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建构
2018-11-10崔英杰侯智芳
崔英杰 侯智芳
【摘要】在高 中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是各项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一个班级中要想有着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目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培养目标,最主要依靠教育者,主要指班主任,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班主任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再进一步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育从而形而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班级文化 德育建构
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教育来具体落实的。在班级教育中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教室布置、班风建设进行种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熏陶与感染中潜移默化并拥有理想和信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层面的文化,班级制度层面的文化和班级精神层面的文化。生动、形象、高雅的班级物质文化,会对学生具有影响和感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在这里面最为核心的就是班级精神层面的文化。建立一个符合时代,符合国情,符合学生需要的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它的内核。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中学生的德育方面首先要求有爱国的情怀。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最好的纲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爱国主义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特点,但也有其共同的地方,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忠诚与热爱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热爱本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维护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坚持不懈向青少年进行爱国强国教育,使学生了解愛国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爱国强国的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强国之情,培养学生爱国强国的情怀,这是班主任的责任。爱国强国教育不但重在历史的责任感,更应重在现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落后就要挨打”,教育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培养中学生有历史责任、民族意识。只有拥有大量有责任有志气的青年,国家才可能更加强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更易于融入发展的时代。因此,爱国强国与教育要使学生会成为一名具有强烈 社会责任感的爱国强国者。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中学生的德育方面其次要求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意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最好的纲领。教师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贯彻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使学生牢固树立爱社会、爱家庭、爱父母、爱师长的心,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培养中学生具有自由精神是使其具有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具备平等的观念,使其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中学生在班级文化中就会领悟到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从而明白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中学生的德育方面再次也是具体到每一个人要求有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最好的纲领。公德是全社会成员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底线。社会公德虽然是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因此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使学生的公德水平能够体现其精神境界。个别学生道德意志薄弱,道德情感淡漠,一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害公物。不仅破坏了环境,更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贯彻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公民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班级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构建。核心价观可以全面在中学生思想意识中构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