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成长导师:读懂学生的心理和情感

2018-11-10杨军

关键词:心理情感

杨军

【摘要】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应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应该存在于更广泛的课外生活之中。当学生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时,他们需要一个指导者和引领者出现,这时学生成长导师就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成长导师读懂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化解学生成长中烦恼,对于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 学生成长导师 读懂学生 心理 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010-01

0

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应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应该存在于更广泛的课外生活之中。当学生遇到了学习上的困惑时,他们可以找老师答疑,当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时,他们该找谁呢?也许同伴的交流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同辈群体,他们难免遇到类似的成长烦恼,他们也苦恼没有人懂他们。向父母倾诉?孩子的秘密也许不想让家长知道。他们需要一个指导者和引领者的出现,谁值得他们相信?谁又能给予他们信任呢?这时学生成长导师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加了解和明白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所在。教师这个时候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朋友,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感受到老师那份真心的回馈,也许已有的问题和疑惑就不再重要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有人能听他诉说。所以,读懂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知道他们心理的需求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案例分析:

W同学刚入学就给我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高一军训休息时他一个人戴着耳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穿着打扮都很特别。感觉很有个性。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他却公然趴在桌上.叫他坐正。他却当众说:”这个有什么可看的。都是假的。”我感觉到了他的桀骜不驯。开学不多久。他的各种坏习惯就渐渐暴露出来:上课经常走神,低头看手机。作业不及时完成,有时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等,同学们不喜欢他,班级里经常看到他茕茕孑立的身影。总之,感觉他整个人就是冷冷的。听同学说。他最大的爱好是饲养一些可怕的爬行动物,如蛇、蜘蛛等。

后来家访时,我了解到他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地工作,很多年没有回来过。他跟爸爸妈妈在感情上很隔膜,一直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也是很让人怜爱的,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父爱母爱的缺失使得他的性格有些阴暗,他因此更加渴望被人爱,而对这些看似冰冷的爬行动物的宠爱应该就是这种爱的缺失的反映。

于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希望他能感觉到……渐渐地,我逐渐发现他有了些细微的变化:上课不再总是吊儿郎当的了。有的时候还会用专注的眼神看着你;在走廊里相遇。他有时也愿意对着我微微一笑了;课间时。偶尔能看到他跟同学在开心地聊天了……教师尤其是学科老师平常忙于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了解通常只局限在学科方面,很容易造成只见知识不见人的情况。学生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在很多老师看来就是调皮捣蛋,故意和老师作对。但老师有没有追问一句:他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就好像从事某种职业一样,肩负着一定的职责。但老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如何让二者在愉悦的体验中完成各自的职责呢?现在厌学的学生不少,他们从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感受不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反而因为学习必须忍受老师、家长等施加的各种压力,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试想,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缺乏自我投入,缺乏他人关心,没有幸福感的学习过程谁又能真正快乐地投入学习呢?每个学生某种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其动机和原因,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保持多一点关注,不是只注重学生表层学习行为的表现,而是探寻学生背后的故事,对教师和学生丽言,都是一个相互了解和进一步深化认识的机会。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了学生之所以会有如此一系列举动,是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于是将自己情感寄托在了动物的身上,久而久之与人群缺乏交流和沟通,内心保持着对人的一种距离感。在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后,老师改变了看待这个学生的眼光,进而改变了面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发自内心地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学生渐渐走出了孤独阴影,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终于能敞开心扉,和他人交流,融入班集体,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也正是这种持续而真诚的关爱,赢得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树立了老师的良好形象。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课题“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5BZXX0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情感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情感
台上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