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黑格尔

2018-11-10杨水远

华文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黑格尔思维方式主体性

杨水远

摘要:刘再复文学主体性与李泽厚实践哲学主体性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起源于二者思想来源上的差异,李泽厚的哲学主体性来源于康德与马克思思想的结合,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虽受此影响,但其更重要的思想基础、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则均来自于黑格尔。其文本依据在于,刘再复主体性文论反复征引黑格尔,却几乎没有引述康德,在主要思路上,刘再复借鉴了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外化思路和对立统一辩证法来结构整个体系和完成具体论证。对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判断的偏误,暴露了当代文论研究缺乏实证精神和深层研究的毛病。

关键词:主体性;刘再复;黑格尔;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4-0005-09

20世纪80年代,以刘再复为代表的主体性文论标志着当代文论的重大变革,其对反映论文论体系的深刻反思,促进了我国当代文学观念的“哥白尼式革命”,因此对主体性文论承前启后学理关系的考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论研究的重要节点,而对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的考察,无疑是主体性文论研究的起点。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流看法认为其源头在康德—李泽厚哲学主体性。近年来,李、刘二人思想的差异性受到关注,二者思想上的差异,从根本上看,来自于二者在思想起源上的差異。李泽厚将历史实践维度引入康德的先验主体,通过劳动实践解释了经验积淀为先验的问题,从而解释了人类如何可能的历史本体论问题。刘再复则在人学观念的否定之否定辩证规律考察中,寻找主体性文论的合法性位置;在主体内宇宙的分裂和二元组合中,解释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组合原理,将深度心灵的外化和爱的推移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从而深深地烙下了黑格尔的痕迹。刘再复文论中对黑格尔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无意识应用,体现了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强大渗透性,也充分地展现了刘再复主体性文论在思维方式上的过渡性。任何具有较成熟形态的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都是复杂的,因此,对任何理论形态的思想渊源的考察也必然需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对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的考察,不仅需要考察其“主体性”,更要考察其“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

一、黑格尔、康德:刘再复与李泽厚

主体性思想差异性的起源

李泽厚和刘再复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的双子星,一个在哲学领域沉潜深耕,一个在文论领域登高疾呼,成为8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协同探险”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二者在思想和人生轨迹上的奇妙重合,以及二者诸多对话集的发表②,刘再复和李泽厚甚至成为一种“学术共名”③。因此,在以往刘再复主体性文论的批判和研究中,普遍认为,刘再复的主体性文论思想渊源于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及康德美学思想,主体性文论是对康德-李泽厚主体性哲学“在文学领域里的具体运用”④。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它既来自于刘再复自己的确认,刘再复回忆称:“但我写作论文学的主体性(1985年底)的冲动,则是读了李泽厚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的哲学论纲》和《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之后。”⑤也来自于论敌的指认,如周忠厚就“从康德美学文艺学的角度”挖掘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的“主根”⑥;更有中立研究者的评论,如杨小清认为:“真正支配刘文(指《论文学的主体性》——引者注)思维框架的是康德哲学”⑦。通过多方的认定,这一问题似乎已成不易之论。

说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深受康德—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影响,这无疑是对的,刘再复确实在人本主义观念上使用康德“目的王国”和“工具王国”概念以及其重要哲学术语“二律背反”。但是二者共同性的研究很难解释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与李泽厚的哲学主体性之间的内在差异,这一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的语境中未曾得到阐明。其区别在1996年夏中义的《新潮学案》中得到重视,夏中义认为从李泽厚到刘再复,主体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李泽厚强调人性发生学,刘再复则强调人性形态学;李泽厚重群体,刘再复重个体;李泽厚主体性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重视的是外在的“工艺—社会结构面”,刘再复则将主体性压缩为内在的精神主体。2002年,在刘再复与杨春时关于文学主体间性问题的对话中,杨春时通过比较李泽厚和刘再复不同主体性的内涵,也认为:“李泽厚接受康德和马克思的《手稿》比较多,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和人类心理结构的角度来界定主体性,认为主体性是人类历史实践在主体心理上的积淀,因此这个主体性偏重于社会集体,偏重于理性。”⑧与李泽厚不同,刘再复则“从个体自由的角度来界定主体性,因此偏重于自我,偏重于感性,认为主体性本质上不是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精神上的自由。”⑨这里,李刘二人之间的差异被明确地表述出来,刘再复自己也承认李泽厚强调的是“人类实践的主体性”,而他强调的则是“个体精神的自由性”。与此同时,杨春时强调了李泽厚的思想来源:马克思和康德。但有所遗憾的是,并没有指出刘再复主体性文论的思想来源。

