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二阶段测试(八)

2018-11-08

关键词:李白文化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_______的性格有关。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________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________。

A.不温不火

以至

品位

B.不温不火

以致

品位

C.不瘟不火

以至

品味

D.不瘟不火

以致

品味

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C.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D.牙璋辞汉阙,铁骑绕龙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B.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最灿烂的一颗明珠。

C.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赏析诗歌了。

D.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所写的景与物,但这些意象又不再是单纯的景和物了,而是融人了诗人的情感,使这些物象附着上某些特点,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外化。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

5.下列诗句填人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________”,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语文是一位音乐家,“________”,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________”,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________”,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诗意寒冬的美好。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白益傲放

益:更加

C.宰不知,怒,引至庭下

引:带领

D.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以命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以其无礼于晋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負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9.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2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李璘军事行动系浔阳狱,次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

(1)请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評尾联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又有人说:“赠字说得精神,若用予字,则浅矣。”请作简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内容。

(1)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

(3)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

(4)我歌月徘徊,___________。

(5)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6)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7)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

(8)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庭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置天才李白那样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到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七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预知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中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13.作者在第①段中间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從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分条表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阐释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一句的具体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我看文化热

王小波

我们已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可能还说了些别的。但我以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批评热中多数议论的要点。在文化批评热里王朔被人臭骂,正如《水浒传》里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在勾栏里遭人奚落:你这厮若识得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文化就是这种子弟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我不愿把别人想得太坏,所以就说,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我们文化人就如唐僧,俗世的物欲就如一个母蝎子精,我们可不要受她的勾引——像这样热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我也不便说哪种观点更对。但就现在人们呼吁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倒知道一个例子:文艺复兴。这虽是个历史时期,但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为此我们可以前往佛罗伦萨,那里满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种人文的成果。佛罗伦萨还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作品——精妙绝伦,前无古人。由于这些人文的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倘若没有这些成果,佛罗伦萨的人空口说白话道:“我们这里有过一种人文精神”,别人不但不信,还要说他们是骗子。总而言之,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对某个时期全部人文成果的概括。

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我以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所以,我希望别再热了。

(选自《沉默的大多数》,有删节)

17.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他针锋相对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比言论自由更基本的自由是沉默的自由。——胡适

围绕材料选择一个中心,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人:李云

猜你喜欢

李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谁远谁近?
诗仙李白的归宿
传承 民族 文化
倒下的那一刻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