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高抬火轿”探微
2018-11-10孟蓝蓝董丹丹
孟蓝蓝 董丹丹
【摘 要】“高抬火轿”是一种参与人数较多的秧歌舞队表演,流行于河南省沁阳地区。它将民间踩高跷技艺与抬花轿舞蹈的形式相结合,表演难度高,场面壮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保护价值。2008年6月,“高抬火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关键词】高抬火轿;民间舞蹈;朱载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124-01
一、“高抬火轿”的起源
“高抬火轿”的表演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的万善村,万善村分为北社、南社等五大社,因表演艺人都住在万南社区,也被称为“南社火轿”。在当时,就已有抬花轿闹佳节的习俗,高抬火轿便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说到“高抬火轿”,就必须提到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他辞掉爵位后隐居在九峰山下著书立说,在闲余时间深入万善村,与百姓同吃同住,毫无架子。他了解到抬轿夫和唢呐手等民间艺人被称为“下九流”,便想出了把踩高跷和抬花轿这两种技艺相结合的创新手法,轿夫与唢呐手都要踩着高跷表演,人们不得不用仰视的角度来观看,由此改变民间艺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后来,朱载堉不断改进“高抬火轿”的表现形式和习俗。由白天表演变为晚上表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来的布轿改为纱轿,轿子周围插上蜡烛,轿顶镶嵌上龙头,喷射出彩色火焰。同时,朱载堉把自己创作的“醒世词”“情理词”等音乐和舞蹈理论谱成曲调让艺人们演唱,根据自己发明的十二平均律改制了唢呐、笙等伴奏乐器,并吹奏金谷经中的鼓谱曲调,通过这样的形式一举两得,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使百姓接触到传统文化。这种习俗在明代得到了明显的更新与发展,历经400余年的发展演变,“高抬火轿”已被人们所接受。
二、“高抬火轿”的艺术本体
(一)“高抬火轿”的构成形式。“高抬火轿”作为一种参与人数众多的舞队表演, 基本构成可分为少年队、高跷队、妇女队、奏乐队这四个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团体。
少年队由20个左右的少年男女组成,年龄在12岁到16 岁之间。少年踩着高跷在表演舞队的最前方行走,引导舞队行进,少年队起到了烘托现场气氛,为“高抬火轿”储备传承人才的功能,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跷队是核心部分,位于少年队后方,一般由抬轿的轿夫八人和一个丑角或配色构成。以表演踩高跷和抬轿为主,轿夫们抬着200多斤重的花轿进行表演,舞蹈动作相对固定。当地的习俗是女性一生只可以坐一次喜轿,因此轿内坐的通常是由男童扮演的娇羞新娘。
妇女队主要由村里的妇人装扮,表演人数在4人到16人之间,若有特别需要可根据情况增加人数,为了方便队形排列变换,人数设定为偶数,为高跷队打开表演场地。舞队过街或游街时,妇女队陪伴在花轿两侧,手拿花伞、绸巾等道具,表演些简单的秧歌舞蹈。
奏乐队跟随在舞队最后方,由7名左右会演奏民间乐器的老艺人组成,负责整个舞队表演活动的音乐伴奏,主要乐器是锣鼓、唢呐等。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演奏主旋律,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来变换锣鼓伴奏谱,使其他成员通过听辨音乐和鼓点节奏进行表演。
(二)“高抬火轿”的花轿及高跷。“高抬火轿”中的花轿主要由桐木制作而成,基本结构有轿框、轿顶、抬杆等部分。轿框由简易的雕花制作而成,左右分为三层安插红色蜡烛,使花轿外的轮廓线条与花轿内的烛光相互映衬,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轿框隔层间装有透明塑料,塑料紧压着青纱固定在轿框上,青纱和塑料上印贴有各种图案。花轿轿框的轮廓上安装有小电灯,把花轿的整体轮廓在夜间呈现的明亮、醒目。
“高抬火轿”中的高跷长短不一样,表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对高跷长短进行细微调整,以解决演员身高差异导致的花轿不平衡的问题。绑腿绳的材料是布绸,其材质舒适且不伤腿脚,高跷用红色的布料包裹,和花轿红色装饰协调一致,象征着欢腾喜气,寓意百姓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红火。轿夫们踩着高跷将200多斤、4米高的花轿抬起并在空中行进表演,并做些舞蹈动作,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不断练习才可以拥有坚韧的耐力和体力。
(三)主要表演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表演皇帝巡游民间的场景,其演员人数可达到百人,以“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组成字舞表演,场面壯观;第二种是官员体察民情的情景,表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表演的舞蹈有《豆叶黄》、《打棒槌》等;第三种是百姓嫁娶闺女的场面,伴随着舞蹈节拍,演唱着朱载堉的《醒世词》和《情理词》,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为保证演出质量,这些民间艺人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一定的踩高跷及舞蹈动作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并达到演出效果。
三、总结
“高抬火轿”从明末清初盛行到现在,是因为它植根于民间,娱乐百姓的生活,更是传承了沁阳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与艺术特色,反映人们源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真实生活中的愿望与理想。高抬火轿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停地丰富与延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闪耀亮点。
参考文献:
[1]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樊廷亮.民间舞蹈“高抬火轿”形态特征调查研究——覃怀民间舞蹈“高抬火轿”田野调查报告之二[J]焦作大学学报,2013,27(04):42-44.
[3]郝丽洪.民间舞蹈“高抬火轿”的探究与传承[J]四川戏剧,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