事实上,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十分复杂,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黑格尔、康德、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巴赫金、马斯洛、接受美学等都能在其中找到具体的体现。其中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深刻地影响了主体性文论的基本立场;李泽厚所阐发的康德主体性哲学思想为刘再复的主体性文论提供了基本的学术背景和作为关键词的主体性;而其基本的论证方法和思维方式则主要来自于黑格尔。我们只要具体地分析《性格组合论》和《论文学的主体性》在哲学基础阐发上所引述的思想家,以及刘再复的运思特点,就会发现黑格尔因素在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文本中几乎无处不在,远远地超越了康德的影响成分,但这一基本事实却为学界所普遍忽视。基于此,通过对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文本和思维方式的考察,我们似乎可以在杨春时的判断后面加一句:刘再复接受黑格尔较多,但刘再复取消了黑格尔主体性的历史感和理性主义。

刘再复文学主体性强调个人主体,侧重文学活动中个人主体的自由精神、心灵和能动性,即艺术家的个性、接受主体的再创造、对象主体的丰富性。我们知道,在我国当代思想史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一直是批判的对象:黑格尔把实践简单地看做是精神活动,而刘再复则在文学领域肯定了这一点,肯定了精神的独立性、自由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作为精神自由的个人提高到文学的本体上来。刘再复强调,文学的深度主要在于主观心灵的深度、文学的属人性,并试图通过对精神内宇宙的阐发来解释灵魂的深度和广度。在20世纪80年代黑格尔的哲学研究者看来,黑格尔非常明确地把“主体性”阐释为“自由、独立自主、能动性、自我意识、个人的特殊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独立意志和才能”⑩,这种对黑格尔主体性内涵的揭示与80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契合的。

近年来,对李、刘二人差异性的研究逐渐指向更为根本的思想基础和思想来源,宋伟认为“作为哲学家、美学家的李泽厚与作为文论家、批评家的刘再复在知识背景、理论储备、思维方式及话语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不同。”?輥?輯?訛古大勇认为,相对于二者的相通性,李、刘“在世界观、文化观、哲学观、理论主张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差异性更大”?輥?輰?訛。对李、刘主体性思想的差异要放到不同的思想来源上来考察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

正因为如此,以往的研究忽视了“李泽厚哲学主体性直接启发刘再复”,这一说法的言外之意:外在契机和思想基础并不是一回事。这也启示我们,在研究思想家某一思想的理论来源时,不能只看理论家怎么说的,更应该关注其思想的实际组成情况,这样才能拨开迷雾,达到思想的本源性澄清。李泽厚的主体性论纲确实给刘再复以重要的启示和写作契机,刘再复也确实借用了李泽厚所阐明的“主体性”概念来阐发其对机械反映论文论(见物不见人)的改造,试图建构新的以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的文艺理论体系。但是在具体的文本论述和思维方式上,刘再复却把思想基础悄然移换到其最为熟悉的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正如冯黎明所指出的:“刘对人的主体性的论述的理论来源并不是李泽厚反复评述的康德哲学,而是黑格尔的意识哲学。”?輥?輱?訛刘再复强调的是汪洋恣肆的精神主体而不是李泽厚历史积淀的实践主体。更为重要的是,一元二重组合原理作为刘再复对象主体即性格组合论的哲学基础,毫无疑问,来源于黑格尔意识分化的对立统一辩证法。

二、黑格尔作为刘再复主体性文论

重要思想来源的事实依据

一种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晚出理论的思想来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晚出理论在文本中反复引述前出理论并普遍使用其词汇、术语和基本理念;二是后出理论继承了前出理论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其中后者更为重要,但由于其内在性和隐蔽性,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前者强调事实联系,当以实证科学精神加以阐明;后者强调思維方式的继承,当以理论思维加以概括。就黑格尔对刘再复主体性理论建构的影响而言,刘再复不仅在文本中大量引述黑格尔的著述作为论述的基础,更是在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上继承了黑格尔的思路。

