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鱼

2018-11-09雁子编辑

饮食保健 2018年21期
关键词:银鱼花农吴王

雁子 编辑

银鱼科银鱼属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于15公分。口大,牙大而尖利。

关于银鱼的神话

银鱼喜欢在水草丛生、水温较高的湖水中产卵,产卵方法叫“破娘生”。

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

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吃银鱼补啥

①银鱼中蛋白质含量为72.1%,氨基酸含量也相当丰富,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肾增阳、祛虚活血,益脾润肺等功效,是上等滋养补品。

②银鱼作为一种整体性食物应用(即内脏、头、翅均不去掉,整体食用),其养生益寿的功能为国际营养学界所确认。

③银鱼是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基本没有大鱼刺,适宜小孩子食用。

④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

⑤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

⑥每百克银鱼可供给热量407千卡,几乎是普通食用鱼的5~6倍;其含钙量高达761毫克,为群鱼之冠。

银鱼营养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晒干后的银鱼叫燕干。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我国银鱼种类

鄱阳县珠湖银鱼

银鱼之所以被称为银鱼,即源于鄱阳湖珠湖银鱼。别的地方银鱼大多数另有名称,后因与珠湖银鱼同种同属,才在官方交流时也被统一为银鱼。珠湖银鱼无论煎、炒、蒸、煮,都是非常的美味。韭菜炒银鱼,则是鄱阳县区春节团圆宴必备的一个菜。银鱼蒸蛋则是身体虚弱的人群进补首选,现在则成为湖城女子生理期必吃的食品。

洞庭湖银鱼

洞庭湖银鱼古称白鱼、玉簪鱼,又名银条鱼面条鱼等。银鱼成鱼身长6~ 9厘米,呈圆柱形,尾部稍侧偏,鱼头扁平,吻尖短,眼睛大,鱼身无鳞,洁白如银,故名。银鱼体柔若无骨无肠,呈半透明状,漫游水中似银梭织锦,快似银箭离弦,所以古人又把它喻为玉簪、银梭。银鱼若是被捕获捞出水面,会立即变成白色,如玉似雪,令人啧啧称奇。据史料记载,银鱼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被人们看中,视其为圣鱼、神鱼。“洞庭枇杷黄,银鱼肥又香。”五月枇杷黄熟之时,正是银鱼上市之季。每当此时,洞庭湖畔,商贾云集,皆缘于银鱼,已成为洞庭水乡历年的又一风景。洞庭湖银鱼在长期繁衍中,分为好几个品种,其中以短尾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为上品。这两种银鱼体长8厘米左右,通体洁白无鳞,若无骨无肠而呈半透明状,既肥嫩,又鲜美。中医认为银鱼叶甘,性平,补虚,健胃、益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洞庭湖银畅销海外,日本人尤爱之,称银鱼为鱼中人参,视作稀世之珍。银鱼入肴是席上珍馐。看之,色泽赏心悦目;闻之,鲜香诱人,口舌生津;食之;味美可口,齿颊留香。银鱼的食用方法很多,煎炒熘炸,蒸煮烩炖皆可,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炸炒煎和做汤羹。

长江间银鱼

长江间银鱼又称短吻间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银鱼属。俗称:面鱼,面条鱼,鲙残鱼(《本草纲目》)。银鱼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特别是产卵前的银鱼最丰美。除鲜食外,多数晒干外销,商品名为“燕干”。干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72.1%,脂肪含量为13%,高于其它食用鱼。每百克银鱼还含赖氨酸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异亮氨酸4176毫克,缬氨酸4396毫克,苏氨酸6652毫克,如此丰富的氨基酸,是其它鱼种所少见的。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太湖银鱼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苏州东山有“五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传说银鱼为西施所化

传说战国初期,吴王不听忠臣伍子胥劝告,将越王勾践放虎归山。勾践卧薪尝胆,发誓打败吴国。而吴王荒淫无度,尤其被西施美色所惑,基本不理朝政。西施虽然是来迷惑吴王的,但她在吴国生活久了,与吴王身边的有几个忠臣还是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尤其与忠臣伍子胥,西施不但感到他才华超群,而且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西施经常去香山采花,与胥口太湖边的几个花农也建立了深厚感情。最后,她几乎有些忘记了她的“主要任务”——蛊惑吴王,而对吴地,特别对胥口这个小镇有了感情。

吴王实在昏庸,因为伍子胥屡屡进谏,最终被吴王赐死。香山的几个花农,因为吴王听说他们与伍子胥关系密切,也先后被杀害,并抛尸太湖。过后,伍子胥曾托梦西施,告诉西施他已经成了胥江河神,并且经常由胥口去太湖,几个花农依然在太湖湖底侍弄花草。

越国逐渐强大,很快消灭了吴国。越王因为西施有功,想请她回国入宫。西施本也不想再回越国,愿意留在吴国灵岩山馆娃宫。但因为越王夫人心胸狭窄,背着越王将西施沉于湖中。西施很想通过太湖魂归故里,但她想到了她一直敬佩的伍子胥和那些善良的花农,因此决意找到伍子胥和花农,但最终未果。

不过她一直没有放弃,她想到了一个绝好的方法,将玉体化作千万条雪白的小鱼。这些小鱼洁白无鳞,柔若无骨,细嫩透明,状如玉簪。据说西施化成的小鱼后来见到了伍子胥和花农,在伍子胥的帮助下,这些小鱼越变越多,几乎遍及整个太湖。后人就把这些小鱼称作“银鱼”,并与梅鲚、白虾并称为“太湖三白”,以示人们对西施永久的纪念。

猜你喜欢

银鱼花农吴王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浪漫抵达之处——读《银鱼来》
《银鱼来》创作谈
银鱼来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银鱼和蚂蚁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