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庄之眼观西方美学
2018-11-09李海荟
摘要: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指导艺术的哲学学科。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第一次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德国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德文原名: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通过朱光潜老师的《西方美学史》发现老庄美学与西方美学有许多共通之处。中国美学思想源于老莊哲学,因此,本文将以老庄哲学为出发点浅谈西方美学。
关键词:老子 庄子 哲学 美学
一、以老子之眼观西方美学
老子哲学体系以“道”为中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这与西方古希腊美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他们认为:音乐在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立因素的和谐和统一,是希腊辩证思想最早的萌芽,同时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此外,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了艺术对人类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体也有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意思就是,当人类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达到一种相对“同声相应”的状态时,人类就会喜爱美和欣赏艺术。同时,人类的内在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外在和谐的影响。此外,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式”所关照的对象,不是具体感性的艺术品,而是最高的、永恒的理式,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也可谓是种抽象的道理,即哲学。从中不难看出,西方美学是以客观的数作为客体来得出整体的美;而中国古代老子哲学是以系统的道出发,从而体现整体,再到个体的显现。
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始祖,新柏拉图学派领袖普洛丁则认为“物质美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但需要心灵来根据理性来判断”。可以看到,情感贯穿中西方美学始终。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继而,老子提出“涤除玄鉴”,洗除尘垢,对道的观照。庄子的“心斋”“坐忘”都是要保持虚静的心胸对待审美观照。中西方早期美学受玄学和神学影响。例如魏晋南北朝绘画多有神仙罗汉等题材,以工笔画为主;明徐渭大写意逐渐展现个性。中西方不断向人文主义思潮发展,冲破封建思想逐渐向浪漫主义、写意画发展。赵孟頫在绘画上有两个著名的主张:一是“古意”;二是“书画本来同”的书意化主张。这两个主张在后来逐渐成为文人画的审美旨趣和主要的创作手法。复古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赵孟頫的崇古理念,遍及诗书画,他的古意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古与“朴”相连,古与“真”相连,古与“雅”相连。凸显个性的同时,中国美学用虚静去观察和认识,西方美学则通过主客观统一来创造艺术美。
二、以庄子之眼观西方美学
庄子在论证其相对主义美丑时,把它和“气化”的理论联系在了一起,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命题——“美”和“丑”的本质都是气。而庄子认为,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清初的傅山甚至直接喊出“宁丑毋媚”的口号。苏格拉底提出艺术不应只是描绘自然外貌的细节,而是应该“表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这同样与老庄的“气”、生命力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孔子论“文质彬彬”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一个完美的君子人格,应当是文与质的恰当配合与协调。而庄子在美学史上形成了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很不同的审美观。庄子论兀者、支离者、瓮盎大瘿含义:人的外形美观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内在的德。人的外貌奇丑,反而可以更有力地表现人内在的精神。这种观点在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明显不相同的审美观。以庄子论来阐述西方美学艺术美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无论是艺术美的内容,还是艺术美的形式,都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在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美是通过用一定艺术形式表现一定艺术内容的艺术形象产生的。内容是探索形式的依据,内容的变换决定形式的选择。形式的审美价值对表现内容具有能动作用。形式是精神内涵的载体,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艺术家只注重内容的构思,忽视艺术形式的创造,必然导致艺术美创造的失败。粗糙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美的艺术内容,也不可能产生完整的艺术美。西方美学侧重美、真的统一,而老庄哲学侧重美、善的统一。从庄子开始,人们更加注意艺术与德的统一。如人品影响画品中的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愈高,人品境界愈高,则在绘画中反映出的对造化、人生的探求境界也会更高。这是一种由人的精神反映到画的精神中的,一对一的互相提高。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认为,艺术除了是对自然的模仿,还要表现出“较高的旨意”,即社会性的道德内容,正所谓艺术应该是自然的东西的道德的表现。虽然也有提及要用纯洁的心去创作美的说法,但还是基于客观存在,没能到达精神层次的统一,依旧是从客观出发去塑造典型,从个别见出一般。
三、以老庄之眼观西方美学
实践出真知。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讲求身寄山川而取之,讲求搜尽其中打草稿,进入自然的境界中,多角度的审美观照。老子的“道法自然”,宋代郭熙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性。不仅体现了对客观自然的观察,同时还体现了万物“虚”“实”的统一,“有”“无”的统一(即是“道”)。西方天才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师法自然”与古代老子的“道法自然”虽都是向自然学习,却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完全是以客观唯物主义看世界,以确定的个体出发,从而得出整体的规律;而后者则是用主观的审美观照去系统地看自然。西方诸多哲学家如奥古斯丁、康德等均展开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讨论。
其实,意境说最早源于老庄的“象”,唐代美学家提出的“境”就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也就是庄子说的“象罔”的对应物。西方学者提出外在场景的重要性,德国启蒙运动到莱辛达到了高潮,他通过《拉奥孔》指出诗和画的界限。莱辛在序言中所引的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的“画是无形的诗,而诗则是有声的画”这句话,我国宋朝画论家赵孟濚也说过,几乎一字不差。苏东坡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诗画同源说的一个经常引用的例证。苏东坡的评论包含了老子“动”“静”“有”“无”统一的观点。在我国古典诗画的意境结构中,虚空、空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空,我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再如古代的亭、台、楼、阁、戏剧、园林艺术均体现“虚”“实”统一,“有”“无”统一,即“生命力”“气”“道”。虽然西方美学也涉猎过这些内容,但始终不能体现出系统的宇宙观和认识论,他们仅从造型艺术出发,而没有得出如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由此看出,西方与中方审美观照方式上存在本质的不同。
四、结语
中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文化思想体系的美学,一个诞生于中原大地,一个诞生于海系国家,各自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等大的方面确实风格迥异,但在面对共同的美学问题时,却发出了类似的声音。这些相似或相近的美学观点,将在美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以老庄之眼观西方美学,探索现实与艺术美,形式与内容,个体与整体,美与丑。厘清中西的美学关系,建立新的美学思想体系,以“道”观天下大美。
(作者简介:李海荟,女,山东省潍坊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