刘再复出生于1941年,其“第一人生”?輥?輲?訛的读书和知识储备主要集中于文革前后,由于环境的限制,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还相当单一。他们当时能够读到的书籍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著作)、作为马克思思想来源的黑格尔的著作、鲁迅的著作以及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苏联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著作。刘再复在“主体性文论”提出之前是鲁迅研究专家?輥?輳?訛,这既是个人学术兴趣的选择,也有时代的原因(因为没有太多的研究对象可资选择)。在其自述中,刘再复强调:“80年代之前我主要接受的西方人文典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俄罗斯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尤其是别林斯基。80年代后期我才把阅读的重心放到欧洲的人文经典。”?輥?輴?訛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初版于1986年,其主要章节写作和发表于80年代前期,《论文学的主体性》写作于1986年,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学者眼界大开,观念转型更替迅速,但由于来不及消化,在刘再复文本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积淀于20世纪50-70年代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内,刘再复并没有李泽厚那种在毛选的掩饰下精读康德的经历?輥?輵?訛。在写作《论文学的主体性》前后,刘再复受到李泽厚的《康德哲学与主体性哲学论纲》和《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的强烈冲击,但此之前,刘再复主要阅读过的康德著作是《道德形上学探本》(唐钺重译本),并对其中“工具王国”和“目的王国”的划分颇为服膺?輥?輶?訛,而对二者理解的主要出发点则是人文主义的人本观念,即人不能作为工具,而应该成为自己的目的。

因此,从阅读角度看,对刘再复影响最大的不是康德,而是黑格尔。张汝伦认为20世纪50-70年代,黑格尔具有仅次于马克思的“亚圣”地位,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哲学界,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輥?輷?訛。由于黑格尔《美学》?輦?輮?訛第1卷早在1958年就由朱光潜译出,文学理论和美学就成为黑格尔除了哲学之外影响最大的学科。20世纪50-70年代,那些具有远见并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曾在这一段时间内细致地阅读过黑格尔,如王元化、邓晓芒等。王元化从1956年开始阅读《小逻辑》,精读凡3次,时间持续20余年。对黑格尔的阅读,给困境中的王元化带来了力量和智慧,为后来《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写作和90年代的反思奠定了基础。根据邓晓芒的自述,他在1971年开始阅读《小逻辑》,并从中“真实地体验到了人类普遍的思想活动那渗透到每个人内心的巨大力量”?輦?輯?訛,为其后来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虽无文献直接证明刘再复曾精读黑格尔,但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和《论文学的主体性》中广泛征引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逻辑学》和《美学》,可以看出,他对黑格尔的著述是非常熟悉的,其自述所阅读的理论书籍也大都受到黑格尔的影响,特别是别林斯基的文论,就始终透着强烈的黑格尔的思辨气质。

更为重要的是,黑格尔思想中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思想。从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看,黑格尔是主体性哲学的集大成者。李咏吟甚至认为:“黑格尔美学最关键的主题,就是‘主体性。”?輦?輰?訛在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物质本体论的黑格尔阐释框架中,黑格尔的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就没有李泽厚所阐释的康德主体性那样引人瞩目。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黑格尔的哲学文本中,德文Subjektivit?覿t(主体性)绝大部分时候被翻译为“主观性”,特别是在《法哲学原理》中一律以“主观性”进行翻译,因此黑格尔的主体性思想往往被阐释为“主观、武断、片面”的唯心论,翻译的问题导致了对黑格尔哲学中主体性思想的严重遮蔽。直到1986年出版的《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輦?輱?訛一书中,张世英才把Subjektivit?覿t统一翻译为“主体性”?輦?輲?訛,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间,正是刘再复写作《论文学的主体性》的时间。张世英强调:“黑格尔本人曾明确地把‘主体性一词界定为自由、独立自主、能动性、自我意识、个人的特殊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为根据等等含义。”?輦?輳?訛张世英认为我国在对笛卡尔、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进行集中介绍之后,已经到了大力提倡和阐发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的时候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主体性问题的争论中,不少文论家已经注意到黑格尔的艺术创造主体性思想,并非常明确地将黑格尔的主体性论述引入到文论中来。杨恩寰的《黑格尔论艺术创造的主体性》一文发表于1984年,其对黑格尔主体性的讨论比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该文分两期发表于《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早了一年多,在该文中,杨恩寰指出:“黑格尔多方面多层次地探讨了艺术创造主体性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很值得认真分析和总结。”?輦?輴?訛1987年敏泽在《文学主体性论纲》一文中梳理了黑格尔《美学》对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他说:“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设有许多专论美的创造的主体性章节”?輦?輵?訛,并总结如下:《主体与自然的单纯统一》(见第1卷第3章)、《缺乏内在的主体性》(第2卷第1部分第3章)、《内在主体性的原则》(第2卷第3部分《序论》)、《忠贞中主体的独立性》(第2卷第3部分第2章)、《主体的幽默》(第2卷第3部分第3章)、《关于诗创作主体(即诗人)的一些看法》(第3卷下第3部分第3章)等。在杨恩寰、敏泽等看来,黑格尔在《美学》中有着丰富的主体性资源。

