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做好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加快推动改革试点“盆景”变“风景”
2018-11-10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在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科技体制创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结提炼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集成式、系统化、整体性在全省面上加以复制推广,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大胆突破,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认真落实车俊书记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每年总结一批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试点示范案例,推动改革试点‘盆景’变‘风景’”的讲话精神,近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市及省级各有关部门,总结提炼了26条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向全省复制推广,以点带面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复制推广总体思路
立足全局、系统集成。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在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科技体制创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结提炼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集成式、系统化、整体性在全省面上加以复制推广,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鼓励各地精心试验、大胆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创新性强、制度机制相对成熟、操作办法实用管用、社会反响良好的典型经验。通过先局部探索、重点突破后全面推广的方式,串点成线、联线成面,有力带动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实现以点上突破之功收全局推进之效。
深化完善、推陈出新。按照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思路,及时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优化提升,形成更加完备的制度设计,积极打造浙江经济体制改革“升级版”。
复制推广主要内容
聚焦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主要包括: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投资项目“三全四制”审批服务模式创新、“四整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审批制度创新、政务服务“无差别全科受理”新机制、“四批”联动打造“无证明县”、特定区域“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模式、行政审批中介联合服务和网上竞价机制、涉企证照工商通办改革、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等9项做法和经验。
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深化科技体制创新。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异地借智的“创新飞地”模式等4项做法和经验。
聚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长期吊销未注销“僵尸企业”强制清退机制、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的“土地超市”新模式、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机制、“政保银”小额扶贫贷款模式等7项做法和经验。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主要包括:跨县“飞地”“造血”助推精准扶贫脱贫机制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闲置农房激活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四票联动机制”创新、民营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新模式等6项做法和经验。
复制推广工作要求
因地制宜开展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各地要深刻认识复制推广经济体制改革典型经验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作为抓好改革落实、补齐改革短板的重要手段,善于将典型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借鉴吸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与成效。
建立常态化复制推广工作机制。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总结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试点示范案例,推动改革试点“盆景”变“风景”的相关会议精神,建立常态化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机制,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创新,深化工作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和提炼好的经验和案例,努力把典型找准立稳,把经验摸透理清,把推广做实做活,实现典型经验复制推广系统化、常态化、效应最大化。
加强宣传引导。结合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典型经验的宣传总结和舆论引导,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进一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局的效果,确保复制推广工作取得实效,让改革的特色“盆景”变成亮丽“风景”。
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可复制推广典型经验
5“四批”联动打造“无证明县”龙游县丽水市7行政审批中介评估联合服务和网上竞价机制9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在依法依规前提下,通过“砍掉一批、共享一批、替代一批、代跑一批”的方式,运用数据共享、格式文书、内部核验等举措,最大限度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材料,解决困扰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不合理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共取消161项各类证明,全年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5万余次。搭建全市统一的“互联网+中介”服务平台,打破区域限制,以“零门槛”和“零收费”广泛引入市内外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实行异地互联和资源共享,形成中介服务全市“一张网”“上下一盘棋”格局,推动形成有序竞争、全市统一的中介服务市场。该平台在全省率先开通中介服务网上竞价系统,集成信息公开、考核评价、网上竞价、市县联动四位一体服务功能,促进中介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目前,已进驻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29类、1008家中介机构,包括市外机构748余家,各类审批资质中介服务机构均达到3家以上。搭建行政审批中介评估联合服务平台,设立服务专窗,将所有评估事项、评估机构整合在一起,线下一个窗口受理,线上一个平台运作,实行“一次发布需求、一家联合体服务、多项评估同步编制”的“一站式服务”。已开展可研性报告、环评、能评、水保、安评、建筑节能评估6个事项的联合评估,项目业主平均少跑25次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6份以上,办理时间由原先的平均4个月缩短至1个月,节省相关费用20%以上。