特色,微电影《小人物的光芒》在2017年教育部学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系列主题活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中获得优秀奖,这是对我校近年推进思政课与新媒体融合的一次检验。

参考文献:

[1]赵常兴,田志伟,何婉依.“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8(2).

[2]彭文刚,李娟.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社科纵横,2018(4).

[3]刘启春,王小静.基于智能手机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6).

猜你喜欢

思政课新媒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融合》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