黑格尔的艺术主体性思想早就在文论界产生影响。文论家王元化对黑格尔的艺术鉴赏力十分“惊佩”和“折服”,他认为《美学》第1卷“艺术家”中的“想象、天才和灵感”、“作风、风格和独创性”等章节,妥帖入微地探索了艺术家的创作活动,黑格尔关于天才、才能、表现能力的论述,“胜义披纷,精彩绝伦”,“构成了《美学》的最动人的篇章”?輦?輶?訛,这些泛着主体性光芒的论述,给20世纪70年代初阅读黑格尔的王元化,极大的触动。与王元化类似,刘再复也重视黑格尔对创作主体的论述。在香港科技大学讲述《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时,刘再复引述黑格尔《美学》对诗的看法时认为,诗比其他艺术更能挺近内心世界纵深的领域,指出“特别注意阅读‘下卷的‘关于诗创作主体(即诗人)的一些看法。”?輦?輷?訛在这一部分,黑格尔强调诗人比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者具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心体验?輧?輮?訛,这正是创作主体性最核心的内涵。

更为直接的事实来自于刘再复主体性文论的重要文本中,刘再复大量引用黑格尔,特别是涉及到基础哲学问题时,刘再复屡屡称引黑格尔,而几乎没有康德著作的相关引用。因此将其思想主要来源聚焦于康德-李泽厚,并没有说服力。《性格组合论》频繁引述黑格尔的《美学》(12次)、《精神现象学》(4次)、《逻辑学》(3次),美国黑格尔主义者鲁一士哲学选本(2次),朱光潜、张世英等解释黑格尔文献(多次),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2次),是该书引述最多的理论家之一,该书只有一条关于康德著作的间接引述,用康德“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来论证人物性格的模糊性,引文来自古留加的《康德传》中所引康德草稿?輧?輯?訛,这段文字对全书的构架没有影响。《论文学的主体性》引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各1次,没有康德著作的引用。甚至在论述作家与人物之间的二律背反?輧?輰?訛现象时也没有提到康德,而是将其哲学基础直接与黑格尔对接,刘再复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这一二律背反的黑格尔基础,他在概括多条二律背反现象之后写到:“作家与笔下人物的二律背反现象,黑格尔早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哲学依据。”?輧?輱?訛并直接引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的文字作为论证。这些都足以说明黑格尔思想在刘再复文本中的重要性。

三、黑格尔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

与刘再复主体性文论建构

在2009年出版的《李泽厚美学概论》中,刘再复总结20世纪下半叶文论思维方式时,指出“黑格尔的正、反、合思路、对立统一的思路、一切归一的思路”,“占据了中国学界的头脑”?輧?輲?訛。这一论断十分重要,因为即使是堪破这一切的刘再复,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主体性的擘画中,也是亦步亦趋地遵循着黑格尔的教诲,从而在内在思路上,追随了黑格尔。除了整体逻辑框架上的否定之否定外,刘再复所强调的创造主体“内宇宙”及其外化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主体)及其外化思路是一致的,绝对理念的分裂和统一运动的辩证法则构成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的哲学基础,可以说,黑格尔思路内在地参与了刘再复主体性文论的建构。也正因为如此,刘再复对黑格尔思路的反思才具有了本己性,从而显得更加深刻。