全市范围内所有冠取本市名的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参照执行),全面实行网上自主申报,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只需登录浙江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就可完成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无需到窗口办理、无需人工审核、无需提交任何申报表格,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与网上登记系统全程无缝衔接,实现“零上门”、“零等待”、“零表格”、名称申报和注册登记“零时差”,大大压缩企业登记审批周期,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柯桥区杭州市10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杭州市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纳入培育库,进行跟踪对接、主动服务,在无偿资助、创业服务、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在省科技厅云服务平台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并通过专家评审(不含重新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申报经费补助;对获得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不含重新认定)的企业,在享受申报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40万元奖励。每年安排预算不少于1.5亿元,实施“5050”计划,吸引和保障海内外高端人才带技术、带团队落地创业,对“5050”计划的入选项目给予研发经费补助、创业发展资助、银行贷款贴息和房租补贴。2017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0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141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2%和7.4%,位居全省第一。12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杭州高新区(滨江)
13在杭州建立“创新飞地”——衢州海创园,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衢州海创园联合管委会,将衢州海创园纳入管委会统一的招商推介平台。入驻衢州海创园的企业可享受杭州市余杭区人才、项目、金融等政策,并提供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便利,形成“海外—杭州—衢州”的直通型“引才链”,最终实现人才“工作生活在杭州、服务贡献为衢州”,企业“研发在杭州、创业为衢州”。异地借智的“创新飞地”模式衢州市西湖区双浦镇15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17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的“土地超市”新模式余姚市19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基本农田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提升保护质量。二是科学配置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总量锁定、流量弹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打造现代农业,腾挪发展空间。三是积极修复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开展治水剿劣、矿山治理、清洁田园和水田垦造等行动,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四是全面提升环境。结合“三改一拆”、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目前已实施美丽乡村拆违、清洁田园整治、万亩土地流转、小城镇整治拆违、全域治水剿劣、整村搬迁、全域土地生态修复等“七大战役”,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了土地管理,实现了土地优用,腾出了发展空间,增进了民生福祉,取得了全方位效果。以全国土地二级市场试点为契机,全面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土地超市”。出台完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国有建设用地交易类型、范围等内容,整合国土、法院、金融、经信等部门数据资料,建成土地交易二级市场数据库平台,拟定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转让审核办理流程,加强转让、出租、抵押过程的全程服务和监管。“土地超市”的设立,解决了土地二级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率先在金华开发区开展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依托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层面现有的信息系统,在平安浙江系统网格基础上增加金融风险模块,搭建网格员队伍,建立“以奖代补”制度和“巡查、宣传、网格、奖励、排查、处置”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金融风险摸底排查,形成各部门、乡镇(街道)网格金融市场主体合力监管,网格员“一格三员”“划格包干”“责任到人”,全社会参与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良好工作格局。金华市
平湖市21跨县“飞地”“造血”助推精准扶贫脱贫机制创新平湖市将山海协作对象青田县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地”到平湖,在国家级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建立“三供三保”合作模式,即青田“供土地指标、供钱投资、供人管理”,平湖“保障落地、保障招商、保障收益”;青田156个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联合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公司,落实土地指标和项目建设资金;平湖落实规划空间,建设标准厂房等产业平台,负责后期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后,采取包租固定回报和基金扶持方式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每年可为青田156个薄弱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1950万元。嘉善县绍兴市23农村闲置农房激活机制创新25嘉善县在实施县内村集体“飞地”抱团发展基础上,充分利用省内结对的庆元县、省外的九寨沟和县内的薄弱村提供的土地指标,在嘉善县域南部、沪杭高铁和高速边上的大云中德产业园内,规划土地300亩,共建产业园,落户好项目,既实现项目资源与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增加了薄弱村的稳定收入。目前,全县共实施“飞地”项目13个,到2019年全部建成后,将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34亿元的租金收入,两地参与抱团的213个村(九寨沟130个、庆元83个),每年村均可增收约10万元。率先在柯桥、上虞开展试点,对闲置农房通过“回购”“返租”“入股”及其他多种流转方式,由村集体实行统一收储和统一开发利用,采用出租、合作、合资等方式,引入工商资本共同开发,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产业。在试点基础上,出台《关于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全面铺开。市县两级先后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基本形成“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政策体系,组建“乡愁网”“乡路”“农房e家”“共享小院“等流转交易平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目前全市已引入开发建设项目148个,吸纳社会资本8.8亿元,激活闲置农房2699幢,增加村集体收入1920万元、农户收入1101万元,探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激活利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方式,由民营资本承建,成立农村产权服务中心,为农村产权依法流转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平台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和土地经营权流转为重点,以开展三产安置代理为特色服务,引导农村产权进入平台进行流转交易,通过专业性服务真正把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资金。在淘宝网资产处置平台“交易所”板块开设窗口,成功试行全省首单农村集体产权网络公开竞价,20套商铺平均溢价率高达22.3%。截至目前,该平台完成交易1009宗、交易金额8.09亿元,均居温州市第一,成为全省市场化运转最规范、会员单位最多、业务范围最广、服务能力最优的县级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永嘉县民营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