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力量大
2018-11-10李红霞
李红霞
摘 要:数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源自于生活,同时又指导社会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而建立数学模型则是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关键词:数学模型;教学;构建
我们在教学《植树问题》这节课时从以下几个环节对构建数学模型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现实情境,提出疑问——唤起植树问题的生活经验
1.春暖花开,天气转暖,学校打算在校园里种植一批树苗,分配给我班四个植树地点。A点是一条全长30米的小路;B点也是30米,不过是在两排教室之间;C点还是30米,这30米在教学楼前;D点是学校的圆形花坛,周长是30米。我們要求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植树之前需要大家先规划一下四个地点分别需要多少棵树苗。四个植树地点正好分给A、B、C、D四个学习小组。我们给学生提供一张学习卡,让学生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在操作时把问题填完整,告诉老师自己小组需要的树苗棵数,并且把思路用算式表示出来。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从熟悉的校园入手,分配给学生具体可行的任务,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方向,活动要求具体详细化,为学生有效地操作规划奠定基础。
2.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找到了需要的棵数,发现同样是30米的长度,两棵树之间的间隔都是5米,需要的棵数却不相同。然后,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看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
设计说明:学生在观察各组的计算结果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在寻找原因解疑的过程中,组内进行第一次思维的碰撞。
3.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植树的四种情况,边分析边板书。
A为两端都栽,B是两端都不栽,而C是只栽一端,D则是一个封闭图形。我们可以得出,植树的棵数与路段的形状和两端情况都有关系。总结刚才在观察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比是解决数学问题时重要的方法。
二、分析整理信息,深入探究——构建植树问题的知识模型
1.对比的过程中有不同就会有相同,我们在引导学生寻找新的不同点时,发现算式中都有一个30除以5,而这求的就是间隔数,观察四个组的算式,大家大致都认为间隔数会和棵数有关,那么到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再次进行分组交流。
设计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对比中继续发现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方向,进行第二次思维的碰撞。
2.学生分组汇报。A组汇报之后在集体验证中总结出两端都栽时的关系式:棵数=间隔数+1。
通过A两端都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又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学生进一步推理出另外三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师总结:把我们分组研究的四种情况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数学问题(板书:植树问题)。这么有名的数学问题,如果是一个人研究可能很困难,但依靠我们班集体的力量就轻松解决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
设计说明:强调团队的力量,让学生在为顺利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4.让学生再来对照课件回顾一下植树问题的四种情况。
设计说明:把植树问题的规律抽象概括出来后,让学生通过集体梳理,把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完成植树问题的知识模型的建立。
三、解决问题,应用知识模型——构建植树问题的思维模型
设计分层练习,基础达标一:判断对错。
1.在全长60米的小路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20棵树。( )
设计说明:在引导中向学生渗透解决植树问题时的思考顺序,让学生感悟解决植树问题的模型。
2.有一条长100米的石子路,在石子路的一边每隔2米栽一棵树(只栽一端),需要准备50棵树。( )
3.在相距60米的两楼之间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共栽20棵。( )
提炼思维模型,(板书:思维)让学生用这个思维模型来继续挑战。
4.一个池塘的周长为120米,沿池塘周围每隔4米栽一棵柳树,可以栽多少棵?( )
A.29棵 B.30棵 C.31棵
5.花园小区两座楼房之间相距40米,物业公司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
A.8棵 B.9棵 C.10棵
设计说明:做完一道题后,及时进行引导,归纳思考的顺序,帮助学生梳理解决植树问题的一般方法。
四、拓展延伸,应用思维模型——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们总结植树问题的规律,除了能解决植树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思维模型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课件示练习题)
1.出示距离问题:在圆形花坛的周围每隔3米摆一盆菊花,共摆了10盆,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引导用思维模型分析思路。
2.出示车站问题:二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24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3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引导学生不要忙着计算,先判断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再想想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间隔数是几个?最后计算。
3.出示锯木头问题:一根木头长2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让学生充分讨论这究竟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在辩论中得到答案。分析谁相当于小树?谁看做是间隔的长度?
五、回顾整理,总结提升——集体的力量大
今天的研究快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依靠团队的力量不仅总结出了植树问题的知识模型,而且建立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集体的力量就是大。
设计说明:在升华中让学生再一次感悟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7(Z1):94-96.
[2]肖友海.植树问题教学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6(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