第一,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和《论文学的主体性》整体逻辑采用的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思路。否定之否定是恩格斯所概括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具有过程性和曲折性等特點,是黑格尔思想充满历史感的哲学基础,被我国学者广泛应用于历史考察、理论预测和合法性论证,刘再复利用了这一点,为文学主体性的提出做了充分的论证。首先,刘再复利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考察文学观念的演变发展史。在人道主义和主体性哲学的视野下,刘再复认为“文学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变迁的历史”?輧?輳?訛,刘再复对中西方文学观念和人的观念的演变史考察均按照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梳理。在论述西方文学发展时,刘再复认为“对人的肯定,在文学中把人的情感看作自己的本质,充分地发现人的内心世界,这可以看作文学的正题。而用理性或客观现实对人实行规范,使人的情感服从理性和现实,可以看作文学的反题。文学史上的后一个反题都是对前一个正题的深化。”?輧?輴?訛并从正—反的发展逻辑,串联从古希腊悲剧到现代文学的正反合历程,并预测“今后世界的文学,还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带有思潮性的反题”?輧?輵?訛。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发展时,刘再复认为从五四对人的发现,到文革对人的异化,再到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和主体性,经历了“一个从非人到人(肯定)、从人到非人(否定)、从非人到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輧?輶?訛。其次,刘再复利用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历史规律性,为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合法性论证。在《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中,刘再复认为主体性在历史上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刘再复写到:“我国文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普遍地发生主体性失落的现象,为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文学主体性的回归、肯定和实现的途径。”?輧?輷?訛这种失落和回归正是一个正反合的螺旋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反映论的传统惯性及其意识形态属性,可以预见,在方法论和本体论层面的创新必然会受到传统反映论的批评,甚至来自于意识形态的批判,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否定之否定规律入手,主体性文论的提出就是一个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为其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合法性论证。

第二,主体性文论创作主体内宇宙及其外化与黑格尔绝对理念及其外化思路一致。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一个外化的过程,从整体看,作为哲学体系导言的《精神现象学》讲述了绝对知识的生成,绝对理念(《逻辑学》)外化为自然(《自然哲学》),外化扬弃为个体精神(《精神哲学》),从细部看,绝对理念的生成過程也是一个逐步外化的过程。受此影响,刘再复将创作主体简化为精神主体性(内宇宙),认为“内宇宙具有强大的能动性”,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能力的自我调节系统,只有充分尊重精神内宇宙规律,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刘再复将艺术的创作实现过程定义为内宇宙的外化,外化的过程是作家自我实现的过程。作家的自我实现,又可以细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浅层与深层的自我实现。浅层的自我实现是作家主体性表层结构的外化,主要是指创作主体认知能力的实现,处于这一层次的文学创作,还停留在认识论层面上,文学被认为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大部分属于这一层次的创作,所以普遍成就不高。高水平的文学创作必然是作家深层主体结构的外化,刘再复把这种外化规定为“作家全心灵的实现,全人格的实现,也是作家的意志、能力、创造性的全面实现”?輨?輮?訛,是精神深层内宇宙的全面外化。因此,主体性文论中被批评的最多的“爱的推移”就成为内宇宙外化的必然推论,刘再复写到:“作家的自我实现归根到底是爱的推移,这种爱推广到愈深广的领域,作家自我实现的程度就愈高。”?輨?輯?訛显然,这一思路借鉴了黑格尔的“外化”思路。刘再复与黑格尔的区别在于,刘再复强调的是情感的内宇宙,其发展动力是情感,而黑格尔强调的是理性的内宇宙,其发展动力是“自否定”。文学理论教材在讨论文学创作时所说的“物化”?輨?輰?訛,一方面得益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中国古典创作论,与此同时,也借鉴了黑格尔外化思路的合理性内容。

第三,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中对性格一元二重组合原理的经典概括,首先是基于作家创作谈和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的经验抽象,而其哲学基础则是黑格尔意识哲学的辩证法。就前者而言,刘再复从巴尔扎克、福楼拜、雨果、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巴金等人的创作谈和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中,发现了典型人物性格的整一性和丰富性,并从鲁迅等人的“美丑并举”中概括出“二重组合原理”。但这一原理的逻辑证明,刘再复则借用了黑格尔的意识哲学辩证法,并将这一原理推向普遍化。

