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汉语教材浅析

2018-11-10徐梦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需求教材

徐梦

摘要:汉语在泰国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幼儿汉语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汉语水平的高低。本文以泰国华校两本教材研究为例,探讨教材在幼儿汉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重视汉语教材语言要素、幼儿律动等观点,利用教材优势,促进幼儿汉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汉语;教材;需求

一、绪论

中泰自古以来就存在密切的交流,由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原因,汉语在泰国的地位越来越高。2017年7月24日,泰国总理巴育在曼谷会见外交部长王毅,希望学习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将泰国4.0发展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对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两国务实合作。国家汉办每年对泰国派出的汉语志愿者是所有汉办项目中人数最多、涵盖教学层面最广、汉语水平在整个东南亚最好的,尽管如此,汉语教学在泰国的现状仍然“供不应求”。

二、广肇学校概况简介

广肇学校是一所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牌华校,地处泰国曼谷是隆路,离唐人街、“辉煌区”也十分近。学校前身是由一百多年前在泰经商潮汕人集资修建的学堂,供广肇会馆的子女们汉语教育使用,随着华人在泰的数量增多,学堂规模不断扩大,七十年前正式取名为“广肇学校”,开始对外招生,如今,全校有800多名学生,教学对象覆盖幼托到高中,学校设立国际部和泰文部两个部门,学校主打语言教育,尤其是汉语和英语。多年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教材的选用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从幼一到幼三使用系列汉语教材,汉语测试也根据教材特点实行期中、期末考、随堂测验等模式,量化每一个学生的汉语水平。

三、基于幼儿汉语教材的研究

(一)广肇学校幼儿汉语教学采用两套教材,泰文部使用《华文课本》,国际部使用《美猴王汉语》。《华文课本》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纲要编写,适合4至6岁的幼儿。该系列共有4本课本,幼儿主要通过读、唱、写、说,轻松掌握华文的技能,由此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其有如下特点:1.内容分为“认识自己”、“在家里”、“在花园里”、“大自然”四单元。2.教材内容由前入深,遵循了循序渐进原则;3.郎朗上口的儿歌、韵文和猜灯谜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泰国幼儿爱上汉语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畏难、抵触情绪。4.教材的设计排版也独具匠心,如放大汉字、插图选用等。5.注重汉字书写,帮助幼儿打好基础。

以“水”教学为例,第一,将汉字“水”用红色放大字体的方法使得汉字特别醒目,能很快抓住幼儿汉语学习的注意,而不是流于多彩的图画,分散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展示“水”字的演变过程,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出:“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日形聲,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摄,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水”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该本教材中还有“山、雨、日”等象形汉字。泰国幼儿虽然对汉语系统并不清楚,但是他们通过对汉字象形特征的感知,可以帮助他们识记简单汉字,为以后的汉语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对汉字进行注音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有些幼儿汉语教材只有英语注释或者幼儿母语注释,汉语拼音注释的较少。赵金铭(2009)认为“在学习汉语的初始阶段,全面掌握汉语语音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学习者形成汉语音格局的观点,可以在作为我们对初学者进行《汉语拼音方案》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可见,该教材注意到了汉语拼音对幼儿汉语教学的重要性。遗憾的是,该教材并未明确展示汉语拼音教学部分,但该校在进入小学阶段采用《快乐学中文》教材却有对拼音的考察,且纳入学校组织的教学考试中,同时广肇学校也是YCT、HSK考点,本校学生很多都参加该考试,而拼音作为汉语语言要素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拼音教学内容为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添加,重视幼儿汉语拼音教学。

第三,教材右侧以一个小孩喝水的动态姿势地向幼儿传递出“喝水”这一词语,教材没有显示“喝水”这一词汇,但却能让学生巧妙地从汉字学习到词汇学习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所达到的对于现实越来越明确的反应,而适应就是同化过程和顺化过程之间的平衡。只有能够引起主体同化和顺化作用的刺激才能引起主体的反应。幼儿喝水这一图片展示的信息很多,但是正确地引导幼儿说出“喝水”这词汇,就要把握好,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同化和顺化的平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直接法和情景法,举起类似水杯,直接喝水,幼儿首先用母语表达出了动作,随后学习汉语表达方式。

第四,教材设计“唱一唱”环节,鼓励师生开展幼儿律动,抓幼儿学习汉语的主体特征,促进幼儿汉语学习能力。韵律活动简称为律动,是指身体在运动和造型的过程中,努力与相伴的音乐保持和谐关系的一种艺术表现活动。这也符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通过音乐的运用达到提高汉语认知能力水平的效果。

(二)广肇学校国际部幼一年级选用的《美猴王汉语A》是由汉办联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一套针对7岁以下幼儿设计的汉语教材。该教材特点:1.以中国文化特色之一的西游记为故事框架。2.教材中用英语设置题目,拼音解释图片、不出现汉字。3.注重幼儿汉语学习能力和其他才能的开发。内容分为水果、动物、数数、农场、颜色、厨具六单元。

以第一单元“水果”(IhkeFmits)为例。《美猴王汉语》从幼儿认知特点的角度出发,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按每页3个的设计与拼音放置在一个页面。图片展示后是根据树叶特征绘画相应水果、水果与拼音连线、切开的水果与完整水果的匹配、对水果虚点描红连接完整并涂色、手工粘贴、水果律动。形成一个单元。

皮亚杰认为,从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大约5岁至6岁。这个阶段属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儿童的思维仍处于自我中心思维。常见水果的呈现使幼儿直观地学习汉语表达方式,教材中对水果的描模符合幼儿学习汉语的模仿习惯。手工活动也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强化刺激了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语言发展与身心发展的平衡状态。

其次,该教材重视拼音对幼儿汉语的教学,将拼音与教材词汇相结合,有利于打好幼儿汉语学习基础,提升学生拼读能力,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降低他们学习汉语的难度,拉近学生与汉语的心理距离。遗憾的是,与《华文课本》相反,在入门阶段,只有拼音没有汉字,幼儿无法体会汉语与自身母语的差异,对汉语的认知也有待完善。

再次,该教材也重视幼儿律动,这是两套教材的共通点,再次表明幼儿律动的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本教材中,水果的幼儿律动跟所学知识关系更紧密,且可创作性、实用性更强。如“小说抓,抓甜瓜,给谁呀,给爸爸”中,“甜瓜”作为一个样本,教师可根据水果主题替换为其他水果,爸爸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家人。这种带有韵律特色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同时记住多个知识点,对于幼儿教学具有很大帮助。

四、总结

通过《华文课本》和《美猴王汉语》对比,笔者认为幼儿阶段的汉语教学,兴趣培养很重要,结合教材语言要素和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法,提升幼儿汉语教学的质量是重点也是难点,幼儿汉语教学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对外汉语同仁共同努力,将幼儿汉语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需求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