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学

2018-11-10舒展

特别文摘 2018年9期
关键词:活人宝钗青年人

舒展

人之大患一曰病,二曰祸。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嘴巴实在需要加强警卫工作。每当外出开座谈会时,夫人常会叮嘱丈夫:“多吃菜,少喝酒,多用耳朵少开口!”就是说,将说话的功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于是丈夫補充道:“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为人处世,不懂沉默,往往吃亏。好发议论的人就是言多必失者。说一百句话,难免有几句错话。一句不说呢,没啥错误,而且还显得莫测高深,与世无争,谦谦君子,以目为语。侃侃而谈的人播种,缄默不语的人收获。所以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意思是大智慧广博默存,小聪明精细絮叨;重要言论气势盛人,小是小非却争论不休。苏格兰有个史学家叫卡莱尔,曾引用瑞士的著名铭文“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之后说“雄辩属于短暂,沉默属于永恒”。

懂得沉默,同时又知道打破沉默,这实在是一门关乎身家性命的大学问,是一座充满辩证法奥秘的宝库。

真正把“沉默学”琢磨透了的是薛宝钗。她的处世哲学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幼年时,宝钗生性活泼调皮机灵爱说爱笑,经过儒家《女儿经》的陶冶,变成了一个冷美人。宝钗深藏机锋于城府,显示温厚于无言。一定要说话,也是要言不烦,含而不露,恰到好处。比如元春娘娘从宫中送来灯谜,宝钗一看就猜中了,毫无新奇之处,但她却连连称道:“难猜难猜!”

我认为对沉默学开掘最为深广的是鲁迅。他说:“鹰的捕雀,不声不响的是鹰,吱吱叫喊的是雀;猫的捕鼠,不声不响的是猫,吱吱叫喊的是老鼠;结果,还是只会开口的被不开口的吃掉。”

沉默,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并不象征强盛和自由。鲁迅曾经到香港演讲,他说当时的埃及、安南、朝鲜和印度,都成了沉默的民族。中国要想同世界上的人民一样生活,首先是青年人要大胆地讲真话,使中国成为一个有声的中国。鲁迅一贯主张青年人要“敢说、敢笑、敢怒、敢骂、敢打”!

真理就像一个精灵昼夜奔跑,目标没有尽头;而探索真理的辩论、演说却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在后边追赶。他们全都跑累了,需要休息了,天也黑了,前面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沉默。正如骨灰盒、墓地,没有喧嚣,没有骚动。死亡是最坚强的沉默。

地球上有几十亿大活人,每一个角落都会有生命运动。沉默,标志着人的素质、涵养,像黑夜之于白昼,活人也需要休息,需要安静。如果24小时都处在股票市场的噪声之中,这人非发疯不可。

在这个不得安宁的世界上,沉默供不应求。比如在大家庭中,有一个成天唠唠叨叨指挥一切的老公爷爷,准会引起儿孙们的不敬和厌烦。“不痴不聋,做不了阿公”。家庭中,也是需要沉默的,宁静更和谐宜人。

(摘自《解放日报》 图/刘昌海)

猜你喜欢

活人宝钗青年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六 “立站活人心” “吕祖养精法”导引法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