首先,意识的自我分化是性格两极性特征的哲学基础,性格深度观念的哲学表述也来自于黑格尔。刘再复认为,黑格尔虽然错误地把人界定为“自我意识的纯粹规定性”,却看到了人的内在自我意识的自我分化、自我克服,即自我意识世界中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从而发现了人的意识的辩证法,揭示了“人的自我意识世界的双重性原理”?輨?輱?訛,自我意识的自我分化是性格双重性的基础,也是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的哲学基础。美国黑格尔主义者鲁一士继承了黑格尔意识分化理论,指出不存在单一的我,只有多数自我组成的世界,纯粹的圣洁只有在战胜恶时才能出现,自我意识分化与克服的有机组合,是“生活的铁律、精神世界的命脉”?輨?輲?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再复十分推崇鲁一士,认为“鲁一士把人的性格二重组合的哲学基础说得非常清楚。”?輨?輳?訛黑格尔和鲁一士的意识分化理论,证明人的性格不可能绝对纯一,它总是分化为一种相互对立的力量,性格的运动就是克服对立,走向统一。“所谓性格的二重组合,正是这种自我分化、自我克服、自我统一的运动过程。”?輨?輴?訛

其次,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性格“一元二重流动结构”的哲学基础,刘再复明确指出应该“把二重组合过程理解为一种动态的、辩证过程”?輨?輵?訛。如前所述,性格的两极性根源于意识的自我分化,但性格结构并不是凝固和分裂的,而是丰富的、流动的、整体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多维多向的立体网络结构”,是“圆球”,而不是“双色板”?輨?輶?訛,具有定向性、稳定性、一贯性的一元化特征,一元化是二重组合的基础和前提。刘再复用黑格尔的“理想性格”来论证性格丰富性和整一性的统一,他引用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他的复杂性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輨?輷?訛性格的流动性则取决于两极性格元素的对立统一运动,刘再复认为人物性格的组合过程,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各种性格元素的一个模糊的集合过程”?輩?輮?訛,“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运动过程”?輩?輯?訛,为了更好的描述集合过程,刘再复引入了黑格尔的“中介”概念。在黑格尔那里,中介是两个逻辑概念之间的过渡环节,刘再复区分了两种“中介”,一种是“各种性格元素”与“性格核心”之间的联系,一种是两极性格之间的“交错地带”,正是在中介交错地带,两极性格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以及相互转化,形成活生生的性格生命整体。刘再复选取了黑格尔的“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中的中介“情境”来加以说明,展示性格组合过程中的辩证特征。

再次,作为二重组合原理哲学依据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来自于刘再复对黑格尔必然和偶然辩证法的重新阐释。此前的典型理论重视共性和普遍性,把偶然性看作必然性的具体表现,从而使偶然性成为了必然性的概念演绎,导致了典型人物塑造的概念化、简单化和僵化。刘再复回到黑格尔的偶然和必然的辩证法重新阐释其中的辩证关系,尤其是通过重新阐释“偶然性”概念,奠定了二重组合原理的辩证法基础。刘再复认为正是黑格尔“道破了偶然性的双向可能性”,“黑格尔在论述必然和偶然的辩证法时,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凡是偶然的东西,总是既具有这样的可能性又具有那样的可能性。”?輩?輰?訛这就是偶然性的“双向可能性”,“偶然性本身是二极的必然性。”?輩?輱?訛只有充满偶然性的人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物性格也是如此,其性格的丰富性正蕴含于可能性的双向逆反运动中。

综上可以看出,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处处流露着黑格尔的痕迹,特别是在内在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始终借鉴着黑格尔的思路。

四、黑格尔作为刘再复主体性文论

思想来源被遮蔽的原因

黑格尔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思想,黑格尔哲学曾广泛地影响中国20世纪(尤其是中叶以来)思想观念的演进和转型,但作为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黑格尔,学界关注的还不够。对刘再复主体性思想来源的分析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看到,学界广泛关注的是对刘再复具有直接影响的康德—李泽厚思想,而对刘再复具有深层影响的黑格尔则关注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中西观念发展史的非同步性,我国文论发展与西方思想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根据王南湜的研究,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实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思维范式转变过程?輩?輲?訛。因此,中国学界对黑格尔的阐释也经历了从“实体性哲学”阐释模式到“主体性哲学”阐释模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界对黑格尔的阐释主要遵循“实体性哲学”的阐释路径,其基本阐释模式是:从物质本体论角度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论,批判性地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合理内核。事实上,以物质本体论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论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要形态,也就是说,我国此时对黑格尔的阐释还停留于前黑格尔的水平,黑格尔的主体性思想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正如前文所述,黑格尔的Subjektivit?覿t概念甚至一度被翻译为“主观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刘再复所接受的黑格尔主要是在“实体性哲学”视域下的黑格尔,刘再复重视其辩证法而忽视其主体性思想,是由当时学术环境所决定的。

