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双良传人”——记太钢加工厂不锈钢渣作业区七八线主管贾宁
2018-11-09■薛华
■薛 华
贾宁,男,36岁,2009 年入党,太钢加工厂机动科科长、不锈钢渣作业区七八线主管,他带领的团队荣获2017年度太钢优秀科技工作团队。在2017年渣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作为动力波除尘攻关组织者和项目副经理,勇挑重担,忘我工作,为太钢环保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七一”,贾宁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太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贾宁个人的荣誉,也是加工厂全体职工的荣誉。
“我们之所以推荐贾宁,是他身上确实体现出‘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让这样一名德才兼备的青年技术人才做榜样,更能激发全厂职工踏踏实实学技术、钻业务、勇担当的责任感。”加工厂党委书记、厂长王洪兴说。
贾宁曾荣获太钢劳动模范、太钢青年创新岗位能手、重点工程建设二等功等诸多荣誉,今年还获得了2017年度“感动太钢”人物提名奖。
贾宁究竟优秀在哪里?他是如何感动大家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他的领导和同事,探寻优秀人才成长的轨迹和经历。
贾宁是河北保定人,2005年从长春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后,只身来到太钢加工厂。当时,正值150万吨不锈钢系统改造,贾宁被分配到了为新炼钢配套的废钢料场项目部。学化学的他从零学起,每天与工程和设备打交道。工程结束了,贾宁也从机械设备的门外汉成为了废钢处理的行家里手,他留在废钢料场,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作业长,成为当时厂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他特别好学,也能吃苦,对每一台设备的参数、性能和运行状态都了如指掌,仿佛他的脑子里装了台电脑。”一位熟悉他的人这样对记者描述。
“每次遇到问题,我们主管总是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很快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与他平日的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桌上厚厚的专业书籍,很多都被他翻烂了。”事务员蔡仙君说。
2012年,贾宁再次挑战自我来到了当时的渣场事业部。渣场与废钢料场虽同属加工厂,但工作性质截然不同,贾宁再次发挥他超强的学习力,在钢渣处理的业务上不断深耕,很快又成为这个行当的技术大拿。2013年,厂里成立了贾宁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无经验可循、无理论支撑的情况下,大胆探索,不懈攻关,在钢渣处理工艺革新、金属回收、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研发的不锈钢热熔渣快速分解及干法金属回收工艺技术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贾宁最大的优点是踏实、敬业、责任心强,遇到难题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而不是回避。他善于博采众长,处理问题的思路非常广,所以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他。他会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尝试,直至问题解决。”加工厂厂长助理,当时是渣场事业部部长的阴彦光非常欣赏和信任贾宁,放手让他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作为都市型钢厂的太钢比其他钢厂承担了更多的环保责任。本身在钢渣综合处理方面走在前列的太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粉尘成为搬掉渣山后渣场面临的又一环保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贾宁和同事们始终关注和研究各种除尘方式,最终通过小范围试验,认定用于烟气脱硫的动力波洗涤方式能很好地脱除粘性较大的不锈钢渣粉尘。
2017年5月底,渣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要求在当年10月1日前完工。在4个月的时间里新建两条不锈钢渣热焖处理线,11套动力波除尘系统,配套建设水处理系统及封闭全部露天料场,难度可想而知。作为项目副经理,贾宁深知,这是一场没有任何退路的战役。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他吃住在现场,精确倒排工期,细致安排项目计划。哪里有问题,贾宁就出现在哪里,整个项目下来,一米八几的他整整瘦了20多斤。当又黑又瘦的他站在家人面前时,妻子泪流满面。
贾宁目前的职务是机动科科长,但他依然留守在渣场,负责新建七八线的生产和所有动力波除尘系统的运行维护。问起为什么工程结束了还留在生产线?他说,厂里非常重视除尘系统的稳定,希望我能带领员工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好的运行维护机制,让事关太钢达标排放的这套系统能够运行良好。从去年10月份投运到现在,这11套动力波除尘系统运行效果好于预期,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标准。现在,冷却车间已实现了关门、关窗生产,粉尘外溢事件为零。太钢通过这次改造,也成为省市环保部门的免检单位。
面对荣誉,贾宁始终认为,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没有“双良式”的职工队伍,自己是干不出这些成绩的。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贾宁将牢记使命和职责,在钢渣综合治理和环保攻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