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0黎碧静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作文写作初中语文

黎碧静

【摘要】 初中语文从初一到初三,是从易到难的过程。其实,编委在设定教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层递式教学。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层递式教学有两层含义:第一,跟随教材形成作文训练的阶段式培养计划;第二,针对课文从词句到段落再到全文的分析讲解,层层递进,增加学生对写作的理解能力。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一个是方向,一个是内容。

【关键词】 层递式教学 初中语文 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039-01

0

前言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触作文写作,这是因为作文写作能够锻炼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到了初中,此时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理解能力还有欠缺,语文作文教学,从初一到初三是符合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的,是随着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升而发生调整的。故此本文所讨论的层递式教学,先简要地叙述从初一到初三的教学重点,再集中讨论一篇作文写作的层递式解析过程。

一、層递式教学和初中作文写作培养

初中作文教育为什么要采用层递式教学呢?首先,从初一到初三,学生是不断成长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不断提升。初中作文教育采用层递式教育,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1.初一作文教学特点

初一学生,刚结束小学教育,心智上虽然得以提升,但还没有达到成人程度。想要培养其作文写作能力,是需要遵循其生理、心理,以阶段式培养为主。初一学生需要培养写作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文章,积累词汇和写作手法,为接下来更加复杂的作文写作打下基础。

2.初二作文教学特点

初二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此时拥有了基本的写作能力,而且理解力和表达力提升,教师可以适度地增加作文写作文体的范围,从初一的叙述文改变为夹叙夹议、散文、诗歌、说明文等等。为了促进学生素材的积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活泼有趣的作文活动,比如记日记、微日记、微小说等等。

3.初三作文教学特点

到了初三,此时经过初一、初二的训练,已经可以较为熟练地写作,而且写成的文章具有科学架构,段落衔接较为合理。此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达一些较有难度的写作任务,倡导学生写出具有个人观点的文章,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而且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可以激励学生多读古文和中外名篇。同时,需要书写观后感。具体的频率可以在学情分析基础上因人而定。

二、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层递式教学

1.布局谋篇是灵魂

作文写作需要布局谋篇,也就是说先要设定文章结构,因为其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连接紧密,故此笔者认为布局谋篇是作文写作的灵魂。以记叙文为例,具体的布局谋篇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过程则涉及到了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具体的写法却因人而异,比如有的作者采用了插叙、倒序,这决定于作者的写作水平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需要做到时间、空间的有效顺序,杜绝混乱。也有对记叙文的写作评价,那就是虎头、猪肚、豹尾。其基本上说明了记叙文的布局谋篇的方向。通过布局谋篇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养成全局观,自然而然地提炼出作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对作文写作形成一种层次感。通过不同层次,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讲解叙述,最终能够讲好一件事情。

2.段落内容为骨骼

文章架构,也就是所谓的大纲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设定具体的段落。段落要遵循写作大纲,不能和大纲相悖,否则文章必然会杂乱无章,甚至于驴唇不对马嘴。具体来说,段落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也有过渡段落。当然,有很多作者在文章开篇、结尾使用独句段。段落很多时候是句群组成的,前后句群顺序正确,彼此不矛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对段落设定的思考,可以让学生学会结合架构,来理顺文章走向,确保文章在既定架构之下顺利完成。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段落分析能力,教师需要在课文讲解时,以具体的课文为例,激励学生来进行段落划分。

3.句式修辞是血肉

段落划分完毕,就是具体的句子、句群的安排。要写出完美的句子离不开词汇的积累,更需要学习各种修辞方式,比如比喻、借喻、排比、拟人、通感等等。在描写人物时则需要学会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在景物描写时,则需要学会寓情于景,情景融合等能力。事件描写则需要弄清楚事件的起因、高潮、结果,然后具体安排段落后,一句句地将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如需要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段,让事情再现读者眼前。如果文章是一个菜肴,那么段落就是食材,句式就是细加工,而修辞则是具体的油盐酱醋。修辞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到位的修辞却可以让人记住整篇文章。这就是修辞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耐心地讲解句子、句群以及修辞。因为这才是文章的最基础部分。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讲解过程是“逐句分析——段落划分——全篇架构——中心思想”,这种方式和学生写作训练正好相反,是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故此,笔者建议语文教师改变传统讲课方式,以学生写作思维方式为主,从总体到局部去讲。

总结

初中作文教学的层递式教学能否发挥作用,主要在于语文教师对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生理的拿捏,根据具体的发展阶段结合教材进行科学的训练培养。也就是说层递式教学本身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宏观的培养方向,即从初一到初三培养的重点不同;一个是微观关于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即从布局谋篇到段落设置再到句子分析以及修辞利用。总而言之,科学的层递式教学能够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严莉惠.分析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4):39-39.

猜你喜欢

层递式教学作文写作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通过多元调动引导学生以手写心的研究
试论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一年级新生作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分析
浅谈《论语》教学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启示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