第二,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康德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黑格尔新的遮蔽。在1981年“纪念康德、黑格尔学术讨论会”上,李泽厚提出“宁要康德,不要黑格尔”。李泽厚的提法具有很强的历史针对性,并非无的放矢,有学者就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輩?輳?訛,曾经的显学黑格尔哲学承担了僵化马克思主义的责任,而康德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打破庸俗马克思主义教条,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对黑格尔的态度就十分复杂,很多学者都希望“走出黑格尔”?輩?輴?訛、“告别黑格尔”?輩?輵?訛,从而没有再仔细挖掘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在中国,黑格尔也一度成为一条“死狗”。当我国思想已经发展到与西方同步时,“回归原本黑格尔”就成为更为深层的学理要求。在这一方面,邓晓芒、张汝伦等人的研究和提倡具有代表性。鄧晓芒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新探,对《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和重译,指出:“康德虽然已涉及人的主体性问题,但还是在极其抽象空洞的意义上的涉及,在这方面,甚至黑格尔比他做得更多。”“黑格尔才真正确立起了‘主体性论纲”?輩?輶?訛。张汝伦指出,以往黑格尔研究的问题在于“不是从黑格尔哲学本身的角度去研究黑格尔哲学”,需“反思和批判黑格尔在中国的接受史”?輩?輷?訛。

第三,我国文论研究,特别是文论史思想演化的研究缺乏实证精神,很多判断的得出均来自于直觉而不是具体的证据分析。胡适在《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中推崇西方的科学主义和顾炎武、阎若璩的考证精神,提倡“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輪?輮?訛,在文论史思想演变的研究中,这种实证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的。诚然,文学具有感性整体性,在具体的文学分析中,需要考虑文学对象的感性审美特质。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科学属性,特别是在对文学史、思想源流的考察、文学规律的概括上,实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刘再复主体性思想来源的考察上,通过实证研究,就会得出:外在康德,内里黑格尔的结论。

第四,当代文论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代文论、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在学习西方、改造自我、追求创新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历经了多次转变,在这些转变过程中,蕴含着中国文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但现有的当代文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具体文论现象、历史发展和文论家的初步研究,而较少涉及到新时期以来文论的深层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问题。这也是黑格尔作为刘再复思想来源被忽略的原因。

结语

可以肯定,刘再复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来源,比李泽厚哲学主体性的来源要复杂、杂糅得多,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黑格尔、康德、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巴赫金、马斯洛、接受美学等在其文本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其中作为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黑格尔,在刘再复主体性文论中占据重要位置,刘再复也屡屡称引黑格尔,却为学界所普遍忽视,这是不应该的。与此同时,黑格尔思想尤其是其哲学中所蕴含的“主体性”思想,本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文本中得到有效回应,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刘再复等一代人轻松地放过了黑格尔的主体性思想,造成了当代文论思想发展上的奇观:使用黑格尔的方法却忽视其主体性。因此,对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的考察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个案的思想源流问题,而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① 夏中义:《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② 主要有《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李泽厚对话集:与刘再复对谈》(中华书局2014年版)等,此外还有散见于在其他文集和国内相关刊物上的对话。

③?輥?輰?訛 古大勇:《李泽厚、刘再复比较论纲》,《华文文学》2018年第1期。

④ 杜书瀛,张婷婷:《文学主体论的超越与局限》,《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⑤?輥?輴?訛?輥?輶?訛 刘再复:《两度人生:刘再复自述》,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88页;第187页;第188页。

⑥ 周忠厚:《试论康德美学文艺学对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⑦ 杨小清:《论〈论文学的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创刊号。

⑧⑨ 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⑩ 张世英:《论黑格尔哲学三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3页。

?輥?輯?訛 宋伟:《李泽厚与刘再复:“主体性哲学”与“文学主体性”》,《文艺争鸣》2017年第5期。

?輥?輱?訛 冯黎明:《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和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輥?輲?訛 在《两度人生:刘再复自述》(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中,刘再复将其去国前后区分为“第一人生”和“第二人生”。

