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出香甜久远的“苹果”
2018-11-09雷小宁
雷小宁
最近读了一些书,日本作家石川拓治写的《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奇迹苹果》这本书令我回味良久。书中主人公木村是一位倒插门女婿,他不施肥、不打农药,傻瓜一样地种苹果,坚持了10年,终于成功地种出了“奇迹苹果”。这种苹果不会腐烂,香甜久远,能长久保存。木村的“傻瓜”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大家都希望吃到“汇聚了生产者灵魂”的苹果,甚至想自杀的人、黑道大哥都想从他种“奇迹苹果”的经历中得到“精神的营养”。
现代农业种植离不开化肥和农药,苹果作为一种娇贵的水果,更是如此——从开花到采摘,要经历多次施肥和打农药。不施化肥产不出好苹果,不打农药产不出好苹果,这是常识。而且谁使用推广了某些化肥和农药,还会受到农业协会、科技协会的表扬和奖励。在人们看来,不用化肥和农药,想种出苹果简直是痴人说梦!
那么,木村究竟是怎么种苹果的?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木村是把苹果树真正地当一个生命来看待。他尊重苹果树:“其实不是我努力,而是苹果树很努力。”他经常跟苹果树“交流”:“实在太了不起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他常说:“苹果是主角,我只是帮助它生长,毕竟人再怎么努力,还是要靠苹果树自己开出一朵苹果花。”而现实中,许多果农为了让果树早结果、多结果,施肥、打药、催熟,无所不用其极,结果结出的果子实际上失去了本来的味道,甚至对人体有害。而这种借助外力催长的做法活脱脱正是当下我国教育生态的写照。家长与教师“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成绩”,为他们“施肥”——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强班、提高班,不论是学校科任教师的“小灶”,还是外面补习机构的“大灶”,乃至请到家里一对一辅导,每天给孩子强行大量补充课业“营养”;为他们“除草”——不让玩手机、电脑,禁止看课外书,取消多种文体活动,禁止他们与小伙伴出游,等等;为他们“打药”——各种反复说教、旁敲侧击,为他们讲励志故事、灌心灵鸡汤、做心理辅导……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奔向考场拿高分,考上名牌大学。
木村一直在果园里兢兢业业地用最原始的方法种苹果。在苹果树不开花的日子里,木村曾带着全家一起到苹果树上捉虫。虽然他们每天都捉了成百上千只蟲子,每天都很累,但果园里虫子却丝毫没减少。有一天,木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虫子永远也捉不完,何不培养一些益虫吃掉害虫?他没有规模化地喷洒农药,他知道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改变苹果树的性状,破坏苹果的品质。联想到我们的很多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孩子一犯错就容易对孩子“释放”杀伤性的“批评”和“责骂”?习惯于反复强调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而不注重通过其他方式祛除学生的陋习?这样的教育方式还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压根就是个没有用的人!”显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木村辛辛苦苦地种苹果,然而始终没有结出果子。在极度郁闷中,他也曾决定爬到山顶上去寻死。到了山顶,他却意外发现一棵茂盛的榛子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山上也有害虫,为什么榛子树却能长这么好?木村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原来这里土壤的松软度、气味、成分和温度与苹果园里的大不相同。他豁然开朗——土壤是能否结出苹果的关键因素!于是,他经过研究,在苹果园中种植了大量的黄豆,改善了土壤中氮肥的含量,也让地下微生物丰富活跃起来。普通苹果树的根也就长到两三米,如果轻轻扒开浮土,到处都可以看到果树的根须。而木村改善了土壤之后,苹果树根长到地下20米。根深了,苹果树吸收的营养就更多更充分,长势就更好,更经得起风雨。而实际上,学生的成长也一样,育人之道在于育心,育心首先要给他们提供营养充足的“精神土壤”,他们的精神富足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木村的“傻瓜”行动是漫长的,甚至“根本不管收入的事”。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苹果树不开花;第四年,还是不开花,此时家里积蓄没了,他出去打工;第五年,满园子害虫,树快要死了,他女儿在作文中写“我爸爸是农夫,但是我从来没有吃过家里种出的果实”“邻居都已经卖苹果致富了,买车出国了”;第六年,邻居们再也受不了他了,因为他们的园子都整齐有序,唯独他的果园杂草乱生,虫子乱飞,大家都说他精神失常了;第七年,他准备去上吊,突然从野生榛子树那儿得到关于“土壤”的灵感;第八年,他殚精竭虑,牙齿掉了几个;第九年,苹果树终于开了7朵花,收获了两颗苹果;第十年,满园的苹果花开了,结了满树的苹果,而且苹果香甜久远,不会腐烂。
今天的世界充满着浅薄和功利,有多少人还会坚持10年,等果树花开?好的教育理念沿袭越久,越显价值,就如孔子当时的教育思想“不合时宜”,被驱赶“如丧家之犬”,言论很少有人接受。但后来,人们越来越感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文明的瑰宝……反观现代教育,是不是有依赖化肥催熟、依赖农药杀虫般的短见和愚昧?孩子就像苹果树,化肥和农药使他们无需努力就能得到资源和保护,但也使他们失去了自我生发、抗病和竞争的能力;表面上结那么多又红又大又香甜的苹果,但有多少能抵得住时间的考验?显然,这不是苹果树本身的原因,而是种果树的人的责任。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新城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