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料教学与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10孙立红
孙立红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具体的历史教学中,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更能够通过历史思维的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升历史学习成绩。
【关键词】史料教学 历史思維能力 作用 策略
一、史料教学对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中起到的作用
(一)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当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人物、年份以及一些概念性内容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有关历史教学的初衷,在关于历史教学新课改要求中,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究其本质,是指借助一定的历史形象充分反映出历史事物的本质的一种活动,它需要以史料为基础,借助学生们的感知、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使得学生对历史活动及其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
(二)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有的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比较严肃,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与此同时,一些历史知识内容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过于深奥,晦涩难懂,使得学生很难对历史教学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史料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使之不会显得过于沉闷。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授一些地名、人物名时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可配以地图加以说明,使得抽象的地名、人物名更加地形象化,如介绍南京时,可以介绍南京“六朝古都”分为哪六朝,不同朝代之下的南京具体叫什么,等等。教师结合相应史料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再感到乏味。此外,教师还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上下载更多、更丰富的史料内容,如图片、视频等,使得史料教学方式更加多变,将各种丰富的史料文献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二、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策略
(一)强化结论来源于对历史认知这一概念
当下的初中生对历史发展进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与判断能力,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史料教学进一步对其施以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历史进程的认知,进而达到对历史结果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具体结合一些图文资料,为学生展现历史发展的进程,引导学生去思考若历史进程发生改变会对结论造成什么影响?这样的史料教学有利于扩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冷静客观地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历史思维方式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对历史结论具有更加客观、清醒的认知,对学生如何正确解读史料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教师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提前告诉学生历史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具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使学生对结论来源于对历史认知这一概念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历史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锻炼。
(二)借助史料对比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去看历史本质的思维理念
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历史进程来得出历史结论,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透过历史进程的表象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认识思维理念,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不同阶段且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近现代关于土地改革,抗日战争时期有了第一次土地改革;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了第二次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又进行了第三次土地改革,虽然同是土地改革,但因其时代背景不同,改革方式改革重点自然也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三次土地改革来思考其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从而有效强化了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去思考探究其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认知历史发展进程。这同时也需要历史教师借助史料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多种角度去看待、思考历史发展的问题,从而寻求到更为科学缜密的解决办法。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着较为积极地影响。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教师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思考并解决历史疑难问题,有效提升历史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