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冶贵州:黔山贵水走蛟龙

2018-11-09

中国公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一座座巨龙建设者

贵州三都至荔波、三穗至施秉、紫云至望谟3条高速公路项目是贵州省首批高速公路PPP项目,也是贵州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三条高速总里程191.45公里,总投资241.7亿元。这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集团”)投资最大的在建交通工程,也是体量最大的PPP项目,是中冶集团在基建领域投资发展的桥头堡,承载着打通贵州省“三州六县”扶贫攻坚、致富通道的重要责任。

自2016年初进场以来,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冶贵州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感受最深的一个字是“难”:环境极其恶劣,便道打通难、材料进场难;地质极其复杂、隧道施工难、安全管控难;100多座桥梁、22座隧道、224公里便道、1.57万亩征地,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在困难面前,建设者们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心打磨,在辛勤汗水的浇灌和不竭智慧的凝练下,在崇山峻岭间架起道道桥梁、凿通座座隧道,三条“巨龙”在黔山贵水间腾跃而出。

火花特大桥施工现场

舞阳河大桥施工现场

相见河2号桥

顺利通车最大的拦路虎便是隧道施工,22条隧道同时施工。如何保证3条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实现进度目标,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紫望高速公路就有隧道11座,隧道双线全长15.027公里,且隧道地质主要为IV级和V级围岩,施工过程多次出现涌水、涌泥、坍塌问题,多座隧道不同程度的存在浅埋、偏压现象。有的要在“千岩万转”间闯关突围;有的要在“龙潭虎穴”里履冰前行;有的要在“水深火热”中战天斗地……这些都难不住坚韧的紫望高速建设者,他们不但没有延误工期,而且不断传来捷报,在短短59天创下隧道“十连贯”的优秀成绩。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破。”这是贵州3条高速公路普遍写照。人迹罕至,“两山夹一水”是施工现场的常景。这里有飞架两山之间、一河之上的“山巅彩虹”相见河大桥,有中冶集团首例采用悬拼钢拱架施工的桥梁纳羊大桥,有目前线半径最小的桥梁火花特大桥。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出奇谋,有的基坑换填掘进,有的墩柱爬模施工,有的墩柱双吊塔施工,一座座蜿蜒的大桥跃然河上,宛如一道道钢铁彩虹。

“巨龙”的腾飞不仅取决于中冶人战山战水战天险、战隧战桥战雨天的豪情,中冶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中冶人抢抓时机、确保进度的果决,更取决于中冶人勇于创新,善于发现,敢于尝试,一项项新技术的投用不但在提质增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上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四新技术领域申报国家专利15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标已经明确,战鼓已经擂响。截至目前3条高速公路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17年基本完工。2018年年底实现全线建成通车是中冶人庄严的承诺,也是建设者不变的誓言。

唐代诗人孟郊诗云:“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在神奇秀美的贵州大地上,中冶集团的建设者们正跋山涉水,拓荒前行。在不远的将来,3条高速公路将化身为一条条腾飞的巨龙,穿越一座座隧道,跨过一座座桥梁,在一片片阡陌田园、一个个古朴村寨间蜿蜒穿梭,助推“多彩贵州”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一座座巨龙建设者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建设者
丝路有巨龙
福照到家!
平凡建设者申晓春:海外10年写不凡人生
巨龙国度
巨龙
我从梦境中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