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价上涨进行时
2018-11-10杨现华
杨现华
低引种和低换羽带来的鸡价上涨将使养鸡企业持续受益。
养鸡企业的好日子又回来了,甚至好于上一轮景气周期高峰的2016年。
刚刚结束的三季报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以肉鸡为主的三家养殖公司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净利润的涨幅都超过了一倍,其中的龙头圣农发展(002299.SZ)利润涨幅更是超过了两倍。
养鸡企业的高景气不禁让市场回想起行业两年前的景象,彼时养鸡企业也是在经历了低迷之后迅速实现了行业反转,但由于下游价格低迷等原因,行业盈利在2017年旋即骤降。
2018年,养鸡企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成长周期,产业链涨价的趋势还未终结,但养鸡企业在二级市场上还未受到明显的追捧。那么涨价只是间歇性的昙花一现,还是可持续的市场机会呢?
盈利风光时
2018年1-9月,以全产业链见长的圣农发展实现营收80.56亿元,同比增长了9.2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大涨231.93%。净利润超8亿元不仅是圣农发展上市以来最好的三季报,也已经超过了公司上市以来任何一个年度的全年净利润。
鸡苗为主的民和股份(002234.SZ)同样是不遑多让。2018年前三季度,民和股份实现营收11.44亿元,同比增长了58.8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大涨148.03%。虽然与2016年前三季度的2.5亿元尚有差距,但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高盈利区间了。
主要从事祖代鸡引进和父母代鸡苗的益生股份(002458.SZ)营收增速最高。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5亿元,同比增长了97.2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了172.37%。
不仅如此,益生股份在三季报中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的净利润在3.2亿-3.5亿元,大幅实现扭亏为盈。超过3亿元的净利润虽不是益生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值,也仅次于2016年。
民和股份则预计2018年全年的净利润在2.3亿-2.8亿元。与益生股份一样,公司也将大幅实现扭亏为盈。不仅如此,超过两亿元的净利润将刷新公司上市以来的最佳水平。
圣农发展预计2018年全年的净利润在12.05亿-12.5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盈利首次迈过10亿元的门槛。
在预告全年业绩上涨的理由中,三家公司都提及了价格因素,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更是直接表示正是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了业绩的提升。正如这几家公司所言,鸡苗及其上下游的价格在上半年持续上涨,直至目前,涨价的趋势也没有终结的迹象。
不断攀升的鸡价
以山东烟台肉鸡苗价格为例,自从2017年10月创下本轮价格的新低后,鸡苗价格就开始一路走高,如今已经达到历史性的高位。
2017年10月中旬,烟台鸡苗价格跌至0.5元/羽,虽不是2012年年底不足0.3元/羽的历史性低位,但从鸡苗价格周期来看,跌至0.5元/羽已经是底部区域了。果不其然,烟台鸡苗价格在此之后直线走高。
从2017年10月中旬直至12月中下旬,烟台鸡苗价格从0.5元/羽蹿升至3.5元/羽上下,涨幅约六倍左右,最高时的报价甚至达到了3.8元/羽。
从2017年年底至2018年7月初的大半年时间里,烟台鸡苗价格基本在2元/羽-3.5元/羽的范围波动。而在2017年时,烟台鸡苗价格仅在7月时脉冲至这一价格,随后的8月便快速回落。
烟台肉鸡苗的走势也是整个鸡苗市场走势的反映。根据博亚和讯的资料,11月2日,主产区肉鸡苗的平均价格已经飙升至6.2元/羽的历史天价,2017年10月20日曾跌至0.55元/羽的低位。
在鸡苗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终端的肉鸡价格也日趋高涨,只是并未如鸡苗一般飙涨。博亚和讯的资料显示,肉鸡价格同样启动于2017年10月底,彼时不足6元/公斤,在2018年3月有所反复后便一路走高。11月的首周,主产区白羽肉鸡的平均价格报9.53元/公斤。
即便如此,白羽肉鸡的价格并未创下新高。2011年8月,主产区白羽肉鸡的平均价格一度超过11元/公斤,2014年8月时曾超过10元/公斤,目前超过9元/公斤的价格已经与2016年3月时的高峰价格相仿,即目前白羽肉鸡的价格已经接近上一轮景气值的高点。
2016年时,养鸡产业链也曾一度迎来高景气,相关的三家上市公司业绩纷纷预喜,如今这一景象再度来袭,那么本轮鸡价上涨又是为何呢?
收缩的供给
白羽鸡上游供给开始出现断崖下跌并非2018年出现,早在2016年就已经形成。引种是行业的产能源头,由于国内育种体系不完全,白羽祖代种鸡严重依赖进口,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是主要供应国。
广发证券表示,2015年年初美国禽流感事件以前,引种主要来自美国,2014年引种量占比97%。在国外H5N2和H5N1禽流感相继爆发后,美国、法国和英国无法向中国出口祖代种鸡。
波兰在2017年1月后封关,11月底复关,但2018年7月再次暂停供种,目前的主要出口国新西兰产能有限,广发证券表示,2018年1-7月,国内从新西兰合计祖代鸡引种量不足25万套。考虑到新西兰当前的供种能力,并结合国内的益生股份祖代產能释放情况,预计2018年引种量约50万套。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15-2017年,国内祖代鸡引种量分别为72万套、63万套和68万套。这意味着2015-2018年国内祖代鸡引种连续4年低于国内正常需求量的80万-100万套。
祖代鸡进口量大幅下跌由此引发下游涨价预期,这是2016年鸡价上涨的基本逻辑,事实也是这样。可这样的景气度仅仅维持一年左右就戛然而止,为什么呢?
国金证券指出,强制换羽导致产能并未达到预期中的下降。正常引种背景下,强制换羽导致行业的产能弹性较大。国金证券指出,祖代鸡引种的断崖式下跌会对父母代鸡存栏量产生直接影响,然而2016年全行业的强制换羽导致这一产能传导路径被打破,人为推迟了产能的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