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09王东浩
王东浩
摘 要: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在艺术设计方面就表现为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内容上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融合现代元素的公共艺术设计风格就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青睐。首先简单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然后在论述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最后探讨了传统文化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艺术设计;融合应用
艺术设计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艺术设计都带有那个时代独特的烙印,是时代的象征。在世界各国愈加开放包容的今天,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同,实现国际化成为各个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得到社会各界普遍的认同,因此,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有机结合,将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理应是我国当前设计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中国之一,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國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土壤。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过去的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继承和发扬。
传统既不等于落后,也不与与时俱进相悖。它如同流水,是由漫漫时间胶卷记录下来的历史影片,是一个民族自身的演变史。而在我国,地域之广造就了文化多样,历史之久造就了文化包容。于是,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这份瑰丽的传统文化宝库也就成了我国艺术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有很大的地位,因为它既在300多年前成就了中国,使中国屹立在世界之巅,又在其后由于封建专制的特点,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这也说明了一种文化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总之,中国文化包罗万象,艺术设计工作者可以充分汲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与合适的现在艺术相融合,走“古为今用”的中国艺术设计创新之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等一切文化的结晶,是整个民族的象征。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另外包括文字、语言、书法、戏曲等,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地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思想,即自强不息、中庸、和谐统一;二是崇尚内在修养;三是重视家庭伦理。另外,与西方相比,我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细腻、感性,兼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朱雀、青龙、白虎等辟邪之物,还有各个传统节日的传说、习俗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元素。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重要地位,全球化趋势的加重,也催化某些国家对别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甚至文化殖民,因此,重视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快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
(一)相互关系
传统文化跟随一个国家发展的整个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决策制度都会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两张海报《共饮一泓水》和《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另外海报设计中还融入了 “茶”元素,与这两句中国古语相呼应,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中国传统文化来生动诠释对话会的主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它也赋予了艺术作品鲜活的生命力,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因此,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艺术设计为传统文化提供了载体,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赋予了意义,艺术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取其“形”、延其“意”,赋予现代感,推陈出新,从而真正传其“神”。总之,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既不照抄照搬也不完全摒弃,而要继承与创新并重,传统与现代并行。
(二)有机融合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在艺术设计中一般有三个原则,一是注重整体效果,追求审美与使用的统一;二是追求辩证统一,更好地体现设计主题;三是注意因果循环,使整个设计流畅自然,富有内涵。这三点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惯有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追求中庸,和而不同,因果报应等。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文化符号,可以表现出浓烈的民族特性,使艺术品更具价值和意义。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人性化,使人们感到舒适,而中国的陈设艺术具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一是庄严典雅,二是潇洒飘逸,这与当前的艺术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受到整个世界的推崇关注。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示原则。无论是各种诗词在中国古代的繁盛发展,还是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都可以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表达方面一般遵循“以简代繁”的原则,以简单的字句或符号表示丰富的意义,而这一原则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简化理念异曲同工。
三、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宣传广告主题,引起人们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在广告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在宣传孝道的公益广告中,可以使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一些传统的名言警句,或是在广告设计中采用水墨画、中国书法等一些传统元素。这些具有中国味道的广告不仅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而且也更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在建筑施工之前,人们多会进行风水测算,然后运用风水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选址,这就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天地人合一”的影响;另外,在设计时考虑的坐北朝南等原则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渗透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古人在环境设计方面就一直秉承实用、舒适、美观的原则,另外,在长期发展中,人们也经历了违背自然规律而受到惩罚的教训,所以环保理念到今天也一直是环境设计的原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环艺设计方面传承至今的体现。
(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材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21世纪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大,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活动盛行与《向往的生活》节目热播,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于返璞归真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传统材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正好符合当下流行的绿色生活理念,也契合了返璞归真的生活趋势,同时在现代设计中采用这种传统材质,使整个设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传统图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图形是用抽象流畅的线条勾勒而成,简单的图形往往可以表示深刻的意义。同时,传统图形又是古人留给我们了解历史的钥匙,比如说某种部落的图腾,瓷器上的图案等,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象征,而将这些图形运用在艺术设计中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对于那段历史的好奇心,使人们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看那一段时光,这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
在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时一般有直接应用和扩展应用两种。前者是指传统图形和材质的应用,这是比较简单的;后者就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化,即重要的是传其“意”,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借鉴中国书法讲究的行云流水的意境,使景观尽量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
四、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满足人类社会日益上升的审美需求
在社会发展飞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极简主义在全球盛行,人们越来越追求简单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审美上也力求简单鲜明而又要富有意义。中国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融合,既可以带给人们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又符合返璞归真的时代潮流。
(二)有利于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应该是外观与内在的完美统一,单单只有抓人眼球的外表或只有独特的内涵的艺术设计都不是成功的设计。从当前的市场来看,带有中国元素的艺术设计在国际市场中总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中国的独特文化,使世界各国更加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给公共艺术设计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融入艺术设计,这一趋势给我国艺术设计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这就使得这个天然的设计素材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生命源泉。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一代代的华夏儿女传承下来的,具有5000多年的发展史,它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有责任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当今社会节奏很快,艺术设计层出不穷,但真正经典的,能使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并不多见,要想使作品拥有生命力,得到时代的认可,就要融入民族文化特性。当然,将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有机结合,这也是提升我国艺术设计层次的一条有效便捷之路,因为,民族文化是艺术的根基,为艺术设计提供意义和价值,一个失去民族特性的设计师不可能设计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另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仔细斟酌,万不可盲目使用。
参考文献:
[1]方浩.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J].装饰,2003,(12).
[2]李政遣,赵萌.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
[3]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4]李建盛.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5]宋晓.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J].美术界,2009,(01).
作者单位: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河南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