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大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11-10胡辉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胡辉

摘 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大姜栽培地之一,其经济效益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大姜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目标,是种植者与大姜市场的需求。本文将主要研究大姜的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为相关种植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姜;栽培技术;优质高产

姜的生长习性导致其种植难度较大,栽培过程中的某项疏忽极易导致姜产量与质量下降,对种植者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栽培时,种植人员必须掌握栽培技术的关键点,加强对姜的管理保证姜的优质高产。

一、种植地的选择与整理技术

1.选地技术。首先,所选土地必须保证至少三年未种植过大姜,以此确保当地土壤中适合姜生长的营养成分较充足。其次,土壤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同时土壤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再次,大姜不具有良好的耐涝性与耐旱性,因此,所选地应便于进行排灌作业。最后,所选地的土壤多是沙壤土或中壤土,且酸碱值应为中性后弱酸性。

2.整地技术。首先,深耕要保证深度大于30cm,在种植前细耕2遍左右,保证土地平整。同时进行起垄作业,通常情况下,选择东北走向,以保证日照、通风。沟间距在60cm左右、宽度在25cm左右、深度约为11cm。其次,施加底肥。在沟的南侧做一条施肥沟。底肥多是将家畜类的粪便、草木灰与过磷酸钙进行搅拌,作为底肥。

二、姜种的选择与催芽技术

1.选种。姜种的选择对其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就有加大的影响,因此,种植者多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最为合适的品种。如辐育一号是莱芜市地区种植者常选的品种,是当地农科院对当地莱芜大姜这一品种进行辐射处理得到的更加优质的品种,更适合当地种植。这一品种的大姜具有块大、商品性好等特点,市场前景极好。种植者也可在自家姜田中留种,选择未发生病虫害的姜田,确保姜种的质量。在留种时要保证姜块完全成熟,叶片无病斑,茎秆粗壮且未伤过。挑选姜块时应选择体型肥大、没有受伤、未出现病虫害的姜块作为姜种。

2.培育壮芽。首先,晒姜是解除姜种的休眠状态,使其可以发芽。在清明节时期取出姜种,先将姜种上的泥土洗净。然后选择晴朗的天气,在室外晾晒2天。注意在晒姜时若昼夜温差较大,在夜间应将姜种收回到室内。其次,困姜是使姜块的养分分解。在晒姜结束后,将姜种堆放在室内用稻草或塑料布覆盖。放置3天后,在进行晒姜,如此重复3次后进行催芽。最后,催芽作业。利用砖在房间的角落处建立约80cm高的催芽池。在池中铺设10cm厚的稻草,最后晒姜后将姜种收至催芽池中。采用层层堆放的方式,高度约为60cm。堆放的第二天在姜堆上铺置草毡,再用棉被覆盖。10天后即可出芽,当芽长在1cm左右时即可进行种植。

三、栽种技术

1.浇底水。浇灌底水是为保证姜种的正常生长,所以种植者在播种前都会浇底水。浇水时必修保证底水浇透,且要在施加底肥后进行浇灌,可保证底肥的功效。

2.姜种处理。在种植前要将大的姜种掰成60g左右的小块,每块保留一个短壮芽,并去除多余幼芽。为了避免姜种上带有某项病菌而在后期引发病虫害,常用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对种子浸泡。在浸泡20分钟左右取出姜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3.种植。大姜常与豆科类、葱、蒜等采用三年制轮作种植方式。首先,摆放姜种。采用平播法,将姜种压入土中摆放在沟内,保持短芽与土壤持平。同时播种的密度為行距50cm、株距20cm左右,每亩地的数量约在8000株。其次,进行覆土作业,以免姜种被晒伤。覆土多是垄沟内细致湿润的土壤,厚度约为5cm。在覆土后,要喷洒一次除草剂。最后,进行地膜作业。地膜覆盖时要将地膜拉紧,用土将地膜边缘压实。在姜种出苗后,及时将苗上方的膜弄破。用土将苗周围的地膜压实,以保护土壤墒情。红河镇的种植者常在出苗后用用黑色地膜进行二层覆盖,达到良好的遮阴、保湿、除草等功效,高产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田间管理技术

1.田间管理。首先,及时除草,利用锄地或化学药剂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大姜争夺养分与水分,降低姜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也利于防治病虫害发生与传播。其次,进行遮阴工作。大姜喜低温,所以要在高温季节采用小拱棚等手段进行遮阴。

2.水肥管理。首先,在出苗后一月内进行一次少量浇水。同时施加定量辛硫磷,以预防病虫害发生损伤幼苗。在苗长至30cm时,再进行浇水同时施加硝酸钾,其用量约为10g。在半月后,施加第二次硝酸钾。当苗枝出现两个分枝后撤去地膜,进行施肥作业。其次,当姜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要在一周左右时间内浇水,要注意水量保持在地面间干间湿即可,当雨季来临时要及时进行排水。同是追加有机肥、三元复合肥、硫酸钾。在施肥后进行培土与浇水作业。在9月上中旬期间追加复合肥与硫酸钾。

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利于提高姜的质量与产量,因此种植者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常见的病虫害有赖皮病、姜灰疽病、姜螟、小地老虎等,针对相应病虫害选用相应浓度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用1.8%的阿维菌素进行灌根防治赖皮病;用70%的甲基硫菌灵防治姜灰疽病。

五、采收与贮藏技术

1.采收。在收姜前进行起拱与浇水,有利于提高姜的质量与产量。在初霜后要保证采购结束,避免低温冻伤大姜。

2.贮藏。窖藏法是最有效的贮藏方式,窖深多在6m左右,每个窖内有3各贮姜洞;窖内的温度要高于是10度,但不用过高,同时控制湿度在90%左右;在贮藏前用百菌清、敌敌畏等药剂进行杀菌作业;贮藏前期要及时通风,至冬至前将窖口封死。

六、结语

姜是一种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作物,同时也是经济效益极高的农作物之一。因此许多农户选择姜作为栽培物种,其在栽培过程中极度重视栽培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提高姜的质量与产量。为更好地保证姜的优质高产,种植者与农业技术人员应不断促进其栽培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也应做好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向菊.山东省昌乐县红河大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4,(17):57-58.

[2]王明波.昌邑金昌大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9):50.

猜你喜欢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温室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