?輥?輳?訛 刘再复,金秋鹏,汪子春:《鲁迅与自然科学》,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传》,与林非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輥?輵?訛 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增订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輥?輷?訛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

?輦?輮?訛 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人民文学1958年版。

?輦?輯?訛 邓晓芒:《思辨的张力·后记》,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42页。

?輦?輰?訛 李咏吟:《朱译黑格尔美学与现代中国文艺学建设》,《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5期。

?輦?輱?訛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輦?輲?訛 2016年重译的《法哲学原理》(《黑格尔著作集 第7卷》),则采取了更成熟的方式:按照具体语境将其分别翻译为“主体性”和“主观性”。参看邓安庆的《法哲学原理》(译者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0-31页。

?輦?輳?訛 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輦?輴?訛 杨恩寰:《黑格尔论艺术创造的主体性》,《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輦?輵?訛 敏泽:《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輦?輶?訛 王元化:《读黑格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輦?輷?訛 刘再复:《文学常识二十二讲》,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213页。

?輧?輮?訛 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1-54页。

?輧?輯?訛?輧?輳?訛?輧?輴?訛?輧?輵?訛?輧?輶?訛?輨?輱?訛?輨?輳?訛?輨?輴?訛?輨?輶?訛?輩?輮?訛?輩?輯?訛?輩?輰?訛?輩?輱?訛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第12页;第12页;第12页;第20页;第45页;第46页;第46页;第200页;第201页;第103页;第241页;第242页。

?輧?輰?訛 刘再复论述了两种作家与人物创造的二律背反现象:“作家愈有才能,作家(对于人物)愈是无能为力;作家愈是蹩脚,作家(对人物)愈是具有控制力;作品愈是成功,作家愈是受役于自己的人物;作品愈是失败,作家愈能摆布自己的人物。”“作家在创作中愈是处于主动状态,作家在自己的人物面前愈是处于被动状态;创造主体性愈是正常地发挥,创造主体愈是被对象主体所占有。”参看刘再复:《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8-70页。

?輧?輱?訛?輧?輷?訛?輨?輮?訛?輨?輯?訛 劉再复:《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第62页;第76页;第76页。

?輧?輲?訛 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3页。

?輨?輰?訛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

?輨?輲?訛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7页。

?輨?輵?訛 刘再复:《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答问》,《读书》1984年第11期。

?輨?輷?訛 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7页。

?輩?輲?訛 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9页。

?輩?輳?訛 冒从虎,郜庭台:《黑格尔哲学: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学术月刊》1989年第5期。

?輩?輴?訛 封孝伦:《走出黑格尔:关于中国当代美学概念的反思》,《学术月刊》1993年第11期。

?輩?輵?訛 单世联:《告别黑格尔:从张中晓、李泽厚、王元化到顾准》,《黄河》1998年第8期。

?輩?輶?訛 邓晓芒:《重审“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輩?輷?訛 张汝伦等:《黑格尔与我们同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輪?輮?訛 胡适:《胡适自选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0-351页。

(责任编辑:庄园)

As Hegel of Ways of Thinking and Means of Demonstratio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Source of Thought for Liu Zaifus Literary Theory of Subjectivity

Yang Shuiyuan

Abstract: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iu Zaifus literary subjectivity and Li Zehous subjectivity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and they arise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s of thought for either as Li Zehous philosophical subjectivity comes from a combination of Kantian thought and Marxist thought whereas the more important thought foundation, ways of thinking and means of demonstration for Liu Zaifu come from Hegel even though his literary subjectivity is influenced by that combination. His textual eviden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in Liu Zaifus literary theory of subjectivity, Hegel is repeatedly quoted without ever making any reference to Kant. In his main train of thought, Liu Zaifu constructs his entire system and completes his concrete demonstration by borrowing from Hegel the negative negation dialectics, ideas of externalization and dialectics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Mistakes made in judging the source of thought for Liu Zaifus literary theory of subjectivity reveal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empirical spirit in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problems with research at a deeper level.

Keywords: Subjectivity, Liu Zaifu, Hegel, ways of thinking

猜你喜欢

黑格尔思维方式主体性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辩证法家的形而上学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