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及教师应对方法分析
2018-11-09沈军红吴晓燕
沈军红 吴晓燕
摘 要:高考形式的变化,带来的可能是对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冲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定位和调整,并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质疑+探究+精讲+会学=高效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关键词 ] 新高考;教师;对策
上海、浙江开启新高考“第一班高铁”,拉开了新中国40年来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的一次教育综合改革大幕。2019年在全国全面推开。这次高考在考试内容、科目组合、录取模式、志愿填报、高考取向、学生选课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迎风破浪,采取更新观念、变换角色、找准特色、构建模式、寻觅方法、生态课堂等途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新高考改变了什么
1.考试内容“新形式”:从“统考”转向“统考+选考”
老高考,语、数、外、文综或理综为“统考”科目,而新高考总成绩等于3门“统考”(语、数、外)科目成绩加3门“选考”(理、化、生、政、史、地、技中任意3门为“选考”)科目等级成绩。英语考试社会化且实行一年两考,浙江区别于上海还在于学考、选考科目也有两次考试机会。
2.科目组合“新模式”:从“文理分科”转向“多项组合”
浙江、上海高考改革“深水区”率先试水,考试科目多项组合(上海有20种,浙江有35种)。取消文理分科,扭转学生“偏科”的现象。
3.录取模式“新规则”:从“招分”转向“招人”
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家族中的“新丁”,实现了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唯分数论”的弊端。
4.志愿填报“新方法”:从“院校”转向“专业”
新高考采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既增加考入该校的几率,又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升学的“立交桥”。
5.高考取向“新基调”: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新高考最终目标是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引领基础教育走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应试教育误区,成为打造“素质教育”的“利器”。这也是新高考的一个价值取向。
6.高考压力“新尺度”:从“考三天”转向“看三年”
分散风险负担,给高考做“减法”,也是新高考的亮点。有浙江考生算了笔账:假如每场考试机会都不放过的话,三年总共要参加22次高考,似乎压力大但机会多。“一考两用”,选考课程学完即考,考试一箭双雕:既可当作学考成绩,又可当成高考成绩,至少减轻高三压力。英语考试一次失败,还有“翻山越岭”机会。总之,“考三天”转向“看三年”,这种“多考”破解了“一考定终身”的僵局。
7.学生选择“新路径”:从“统一配餐”转向“自主订餐”
“选择性教育”是新高考改革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学生在学校选课“菜品”中选择适合的“自助餐”,搭建起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
8.师生地位“新变化”:从“教师选学生”转向“学生选教师”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就是“教师选学生”。而“选课走班制”下,千姿万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有的放矢地选择老师。
二、教师出现的“症状”
面对新高考,教师面临机遇和挑战,出现了下列“症状”。
1.怯惧型
新高考“新”在学科老师“被选择”,动摇了一些教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教师有了危机感,“铁饭碗”随时有被打破的可能,使教师人心惶惶、忧心忡忡。
2.困惑型
新高考的冲击波,着实让部分教师困惑:会被学生“选中”吗?学习资源系统更优化,教师该怎么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怎样参与评价?“选课走班”,教师要“垂帘听政”?新的教师考核,教师如何应对?……面对新高考“山雨欲来风满楼”,几多老师“心中无底”,深感“山重水复疑无路”。
3.冷漠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为新高考变革是难于实现的,与其改革出问题,还不如等等看。
4.挑战型
主动出击,冲锋陷阵,让教师享受征服新高考的喜悦。
5.稳健型
古人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迎战”才是常胜之道。回顾中国高考发展历程,改革路上虽有困难、疑问,但是老师们都积极应对。每次高考改革,教师不都冰解冻释,迎刃而解了吗?
三、直面新高考
尽管有许多困惑,但还是要想方设法,直面新高考。要“排兵布阵”,且听温馨建议。
1.“头脑风暴”:更新观念,转变思维
只有用思想行走的教师,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教师应深入理解新高考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新观念,潜心研究,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要不断“充电”。
2.“多面手的你”:变换角色,提升素质
任何一次改革对老师来说都是机遇,很多专家就是抓住了机遇。新高考,教师角色面临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因此,教师角色会从知识的传授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等“教书匠的你”,摇身一变,成為学生选课的指导者、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参谋者(成长导师制)、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等“多面手的你”,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创造,在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上双翼齐飞。
3.“本色表演”:找准特色,形成风格
观察下来,学生最喜欢以下几类老师:第一类,“实力派”。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素养方面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又特别爱护学生。第二类,“偶像派”。充满活力,充满热情,高颜值。第三类,“本色派”。有自己独特人格和气质。第四类,“亲和派”。父亲严厉和母亲慈爱,智慧育人,师生和睦。而那些拼名气、拼高考成绩、喋喋不休的老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往往困难重重。
4.“高效课堂”:构建模式,提高效率
高考形式的变化,带来的可能是对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冲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定位和调整,并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质疑+探究+精讲+会学=高效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质疑是高效课堂的“钥匙”,探究是高效课堂的“中枢”,精讲是高效课堂的“源泉”,会学是高效课堂的“归宿”,这四者都是素质教育的“流行语”,是新课标的主旋律,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更是“把脉”新高考的“杀手锏”。
5.“讲经说法”:寻觅方法,培育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从关注知识技能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从“考知识”到“考能力”,再到“考素质”;从考“学科素质”到考“学业素质”,再到考“综合素质”,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不能再继续满堂灌、满堂练、满堂看、满堂问、满堂动。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要教师强化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爱屋及乌”:爱的传递,生态课堂
“现代教育是尊重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好表率,向学生展示“爱的奉献”。对学生多一点爱心、细心、耐心,用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爱的教育”是适应教改、发展教育的灵丹妙药,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真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教师要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为新高考的春天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