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亲祭祖寒衣节

2018-11-09战雅莲

食品与健康 2018年11期
关键词:供品孟姜女糍粑

战雅莲

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一天,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十月初一是冬季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故去的祖先缺衣少穿,因此,在祭祀时除了有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之外,还要将冥衣焚化给祖先,谓之“送寒衣”。

相传,寒衣节源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

秦朝时,有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孟姜女与丫环在逛后花园,突然发现丝瓜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一大跳,正要叫喊,那个人连忙钻了出来,上前施礼并恳求道:“姑娘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逃难的。”原来,秦始皇为了造长城,到处抓人做劳工。范喜良因此从家里逃了出来。可刚逃到此地,他见这里也在抓人,情急之下便翻墙进来。

孟姜女把这件事禀告了父亲。老员外盘问了范喜良的一些情况,他一一作答。老员外见范喜良知书达理,就将他暂时藏在家中。通过一段日子的相处,老员外两口子觉得范喜良一表人才,心中喜欢,而且当地的适龄男子大都被抓去修长城了,他们就打算招范喜良为婿。老员外找孟姜女商量,她同意了,又问了范喜良,他也愿意。于是,老两口择了个良辰吉日,简单摆了两桌酒席,为范喜良和孟姜女成了亲。但成亲还不到三天,忽然闯进来一队官兵,不容分说,便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丈夫,可丈夫却音信全无。孟姜女放心不下,她想: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于是,她日夜为丈夫赶制了御寒的衣服,然后便收拾行装出发了。父母拦也拦不住,只好由她去。

孟姜女一路上跋山涉水,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但她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她到达了长城。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不知打听了多少人,终于找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到和范喜良一起修长城的工友。结果当她问起范喜良的时候,大家都含泪不语。后来,在她的一再追问下,大家才吞吞吐吐地说范喜良于上个月死去,尸首已经埋在了长城之下。

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悲恸不已,大哭起来。她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感动了天地。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并用带来的棉衣将丈夫重新装殓安葬。

为纪念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古人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一,烧寒衣”也成为北方地区人们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在古代民俗中,寒衣节要祭祀祖先,并送寒衣。通过这些活动,生者表达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祭祀活动有家祭,也有墓祭。

通常在寒衣节这一天,古人要备好供品,并购买一些五色纸、冥币、香箔等。五色纸一般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墓祭前,先用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等,有的还制作成房舍、骡马等。墓祭时,在坟前将供品摆好,点燃香烛,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后,将冥币及纸做的衣物、房舍等在坟前烧掉。

有的地方改烧寒衣为“烧包袱”,就是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叫做“袱”。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凡是送给死者的衣物、房舍、冥钞等,都必须焚烧干净。只有这样,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布匹、衣衾、房舍及金钱等。

一般在送寒衣时,还要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用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抢夺给亲人送去的过冬衣物。

寒衣节的习俗除祭祀外,还有授衣和开炉。古时候,农历九月是制备寒衣之时,同时,官家也在此时分发冬衣。《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由于十月方才入冬,九月授衣便稍嫌早了,所以授衣的时间到了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也就是十月初一。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十月》中记载:“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民间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妇女们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丈夫、儿女换季。如果此时天气暖和,不适宜穿棉衣,也要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在这一天要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寒衣节有吃饺子的习俗,同时在祭祀祖先时,还要用饺子作为供品。洛阳地区有“十月一,油唧唧”的说法,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備供奉祖先的食品。这一天包饺子,除了用于祭祖之外,同时也供一家人食用。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初一这一天是入冬的第一天,人们把各种馅料包入水饺,食用后可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从而能够抵御冬季的严寒。

在江苏一带,寒衣节的时候要吃红豆饭。红豆饭是用红豆与大米或糯米一同煮成的米饭。做法是先将红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豆子熟时,再放入大米或糯米及适量水,共同煮成米饭。

在南方部分地区有十月初一吃糍粑的习俗,并有“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俗语。糍粑的做法是先用石舂将蒸熟的糯米舂成黏团状,或是用布将糯米饭包起,用大木板打压成团。将花生炒熟、舂碎,拌上熟芝麻末和白糖(红糖)作为馅料。将糯米团分成小块,压平,放上馅料,包好即成。由于糍粑是用糯米制成,老年人及消化功能差者不宜过多食用。

鬼神之说不可信,但人们思念、缅怀、祭奠故去亲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凭吊故去的亲人也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寒衣节“送寒衣”是一项古已有之的习俗,但在今天,我们更加希望您能文明祭扫,并用传统节令食品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

猜你喜欢

供品孟姜女糍粑
全家一起打糍粑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打糍粑
二十八,打糍粑
蜡制供品
孟姜女姓孟吗?
麻生向靖国神社献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