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管理在护生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18-11-09李小峰陈晓娟陈腊年李慧琴徐向静
李小峰, 陈晓娟, 陈腊年, 李慧琴, 徐向静
(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 1. 护理部; 2. 五官康复科; 3. 心血管内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如火灾、暴力事件、急危重症患者发生病情恶化的各种紧急状况等。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正确地应对,可能会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自身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起医患纠纷。此外,由于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依靠日常工作积累而获得,而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就应该具备此种应急能力[1]。因此,应用程序化的培训管理模式来提升护生的应急能力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中护生的应急能力培训采用程序化管理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实习的护生402名。将2016年7月—12月202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其中男82名,女120名;年龄19~23岁,平均21.90岁;专科88名,本科114名。将2017年1月—7月200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其中男85名,女115名;年龄19~23岁,平均22.10岁;专科80名,本科120名。2组年龄、性别、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实习的护生上岗前进行应急能力调查与评估。根据评估与调查结果,观察组除进行传统理论培训、常用护理操作培训外,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程序,增加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各种中毒急救术,抗休克术,现场灾情评估术,心理危机干预术等10项应急能力的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培训。临床带教培训为期8个月,观察2组培训后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各种中毒急救术,抗休克术,现场灾情评估术,心理危机干预术等10项应急能力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各种中毒急救术,抗休克术,现场灾情评估术,心理危机干预术等10项应急能力掌握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培训后2组护生应急能力比较[n(%)]
3 讨论
3.1 程序化管理使护生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本研究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程序化的管理增加应急知识与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使观察组护生的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各种中毒急救术,抗休克术,现场灾情评估术,心理危机干预术等10项应急能力掌握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与程序化管理模式能调动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兴趣有关。护生在接受程序化的应急培训内容时,能够主动接受训练与培训,并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2]。
3.2 加强护生应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明确指出,为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应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专门教育[3]。裘兴梅等[4]认为,学生在实习中产生紧张情绪程度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与参加模拟急救训练和讲座较少的学生相比,参加模拟急救训练和讲座较多的学生不易产生紧张情绪。此外,学校教育与临床教学严重脱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应急能力。赵然等[5]认为,带教老师应当在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吴晓莲等[6]发现护生普遍缺乏病房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突发事件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生面对此类事件的态度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应急能力的强弱[7]。因此,临床老师很有必要对护生临床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在今后教学中合理增加应急知识的教育培训内容。此外,护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不够全面,且相关急救能力尚有不足。可见,加强护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其重要[8]。
3.3 加强护生应急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抢救患者时,必须对患者做出及时、准确地评估,实施最快的处理措施[9]。这种快速反应能力与前期的教学训练密切相关[10-14]。传统护理教育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过度依赖老师,不善于思考。部分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医院与学校之间既不存在附属关系,也无相互指导的关系。加之学校老师对实习医院的工作也不甚熟悉,无法对实习医院的护理带教与培训情况提出要求,从而影响护生的毕业实习质量。此时,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不甚了解学校的理论教学内容,可能缺乏相应理论知识,无法对护生进行有效的带教与指导。在有些实习医院,护生被当作免费使用的劳动力,实习单位指使护生将宝贵的实习时间用在录数据、送检查单等非护理专业技术性工作上,只有在正式参加医院工作后才开始学习本应在实习期间就应熟悉的护理基本实践技能,包括应急处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学校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方面的专题实习,有些大学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做带教老师现有课题的一部分内容,缺乏对学生应急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5]。而对应急能力的培训实施程序化管理,可改善这种状况,有效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及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综上所述,对护生应急能力培训实行程序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及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